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乌衣巷刘禹锡古诗的拼音 > 第34章(第1页)

第34章(第1页)

等他走近,发现是个瘦弱的贡生正抱膝蹲着,发梢上已经染了一层秋霜,他看见祝约过来,瘦削的脸上一双眼睛显得格外黑亮。

国子监学生向来和祝约关系不错,虽然祝夫子平时在学宫里不怎么爱说话,也不参与学生宴饮,但胜在年轻不迂腐,出身,懂的东西也多。学生若有难处去找他,他鲜少推脱。

瘦成猴的学生站在他面前,说话还带着微微的西北音调,“先生,学生想求您一副字用来临帖。”

祝约心下觉得奇怪,他的字是褚楷,京中子弟多数不喜这种苍劲字体,更崇尚魏晋狂士风流,这倒是一次有人求他的字。

他问这个学生,“如今金陵学子尚魏碑王行,市面上这两样字帖也多,你怎么想到来要我的?”

“学生知道魏碑乃谢探花所长,王行乃晏少卿所长。”

学生一双黑眼直直的望着他,“二位大人都是御前炙手可热的人物,仿他们难免会落得攀附的名声。”

“放肆。”

祝约抱着书匣看着他,觉得此子有趣至极,虽然说他放肆,却并不生气,“你这意思是侯府还比不过这两位?你这样说话不怕我恼你?”

学生头垂得更低了,他辩道,“先生科考后就在国子监韬光养晦多年,如果真的在意虚名,恐怕这里的人都会叫您一声小定侯而不是祝司业。”

檐下的风灯落下一片光在他垂下的眼皮上,祝约能能看出他其实在微微发抖,不知道是冷的还是怕的。

这番话但凡是长了心眼的都知道不该说,要是碰上个不讲理的门户,这学生早不知被揍了几次了。

祝约蹙起眉头,不知道他这样自作聪明的性子进了官场会不会变成豺狼虎豹的口中食。

学生察觉他的沉默,以为自己说错了,抖得更厉害了,“其实还是因为学生字太丑,魏碑王行有风骨清韵,却不如褚楷利落明晰,如果能写好褚楷,想来字如人面,考官也”

“所以,你想学褚楷是为了顺利入榜?”祝约在风中问他。

那学生骤然僵了一下。

在金陵名门高士眼中,习字是一种雅趣,不是俗人拿来一步登天之物,他恐这番话冒犯了祝约,一时怔愣,但又找不到话来解释,牙齿咬紧了下唇,双手也出了汗。

祝约其实并没有别的意思,只是随口一问结果这孩子怕成了这样,也不知接下来如何开口,犹豫时,那孩子忽然抬起头,声音在寒风里居然有几分与他形容全然不符的刚烈,“请先生帮我,我一定要中!”

事易时移,他不太记得学生的长相,只记得自己喊他进了屋,找了字帖,一些笔墨和几件御寒衣物。

衣物其实都是他穿过的旧衣,学生却不收,说这样好的料子穿在他身会弄脏弄破,最后只拿走了字帖和笔墨。

祝约看他紧紧抱着字帖,裹了身单薄的衣物走出去,才想起问他叫什么名字,那人停了一下说他叫孙正仪,是临洮府人士。

临洮地处西北,山高路远,又与外族接壤祸事不断,孙正仪是府里筹了些银子送进金陵的,不比世家子花钱如流水,千金一掷只为“快活”二字。他连几两灯油都要细细斟酌,平日里也会帮国子监做些杂活拿些贴补。

当年祝约对他存了怜悯之心,指点过几次。孙正仪就常常拿些瓜果放在他住处的门口,再附上自己练习的临帖。

春闱自古由礼部和翰林院共同批阅,科考后的日子又刚好撞上了周皎忌日,祝襄回京。祝约一直在忙家中琐事,等他回到国子监还特地打听了一句孙正仪如何。

国子监的秦大人跟他说那孩子文采虽好,可字实在是太差,没入得了礼部的眼,给撤了。

书法习字需得童子功力,孙正仪虽刻苦但起步实在太晚,祝约当时只觉可惜,转念一想觉得也并非是件坏事,孙正仪性子过刚易折,入了朝堂反而容易引火上身。

但不知怎得,他突然想起孙正仪那夜站在寒风里说自己一定要中的神情,不免有些心悸,他问秦隋那孩子可说过以后有什么打算。

秦大人摇头说还能有什么打算,左不过收了行囊回家去罢。

如今,他死在了京城的一处巷子里。

于羡鹤给他的书信不过寥寥几行字,他想起了许多人,想起了国子监里挑灯夜读的寒门士子,想起了当年商贾出身看似读书轻松,实则也憋着一口气的晏闻,还有临行前谢原所托。

他没等净澜回来,找观中借了马,在天色完全暗下去前往城中赶去。

聆山道院后,几个黑衣剑侍长剑泛着森冷寒光,架在了一人脖子上。应松依然是那身绿衣,他平静地看着对面的侯府侍卫,“都是奉主上命令办事,何苦见血呢。”

黑衣剑侍不言不语刀锋更进一寸,被他挟持在手里的晏府侍从额上已渗出了冷汗。

应松见他软硬不吃,手也覆上了腰间的长剑。

“做什么呢?!”闲亭道人从山脚下一瘸一拐地上来,随手捡了个石块丢了过去,石块击在那柄长剑的剑柄上,发出一声嗡鸣。

黑衣人手一抖,那剑转了个弯,怀中被挟持的绿衣人就已经闪到一侧,疯狂地咳嗽起来。

黑衣剑侍有些恼怒地盯着来者,却不敢冒犯。

“都是奉主子命办事是吗?”闲亭道人扣了扣指甲里的泥,满脸都是恨铁不成钢地看着黑衣人,“你家主子为着谢府的事伤心,身子骨差了最需要的就是要静养,结果你在这打打杀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