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依眉毛一挑,这个元熙,既是送,为何不多送些来?“海棠将这盘葡萄端上,咱们去母亲那里转转。”
海棠应了,端起了果盘随静依出了寝室。
顾氏正坐在桌前看着府里的帐本,听说静依来了,忙放了下来,笑道:“你今天怎么舍得出来了?不用研读你的医书了?”
静依福了福身道:“依依来给母亲请安,顺便请母亲尝尝这葡萄!”
“哦?”顾氏看了海棠放在桌上的果盘一眼,“这个时节的葡萄酸的很,母亲可不敢吃!”
“母亲,这是六皇子让二哥带回来的,说是贡品。女儿尝了一颗,甜的很。母亲尝尝!”说完,亲手自那挂上摘下一颗放到了顾氏的嘴里。
顾氏笑着含进了嘴里,“嗯,果真是甘甜!还真是好东西!”
静依看顾氏高兴,便轻道:“母亲喜欢就好!”一扭头看到了桌上的帐册,“母亲又在看帐册了?”
顾氏叹了口气道:“再过几日,便是中秋节了。又要送礼,又要摆宴,还要进宫!这哪里不要银子呀!这不,我正想着送什么礼去你舅舅府上呢?说到底,清儿能有今日,也全是你舅舅教导的好!”
静依点了点头,“母亲,这些事何不让刘嬷嬷帮您出出主意?”
“我让她去大库房了。先看看有什么拿的出手的上好的玉器!这淑妃娘娘在宫中不易,明儿既是做了六皇子的陪读,咱们多少也是要送上一些的。我听人说,她喜爱玉器,所以让刘嬷嬷先去挑挑看。”
“是呀!六皇子到底是寄养在淑妃娘娘名下的,这礼物定是要送的。”
静依坐下来,陪着顾氏想办法,看给皇上、皇后以及几位贵妃送什么礼物。二人正说着,那刘嬷嬷便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两个丫环,手里各拿着一个托盘,上面摆放了些小件的玉器。
刘嬷嬷福了福身道:“夫人,这些都是奴婢从库房里挑出来的小件儿的玉器。有玉镯、玉坠子,玉佩,还有一些小的玉器摆件儿。您瞧瞧,看选哪个好?”
顾氏在两个盘上扫了两眼,又伸手拿了几个仔细打量,最终摇了摇头,“这些玉器虽然精致,可是皇宫里边儿,什么没有?淑妃娘娘就算是不得宠,可也有位分叫着,哪里能缺得了这些东西?”
“夫人,奴婢看了库房里还有几件大的玉器委实不错,只是奴婢怕下人们搬动时,让玉器有所损伤,所以没让人搬过来。您看,要不您亲自去库房瞧瞧?”
顾氏点了点头,让静依陪着她一起去了大库房。
一行人刚出院子,便遇上了静微。
静微忙行了礼道:“给母亲请安。老夫人让女儿过来请母亲过去,说是有要紧的事儿商量。”
顾氏看了静微一眼,见她今日穿了一件桃红色的裙子,衣领处、袖口和裙摆处都绣了金黄色的蝴蝶在上面,再配上头上戴的一支蝴蝶钗,很是好看。
“静微,既是老夫人找我,怎么不让丫环传话,反倒使了你来?”
“回母亲,女儿正好在服侍老夫人用药,一听说要找您,便自动请缨过来了。”静微淡笑着回道。
顾氏点了点头,这丫头是越来越懂规矩了,也越来越讨人喜欢了。看来这个洪嬷嬷还是不错的,能将原本骄横的静微教导成现在这样,顾氏已是很满足了。
相对于顾氏的满意,静依则是细打量了静微一番。见她言谈举止,皆是恪守礼仪,与之前相比,简直是判若两人!想到司琴提及的那个彭嬷嬷,静依的疑心更重了!
一行人没去成库房,都到了老夫人的鹤寿堂。
顾氏坐下后,问道:“不知老夫人唤儿媳来,有何要事?”
老夫人坐在一张太师椅上,声音略有些暗哑道:“转眼就快到中秋节了。知道你还在为前两日的事情生着气!可到底是一家人,事情过去就算了,莫要再生那闷气了,若是气伤了身子,反倒是划不来了。”
顾氏轻笑道:“老夫人说的是,儿媳今儿正要去库房挑选礼物,这不,就碰上静微说是您找我,这便过来了。”
老夫人笑了笑,“嗯,知道你忙。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我就是问问,往年咱们都是给你舅舅那边儿送些个布料、糕点、酒水,太过麻烦了些。你这两日本就心烦,我想了想,不如今年就直接给他们送些银子过去得了,也省得你还得费心思准备。”
顾氏听了,面上一笑,心中却是不屑,哼!怎么?哪有亲戚家自己要求送什么的?这过节,给你们这些东西本就是按照习俗和惯例来的,听说过哪家是过节给亲戚送银子的?再者说了,送银子?只怕最低也是一千两,少了,自己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