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天子以令诸侯只是手段,不是最终目标。
孙策不得不认同周瑜之言,就连陈到、简雍这种势力中坚都战死了。刘备别说不知所踪了,他现在就算是有关羽相随,投到刘表或者袁绍那里,又能有多大的势力?班底已经打没了,独木难支啊!
如今天子重返雒阳,欲中兴汉室,不少名士就从刘表、曹操、袁绍处前往了雒阳任职。
“大军刚打下淮南,伤亡惨重。又遭逢天灾,赤地千里。”
“如今袁术已灭,袁绍与曹操仍亲近为盟。刘备能去者,只余朝廷一处而已。”
而要怎么应对曹操,张纮沉默了片刻后,开口说道:“如今形势,中原已定,曹操不可猝除,将军之上计是与曹操联姻,结同盟之好。”
刘备就曾在许都待过一段时间,找到机遇之后,就领兵出征。
曹操之强盛,当此之时,可谓是如日中天了。
可孙策也不信刘备战败之后,就这样甘于平寂了。
这局势就跟当年秦扫六合、高祖东进之际,大抵相当了。
只可惜这两个人,只是无谋武夫,只知道残忍暴虐,根本无雄天下志。所以身死族灭,传首阙下。
虽然曹仁披创,于禁更是险些被环首刀齐肩砍断,两千余曹军战死,可关羽终究是未能一战击溃曹军陈列。
想到这里,孙策不由得深吸了口气,他刘备打不赢曹操,可打关中那些个诸侯甚至张鲁还是不在话下的。
他想成为张绣、黄祖一样的附庸都做不到。
尤其荀攸,这是与贾诩、田丰、张昭等可以并列的谋主。
假使袁绍攻灭公孙瓒的时间未变,官渡之战依旧在明年爆发。
刘备前往雒阳,概率还是颇大的。毕竟他这个左将军、领徐州牧、良成侯可是天子亲封的,负责都督徐州、豫州军事。
这局势,眼看着就朝刘备奉天子以令不臣而去了啊!
如果按十室九空的情况算,徐州还能剩下二十万人都算是天幸,是曹操高抬贵手,放下了屠刀。
他曹操要的是能够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而迅速壮大自己,助自己扫平中原。
被袁术势力驱逐的,就北投袁绍。
程普立即眉头紧蹙,问道:“曹操刚夺徐州,根基不稳,人心未附,又士卒疲敝,军率乏粮。我等何不继续进军,夺下徐州?”
他缺的就是一处足以凭险而守的割据之地,徐州对他而言太平坦了,四面无险可守,所以挡不住曹操、吕布、袁术的各个方向进攻。
夷陵之战,那么凶险的局势,就一条狭隘退路。陆逊部队养精蓄锐半年,全力包抄穿插,他都能跑出去。曹操这几千疲惫之师还能抓到刘备?
可凡是有一弊必有一利,由于孙策崛起,他曹操也去数处大敌,少经数场挫败。
孙策对刘备败亡,已经没有精力再关注下去了,再愤怒也无济于事,便说道:“如今我等不得不关注曹操形势。中原归曹操所有,已成定局。当今之务,在于我等如何应对曹操之强盛。”
奉国家而讨不庭正是贾诩为李傕、郭汜定的战略。
自军报传来之际,刘备、关羽皆败亡不知去向,曹军一战夺取小沛、彭城,尽获刘备、关羽妻息,又阵斩简雍、夏侯博、陈到、麋芳等十余名文武。陈珪、陈登等徐州大族,畏惧而降。
而清理户籍所需的能臣,刘备真的完全不缺。或者说,朝廷完全不缺。
中原的官渡之战可能都打完了。
而刘备此时再进入朝廷,执行此策。恐怕就为时已晚了。
“曹操不惜派使节提前到访江东,其意恐怕正在于此。欲在夺徐州之后,与将军息兵。其夺徐州,而助我等夺江夏。”
而曹操算上这一次屠徐州,已经是第三次屠戮了。
孙策只是好奇,问道:“刘备若不投我江东,又能前往何处?”
死伤惨重的江东大军,以一两万疲兵,在一片废墟的兖州、徐州继续对抗袁绍的十万之师?
那恐怕是将天下拱手让给袁绍。
袁绍直接躺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