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歌曲羌笛 > 第10部分(第1页)

第10部分(第1页)

管君主权威的约束,不迎合最高统治者的口味,不受朝令夕改直接的左右。《吕氏春秋》之所以被禁,原因之一是由于吕不韦其人,之二是《吕氏春秋》是一部杂说,其中不乏与秦的统治学说——法家思想唱反调之处,比如主张百家兼收、无为而治等等,这自然是不利于秦所坚持的思想统一、严刑厉治的治国方针。

相传,《吕氏春秋》成书后,吕不韦曾让人把书张贴在咸阳城门口,较过往的人进行修改,并宣称能改一个字就赏千金。这就是典故“一字千金”的出处,后来人们就用“一字千金、金悬秦市、千金字”等赞誉诗文构思精巧,精心构制,不可更改,价值甚高。这样的故事后来还有人演绎过,那就是汉景帝的弟弟——刘安,不过这一次他高悬的是讨好母亲的一本书——《淮南子》。既然,《吕氏春秋》有一字千金的美誉,那我们就来读一读《吕氏春秋》中的一个章节——《顺民》(原文略):

先王们首先顺应民心,所以功成名就,凭恩德赢得民心而建立大功名的,从前的时代有很多这样的人;失掉民心却建立功名的,未曾有过这样的人。赢得民众一定要有方法。无论是拥有万辆战车的国家还是只有百户人家的村子,无不有所喜欢的事物。选做人民所喜欢的事,民心就得到了。人民所喜欢的事物难道多吗?这是得到民心的关键。

过去,商汤战胜夏而开始治理天下。天大旱,连续五年不能收获,商汤就用自己的身体在桑林祈祷,说:“我一个人的罪过不要祸及万民,万民有罪的话都在于我一个人,不要因为我一个人的无能而让上帝、龟、神伤害人民的性命。”于是剪掉了自己的头发,绑上自己手指,以身体作为祭品,用来向上帝祈求福祉。人民于是非常高兴,雨水于是大量地降落。那么商汤是通过鬼神的变化、人事的转变了。

文王居住在岐山,接受纣王的统治,虽然委屈受辱,但还是恭正谦卑,早晚朝见一定遵守时间,上贡一定适宜,祭祀一定恭敬。纣王高兴了,命令文王作西伯,赐给他千里土地,文王再拜稽首推辞道:“我情愿为百姓请求解除炮烙的刑罚。”文王不是讨厌千里的土地,而是因为为人民请求解除炮烙的刑罚一定会得到民心啊,赢得民心胜于得到千里土地。所以说文王明智啊。

越王为会稽山战败的耻辱而痛苦,想要深得民心以求和吴国死战,就身体不安枕席,吃饭不尝丰盛的美味,眼睛不看美色,耳朵不停鼓声音乐。三年里,煎熬身体,耗费精力,唇焦舌干,在内亲近群臣,在下供养百姓,用以招徕他们的心。如果有甜美的食物不够分的话,自己就不敢吃;如果有酒就把它倒进江河湖海,和人民共同享用。自己亲自种庄稼来吃,妻子亲自织布来穿,吃的禁止珍异,穿的禁止过分,颜色禁止使用两种以上的,时常外出,跟着车,载着食物去看望孤寡老弱中间的生病的、困难的、脸色忧愁憔悴的、缺吃少喝的人,并且一定要亲自为他们吃饭,于是聚集各位大夫,告诉他们:“我宁愿与吴国已居高下,看看谁赢得到上天的眷恋。如果吴越两国彼此一同破灭,士大夫踩着肝肺同一天死去,我和吴王刎颈而死,这是我的最大愿望。如果这样还不行的话,从国内估量我国不足以伤害吴国,对外联络诸侯不能伤害他,那么我就将放弃国家,离开群臣,带着剑,拿着刀,改变容貌,换了姓名,操着扫帚、簸箕去给他打扫庭院,以便有朝一日和吴王决一死战。我虽然知道这样我一定会被身首异处,被天下人耻笑,但是我的志愿一定要实现。”于是,他日果然和吴国在芜湖决战,吴军大败,继而大举进攻吴国都城,夫差被擒,而且消灭吴国两年后就称霸了。这首先是顺应民心啊。

齐庄子请求攻打越国,向和子征求意见。和子说:“先君有遗嘱说:不要攻打越国,越国是猛虎。”庄子说:“虽然是猛虎,但如今已经死了。”和子说:“那就征求一下鸮子的意见。”而鸮子给齐庄子的回答是:“楚国虽然已经死了,但人还认为活着。”所以,凡做事一定要弄清民心,然后才可以去做。

第十五章  长城下的思考

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世人了解中国历史的最好见证,一块块秦砖汉瓦都透露着神秘的色彩。可是我们目前能看到的长城却是明朝的,但是大规模进行长城修建的朝代有秦、汉、明三朝。那为啥我们能看到的长城只剩下明长城,或许历史进程仅仅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各个时期遇到的对手不一样,所以修建长城的必要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中国人在先古时期对地球的认识观点是“天圆地方”,像秦人的来源在很长时间被认为是“西戎”,在先秦时期被称为“狄”,是以长期在马背上生活的部落,那时候的马并没有配上鞍,所以马背上生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小时候,我们老家的许多人家都养马(肯定是武都马),在上中学之前,放马骑马应该是很平常的事,我们骑马的姿势也很特别,双手紧紧抓住马鬃,用双腿紧紧夹住马背,即使是这样我们这种半路出家的骑手经常被马儿从马背上摔下来,更不要说骑上它驰骋疆场了。而且这还是武都马,是一种适合山地行走的慢速马种,更不要说是适合快速奔跑的蒙古马和山丹马。而“狄”骑的马绝不是“身材矮小,速度不是很快,并脚奔走”的武都马,肯定是善于平地奔走的蒙古马或者是对脚快速奔走的山丹马。在这样马背上生活的难度可想而知了。在这里我要给拍摄隋唐以前历史故事的导演一个建议:千万不要在自己的电影、电视剧中出现马镫,如果出现马镫那会被笑掉大牙的,会被稍有历史常识的人一眼看穿的。马镫出现在战马上是在盛唐时期。所以,我小时候用的骑马姿势应该也是这些“狄”用的姿势,可能比我的姿势更好看一些,但是马奔跑起来被甩下马背那是很平常的事。

我把这些人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叫法“匈奴”来称呼。匈奴,谁也说不清这些人到底来源于何处,由于拜秦始皇所赐,先秦史料被一把大火焚之灰烬,对于中国北方出现的这些马背部落西方总是称之为“鞑靼”,后来通用为“匈奴”。无论怎样的叫法,他们都是中国西北出现的马背上的人。匈奴的兴起恰好就是秦国与中原各诸侯拼得你死我活的时候,北方诸国如秦、赵、魏、燕都为了防止匈奴的侵扰修建了城墙,让士兵们躲在城墙上招呼这些远方来的客人。当然这种招呼方法秦人是占有先机的,因为秦人的弓箭是经过改良的弩弓,一次可以连发三至五支箭,而魏、赵、燕的军士们就要吃苦了,拿着一次只能摄一支箭的弯弓。但是就是这些弯弓也比这些匈奴骑兵的武器先进。修这种城墙的本意是为了延缓阻碍匈奴骑兵进攻的速度,像秦、赵、燕等国家修建的城墙应该比较坚固一些,而魏修建的城墙就是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因为魏国繁华的都市和富饶的土地不再北边,等这些马邦进入魏境,魏国人是有机会和时间组织反击力量的,而秦、赵、燕就没有这样的机会和时间,尤其是赵国和燕国,他们就在匈奴骑兵的马鼻子下,和匈奴作战要比争霸中原更为重要,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赵国培养了一位让老秦人头痛的人物——李牧,曾数次打败秦国军队,在公元前228年好不容易利用反间计才除掉。由此可见,匈奴骑兵的实力不低,尤其和秦国军队的将领们相比较更胜一筹,否则就不会培养出像李牧这样的优秀人才,因为和高手过招才会锻炼出新的高手。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匈奴骑兵也是经常侵扰中原,战争方略已经从进攻为主变成了以防守为主,尤其是对匈奴的战争,怎样防御就成为新帝国的生存的关键。面对千疮百孔的人民,秦始皇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他意想不到的事: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嬴政去北边巡视,有人在上郡献上了《录图书》(我估计这是一本阴阳家编造的书,类同目前流传的《推背土》),上清清楚楚记载:“亡秦者胡也!”这还了的,要知道这不但是嬴政一个人的事,这是关系到祖先们的业绩和子孙们的大事,那就打吧!

君主们对于自己政权的存亡是很关心的,这是在任何时候都没有改变的心头大事。但是,中原刚刚经历了长达五百多年的战乱,这些年里又是东征西伐不断,公孙鞅变法给秦人财富已经耗费殆尽,从中原其他诸侯们手中抢来的大多数是没有啥具体用途的神器,而且武器也已经被自己下令溶化铸成了十二个金人,自己亲信的将军们更是凤毛麟角,那就派刚刚成长起来的蒙恬,对,就是蒙骜的儿子蒙恬,对付胡人非蒙恬莫属。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嬴政派遣蒙恬率领大军三十万人,进军北方开始了打击匈奴的战争。当然,蒙恬也不是吃素的,在公元前214年蒙恬就发现了前来抢劫的匈奴骑兵主力部队,并且很快就指挥军队形成包围圈,狠狠地把匈奴揍了一顿,收复了黄河以南四十四县。为了实现始皇长治久安的战略目标,蒙恬就请示嬴政修建长城。

我想蒙恬也许不适合当将军,他更适合职业是做道士,游历大江南北进行堪舆,说白了也就是看风水。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修长城肯定主要的工作是游历北方的大山、沙漠、草原和河流进行路线选择,还要选择一条最省钱的路线。不过,秦时的长城不是在秦朝自己修建的,它仅仅是将秦、赵、魏、燕等国家北方的城墙连接起来,而像鲁、齐等中原诸侯修建的城墙就根本没有任何利用价值了(现山东青岛即墨市还存在战国时期的长城)。但是,怎样说修建长城还是一件系统的大工程,在《资治通鉴》中对于蒙恬的堪舆本领居然只有寥寥七个字——“因地形,用制险塞。”

秦长城是汉长城和明长城的基础。秦长城西起甘肃中部——临洮,东至辽东,延绵万里有余。对于秦长城的险要,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蒙恬列传第二十八》中是这样描述的:“于是渡河,据山阳,逶蛇而北。”我曾经在甘肃临洮和榆中前前后后走过二十余次,可是我一直没有看见长城踪影,倒是汉长城在甘肃河西走廊很多(肯定在兰州至嘉峪关之间的还看到明长城),尤其是甘肃酒泉的玉门以西,汉长城的烽燧和遗迹更是沿着312国道相伴。甘肃境内的汉长城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修建的,像玉门和安西境内的汉长城就是采用当时最为先进的筑城技术——红柳枝层、沙土层和伴有糯米汁的黄土层层层堆砌而成,也就是当时的“钢筋混泥土”。由此可见,秦汉时期的统治者对修建长城防御系统的支持力度。

秦帝国是一个刚刚经历完长期战乱的国家,国家贫穷可想而知,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下,蒙恬想修建更为牢固的长城是不现实,也只有把原来的城墙连接起来,起到战略防御作用即可。即使这样,蒙恬为了修好长城,“暴师于外十余年,蒙恬常居上郡统治之,威振匈奴。”(《资治通鉴——秦纪二始皇帝下》)直到中原换主他也没有再能回到梦萦魂牵的咸阳家中与妻儿老少团聚。

对于蒙恬太史公司马迁曰:“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崭山堰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廖,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真的是这样吗?我看未必,没有蒙恬为秦修建的长城就不会有汉初的文景之治的功业,就连他居住的西京也会是一片废墟,更没有他在授膑刑之后还能写书立传的时间,更谈不上汉武帝对匈奴兴兵,当然也就没有二百年后匈奴突然出现在欧洲人的视野里。长城修建的真正意义在于保护了中原人民在秦汉时期的安居乐业,保护了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古希腊帝国和古罗马帝国不可谓不强大,文明不可谓不先进,为何在日耳曼人和匈奴人的铁蹄下销声匿迹了,也就是这个原因——他们没有出现敢于承担千古骂名历史性人物,没有惠及子孙万代的防御体系。

这就是长城,能在月球上看到的人类唯一建筑。

这就是长城,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脊梁。。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十六章  帝国大统的基础

在费正清教授的《CHINA  TRADITION&;TRANSFORMATION》(翻译过来就是《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这样评价汉字:“与西方较为简便的字母文字相比,汉字具有不少厥癫,显然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掌握汉字,而每一个汉字都很复杂,平均每个字就有十二三画,有些多达二十五画。再有能力远度简单文本至少需要记住二三千汉字,强调死记硬背地认字,对于中国人的教育可能造成某种束缚,尽管这对发展记忆力颇有好处,由于复杂汉字笔字母文字较难掌握,而只有少数上层贵族才有可能学习文化知识。随着当代教育的普及,汉字已日益成为读写的障碍。虽然中国人发明了印刷术,汉字印刷却要比字母文字的印刷难得多,而且以今为止能够打印汉字的小型印刷机或电脑犹未获得成功近来对常用汉字进行的简化虽然不无帮助,但未能解决其文字的根本问题。”

以上这段话吐露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其一,国人识字只能通过死记硬背;其二,汉字比较难认,只有上层贵族们才能学习;其三,汉字印刷存在难度。我已经记不得小时候是怎样学会汉字的,只是记得当年父亲给我没了许多小人书,也就是连环画,我就在不知不觉中识字了,到上小学的时候我还可以通篇阅读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反而我学习字母文字确实难度很大,说起来也算是拿到了本科文凭,只是到现在字母文字认识我而我不认识字母文字。当然,现在我还在经常查阅字典,尤其是遇到先秦资料中的文字,翻阅字典就更是家常便饭。我不喜欢把一个汉字拆得乱七八,所以也没有学会五笔输入法,打字还是用拼音,不就是读写嘛,很简单。我们应该感谢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国家发明激光排版的那个人,他被称为“活毕升”,我认为有过之而无不及,是他给汉字第二次生命。但是谈论起汉字我们就不得不说起秦始皇嬴政,是他对汉字进行了第一次革命——统一文字,简化汉字,推行隶书。

文字的出现应该说与古人们的计数、记事等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也是古人认识自然的智慧结晶。夏商西周时期,文字大多写在动物的骨骼和神器上面(主要记述大自然的规律和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再后来,聪明的古人发现了竹片上面写字的成本很低,但是一条竹片上面最多只能写十个字左右(从大量出土的汉简中就不难发现),而且这样写成的书很难连贯成章。那么,成章的长篇大论怎么办,只有写在昂贵的锦帛上,成本增加就成了必然。在社会发展中,长篇著作逐渐增多,尤其是国家法令,更是需要进行翔实地记录在案,古人就把竹片用绳子穿起来,形成成捆的资料文献。这就使各类书籍的雏形。我们在查阅先秦文献是经常发现当秦国打败另一个诸侯王国时首先将他们的神器运回咸阳,这些神器一部分是青铜鼎之类的,大部分应该就是书籍。可是一片竹片的重量就达到公斤,像二十多万字的《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