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看不清形势的官员,心中大概也有个模模糊糊的印象。”
“他们既然认清得了这样事实,自然是不希望这样的局势出现改变的。”
“也就是文官士大夫不想要改变这个局势,所以才会支持陛下的九边重镇的设置。”
“不知道本官这样说,张兄你到底明不明白?”
弘治天子的整张脸已经黑了起来。
他转过头来看向身后的这些随从。
他发现身后的这一些人里面,有一些是有了几分名悟,有一些人脸上露出了惊骇,有一些人则茫然无知。
弘治天子看上了身后这些随从。
幸亏他今天没有带其他官员来,要不然的话,赵远松这些话传出去,那就是一场大祸。
别的暂且不说,起码这个赵远松的麻烦,肯定就很大了。
弘治天子脸上有了几分杀意,加之帝皇之威,随从们有胆子小的,腿脚竟然开始哆嗦了起来。
“今天在这里说的话,不可以有只言片语传出去。”
“谁要敢把今天赵知县在这里说的话传了出去,我要他全家的命。”
“要是这个话流传出去了,又找不到来源的,在场之人杀尽!”
身后的这些太监和侍卫听到这话,连忙一拱手,说道:“尊令。”
弘治天子看到这些人的态度,再转过头来看一下这个赵远松,他已经彻底被这赵远松给说服了。
这赵远松想问题的深度,实在是超乎他的意义了。
刚才赵远松的那句话,周围可能有些人听不懂,但是弘治天子听懂了。
按理说文人士大夫不想改变当前的这个局面,跟设立九边重镇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但是本质上,他们是有关系的。
如果弘治天子想要造一个新的势力团体出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造出一批新的勋贵和武将。
那么勋贵和武将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打仗。
对外战争,大规模的战争,也就是进攻胡人。
只有对外打大仗,这样才会有大批的勋贵和武将被提拔。
那么文人士大夫想要阻止这个事情,又该怎么办呢?
也很简单,在边疆囤注重兵,以守代攻。
不跟外面打大仗,只是防守,那怕偶尔有几个武将在冲突中被提拔,那也不是什么大事。
何况,他们还可以渗透到九边去,这样大明朝的文官,还可以掌握军队,那么文官的地位,再也无法撼动。
大明朝的武将群体会变得越来越僵化。
弘治天子甚至脑海中闪现了一幕。
说不好将来,一个两三品的武官去到兵部,见到一个七八品的文官小吏,都还要磕头。
弘治天子打了个哆嗦,大明朝真的会走到那一步吗?
如果现在走到那一步,大明朝恐怕就危险了。
他深深的看了一眼赵远松,只觉得对方你还说了那么多话,绝对不是为一千两银子。
如果说,之前弘治天子还有将这赵远松杀掉,直接将他贪污的那些钱财,全部收揽到自己的内帑之中的想法,那现在的弘治天子是一点这个想法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