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孤仿佛进入了一种玄妙的状态,节奏一丝不乱,却让人听出了大军压境后施展各种战术对敌的感觉。
一曲结束,接下来就是《听松》,气势磅礴,豪迈刚劲,犹如呼啸的松涛震荡山谷,更仿佛有一位大将军横枪立马,率领大军冲向敌阵,让人深刻地感受到坚毅不拔的意志和百死不回的英雄气概。
在乌孤的乐声连续不断地狙击下,中原大地的黑暗已经溃不成军。云层散开,亿万里河山沐浴在明亮的月光之下,无数中低级亡灵受到致命伤害。它们挣扎着发出哀鸣,魂火渐渐熄灭,化为腐朽白骨。高阶亡灵只能迅速逃往北方,在“魔眼”的庇护下才保住魂火不灭。
慕容恪看着月光洒向大地,山脊上有无数亡灵惨嘶着倒下,心里不由得惊喜交集。他立刻率领一队精锐奔下城楼,打开城门,让城外的三个汉子进城。
乌云却站在父亲身后,就是不肯离开。慕容恪没有强求,执戟站在乌孤身旁,出神地看着前方。
乌孤微闭双眼,沉浸在乐曲传达的力量中。他接连奏响了《寒春风曲》、《江河水》、《流波曲》、《病中吟》,在明亮的月光下,苍茫大地普降甘霖,枯草下长出新芽,荒山上生出新绿,干涸的江河湖泉涌出清水,映照着月光,使这个夜晚更加明亮。
乌孤接着又奏出《三宝佛》、《空山鸟语》、《良宵》,渲染出欢欣鼓舞、生机勃勃的意境,将弥漫在天地之间的绝望之情荡涤干净,使人们渐渐感到振奋,对未来有了信心。
他手上的二胡明明是把浸染了黑暗与邪恶的魔器,却迸发出光明与正义的力量。他奏响的所有乐曲都带着这种沛然莫挡的力量传遍了整个世界。这个效果既有他的境界加持,更有天道的推波助澜。这个世界不想消亡,不愿意沦为黑暗的囚奴,走向寂灭崩塌,所以想要借助他的手驱除黑暗,恢复生机。
在哗啦啦的雨声中,天地间有无数人欣喜若狂地从藏身之所跑出来。他们或者身披皎洁的月光,或者沐浴着明亮的阳光,或手舞足蹈,或跪地叩首,或喜极而泣,无不感谢上苍。
慕容恪站在雨中,感受着清新的凉意,心中也是充满欢喜与感激。有人自发地拿着伞跑出来,想要为乌孤和他遮雨。他抢先接过伞,挡在乌孤头上,为他挡住山巅的风雨。
十支经典乐曲都不算长,加起来不超过一个小时。乌孤翻来覆去地奏了九遍,每次都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乐曲的顺序,使月光保持着一直存在,雨水却不疾不徐,时下时停,让饥渴的大地能一直得到补充,又不至于洪水泛滥。
整整一夜,天地之间都充斥着悠扬的二胡声。南方之人本来是看不起这种乐器的,尤其是擅长琴箫笛瑟的文人名士,觉得蛮人的胡琴根本就是蛮器,难登大雅之堂。可是今夜,他们都由衷地钦佩并感谢那位用胡琴奏响经典,驱逐黑暗,迎来光明的人,也心甘情愿地将胡琴列入君子六艺的琴艺之中。
有些才子听了几遍之后,便纷纷拿出自己的乐器,加入弹奏的行列,使乐声越发宏大磅礴。充满希望、热情、坚毅、不屈的力量冲霄而上,引起风起云涌,在乌孤的引导下,向极北之地压去。
“魔眼”所在的区域那遮蔽天空的重重叠叠的黑云竟然也在褪色、淡化、分离,星星点点的月光渐渐渗透下来。“魔眼”发出愤怒的嘶声,强制召唤周围的亡灵大军前来保卫自己。它们被迫用身躯阻挡月光,魂火寂灭后还会分解身体,化为天上的黑云,继续遮挡日月之光,让“魔眼”不会受到伤损。
不过,它们竭尽全力,粉身碎骨,也只能勉强抵挡住那种由不屈意志、众生信仰与天地功德凝聚在一起的庞大力量,再也不能驱使龟缩在黑暗中的“天灾军团”去占领整个世界。“魔眼”也必须全力防御,再也不能敞开通道,不断召唤来自幽冥的亡灵生物。
渐渐的,这仿佛形成了一个循环,从光明到黑暗,再从黑暗到光明。那些不屈意志、众生信仰、天地功德在整个世界每每循环一圈,就会反馈给乌孤,让他的灵魂更加坚固,精神力更加强大。
由于冥冥中时间法则的干扰与隔断,他现在对那些反馈回来的宝贵财富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只有直觉中有一点隐隐的感悟。不过,归根结底,无论有没有回报,他都会这么做。救人族,救世界,铲除黑暗,保住根基,都是他应该做的事情。既然他有能力做到,当然就要全力去做。
在美妙的乐声中,云散雨收,一轮红日喷礴而出,将耀眼的光明带给整个世界。伴随着无数的欢呼声,乌孤收起琴弓,精神抖擞地站起身来。
虽然奔波了两天,又经过整整一夜的奋斗,他却并不感到困倦。转过身来,他便看到收起雨伞的慕容恪,以及被一个高大健美的女子抱在怀里熟睡的女儿乌云。
慕容恪将手里的长戟和雨伞交给身旁的心腹副将,然后肃容正身,抱拳对他深深一揖,恭敬地道:“恪感谢仙长的大恩。”
乌孤很有礼貌地拱手还礼,“将军过奖了。在下同样有鲜卑血脉,既有能力,理当奋勇当先。将军以一己之力,庇护万千百姓,在下感佩于心,如今略尽绵薄之力,也是应有之义。”
慕容恪非常高兴,俊美无俦的脸上浮现出豪迈的笑容,“你是我鲜卑第一英雄,也是天下的第一英雄。”他伸出右手,往城门方向一引,“请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