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中庸政治智慧 > 第3部分(第1页)

第3部分(第1页)

但愿真正的中庸之道,能普遍实践于整个社会生活中。智者都会认为,精神与物质是人类生活的一体两面,偏废其一,都不能达到真正的繁荣。

不要随便轻视别人的价值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论语》

“异”就是特别的,“端”就是另外一头。“异端”是走极端偏向的路线,不走中道的。有种人为人处世不但不走中道,而且还标新立异,经常冒出伤害他人的怪异的思想。

异端邪说不容于正,它蛊惑人心,只有对它进行批判,使它不能滋生蔓延,自然就不会成为祸害。

然而,得分清什么是异端邪说,整齐划一的观念也是有害的,失之中庸的。在古代社会中,从事与统治者思想格格不入的学术研究,往往遭殃。但是历史证明,从事于异端研究的人,恰恰是那些最能独立思考、最有独立见解的人。

在历史的长河中,好多当时认为是“异端邪说”的,后来经过检验,恰恰原是合乎科学的精粹之说。伽利略、哥白尼就是最好的例证。历史最终是公正的,他们终于被昭雪。

儒家的教育主要是礼教,不赞成在尧舜之道以外去寻找学问,所以说:“攻乎异端,斯害也己。”他提出“异端”的概念,用以与仁礼之道相区别,认为钻研异端邪说,必有祸害。由此可知,孔子虽然主张文化包容,但不等于无所不包,他有自己的是非标准,这本来无可厚非。可是如果把礼教作为惟一的是非标准,而拒绝其他的学说,便有可能通向文化专制的道路。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是反中庸的,也不利于为人处世。不轻视别人存在的价值,或者“我反对他的观点,但我不反对他本人”,才是一种积极的处世。

1991年11月3日夜,美国大选揭晓。当选总统克林顿在竞选总部前他的支持者们的聚会上发表即席演说,先是言辞恳切地感谢昨天还在互相唇枪舌剑、猛烈攻击的主要政敌现任总统布什,感谢布什从一名战士到一位总统期间为美国做出的出色服务,并呼吁布什和另一位对手佩罗及其支持者与他团结合作,在他未来4年,在全面振兴美国的大变革中继续忠诚地服务于祖国。

而远在异地的布什则打电话祝贺克林顿成功地完成了一“强有力的竞选”,他还调侃地告诫克林顿:“白宫是个累人的地方。”并保证他本人和白宫各级人士将全力以赴地与克林顿的班子合作,顺利完成交接工作。

人们在一起共事时,方法不同,观点不同,但只要采取合作态度,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相关照,是最容易产生感情认同的。特别是在困难环境中,彼此相依为命、共度难关、情谊深厚,可能终生难忘,交情将更为牢固。

表现出很有志向的样子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

士人立志于仁义之道,却对粗糙的衣食引以为耻,就无价值和他谈论了。也就是说既然“志于道”,而仍然在乎吃穿,就难免成为假道学了。但是,做到了超越富贵的诱惑,甘守清贫,对于“志于道”的人来说是应该做到的,不值得自以为了不起。

春秋时代,研究儒家学说致力于品质修养的人不一定就能得到高官厚禄,对此,有些读书人就会不安起来。所以,孔子认为,鄙视穷困生活的人,他们是没有多大的志向,这种人只是斤斤计较于个人生活的吃穿等琐事。因此,根本就不必与他们去谈什么道的问题。

富贵功名是人们都想要的东西,但是如何得到,社会有一定的规定。用现代的话说,就是竞争必须有一定的游戏规则。按照正确的规则得到了富贵功名,那就心安理得地承当;如果没有按照游戏规则,利用歪门邪道得之,那就不应该接受。

同样,贫穷卑贱是人们不想得到的东西,但摆脱贫贱也有一定的规则,利用这些规则摆脱的就是正道,否则就是歪门邪道,就不符合全社会的公平原则,真正的君子就不会加以摆脱。

表现于“志于道”的样子,是有利于个人处世的。一个外国作家曾在书中写到他年轻时的一个同事。这位同事读书时就很有抱负,常对人说:“我今后一定要成为国会的议员。”然而这位同事一直没有实现当议员的梦想。可是在当时,他“志于道”的样子,使许多同事都说“这家伙是个有远见,很了不起的人物”。甚至公司方面也对他产生了“能有这种志气的人在我们公司服务,真是难得”的评价。因此,他很快就升为部门主管,并在不久后被提升为公司经理。

让别人钦佩自己的方法很多,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人感到你比其他人更有发展前途。为了表现你的发展潜力,就有必要对将来编织一幅美丽、宏伟的蓝图,纵使这幅蓝图完全不可能实现,却能给人很好的印象。比如,你可对你的同事、朋友说,“我将来要独立创业,而且一定要实现这个计划”,并将这样的话重复数次。这样,连那些原本不太相信的人,也会不知不觉地认为:“切不可小瞧了他,这家伙很有可能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有一个将来的总裁做朋友,他也会有沾光的心理,同时也能给自己贴金,可谓一举两得。

又如谈恋爱,当你想要说服女友时,你不妨表现是个有品味的人,尽量不谈钱,而谈论对未来的设想。前途实际上就是“钱途”,女友感到你将来会有出息,内心不由得沾沾自喜,以为自己交到了理想的男朋友,甚至想助一臂之力。

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是受物质环境引诱、转移的话,就无法和他谈学问、谈前途。

既然“志于道”,又谈享受,是矛盾的,所以“志于道”要有一种不讲享受,唯道是谋的精神。孔子曾自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学也。”确实如此,他一生提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仅要向比自己多识的人学习,还要善于向比自己低下的人学习。在他眼里,处处有学问,人人可为师。

知道自己无知的人就是聪明人,知道自己无知又能积极求知的人就更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在处世上,不浮躁的人,不见异思迁的人,可能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

中庸处世不是当缩头乌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中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