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自翻译的《心经》,它是中国佛教的精髓,〃 他说着用双手将它递给我。〃每当玄奘大师遇到困难,他就默诵《心经》。你也把它作为指南吧。当你开始读懂它,你就会无畏,无惧,无牵挂。你就能找到你要走的路。” 晚上,我赶往火车站乘上西去的列车。在车厢里安顿好之后,我掏出今天得到的礼物。我先打开那张折叠的宣纸,玄奘迎面而来。这是一张拓印的玄奘画像,来自于大雁塔的塔基。 玄奘年轻力壮,踌躇满志,目光直指前方,背囊里装满经书。我注视着他,心里突然觉得沉甸甸的。此次西行,除了我自己的目的,也许我还应该像大雁塔的方丈和僧人们那样,努力发现那个真正的玄奘,还历史本来面目。  '返回目录'  
唐僧与玄奘(1)
公元627年8月的一个黄昏,长安城笼罩在暮色之中。此时,白日的铅华褪去,熙攘的人流散尽,高大深重的西城门即将关闭,夜晚的头更鼓即将敲响。在出城的三三两两的行人中,两个僧人低着头,飞快地走着,他们长袍裹身,褡裢斜挎, 一看就是试图避开盘查并打算出远门的人。 其中一人就是玄奘。出了城门,来到大路上,他回头深情地看了一眼暮色苍茫中的长安城。这里曾是他遍访高僧、研习佛法的地方,如今,为了前往佛祖圣地取经,他将要踏上漫长修远的道路,心中不免有些怅惘。然而瞻念前途,他没有丝毫犹豫,得不到通行证,他只好置皇帝的敕令于不顾,冒险上路。此刻,他自由了,他多想插上翅膀,一下子飞到佛教圣地印度,可他知道,等待着他的,将是艰难困苦,长途跋涉。玄奘隐隐感到,这正是天将降大任,必先苦其心志,劳其体肤。他准备迎接一切考验。 午夜,火车驶出西安,这是我沿玄奘足迹西行的开始,不过他是步行,我乘火车。原本可以乘飞机,但我更喜欢火车的节奏,另外还有一个原因,虽然我不能像他一样徒步旅行,但至少可以领略他曾见过的景物。车轮咔哒、咔哒, 我想象这是玄奘的马蹄声,可火车走一小时的路程,他却要整整跋涉两天。尽管如此,相隔1400年,我们走在同一条大道——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上。 玄奘应该熟悉丝绸之路。虽然它得名于19世纪晚期,由德国学者费迪南·冯·李希托芬首称为“丝绸之路”,但它的历史通常是从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算起。张骞是汉朝的一个官员,被汉武帝派往西域寻找盟友,共同对抗中国的强敌——烧杀劫掠的匈奴。他曾被敌人抓住、监禁,可他从没有忘记使命,在囚禁了11年后,设法逃脱。在回国的路上,他再一次遭匈奴俘获,又被扣押一年多后才设法回到长安。他的见闻和历险鼓舞了汉武帝,也无意中打开了国人的眼界,促成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不久,大汉帝国的境内就出现了有烽火台把守的道路,西域商人开始冒着危险不断地来到中国,进行各种物品的贸易,其中也有当时最贵重和值钱的商品——丝绸。丝绸之路就这样逐渐形成了。 丝绸创造了一个时代,虽然它今天已被视若平常。古代罗马人对丝绸有着近乎崇拜的情感,有多少丝绸都不能满足他们骄奢的生活。丝绸颜色夺目,手感滑柔,他们不惜花重金购买——他们进口的一半物品是丝绸, 为此,罗马的皇帝十分担忧, 甚至试图禁止人们穿丝绸。可是罗马人根本不听, 但是他们自己又何尝不觉得丝绸太昂贵了呢?据说历经整个丝绸之路的转运,到罗马时,丝绸已经贵如黄金了。罗马人派出代理商,试图直接到达那个遥远的, 被人们称为塞里斯的国度,即“丝国”, 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成功。尽管中国人乐于把丝绸卖给这些“野蛮人”, 但并不想向他们暴露丝绸制造的秘密。古罗马史学家普林尼这样形容中国人制丝的过程:“塞里斯人因他们森林中的绒毛而闻名于世。他们用水把它们从树叶上冲下来,织成丝。” 直到公元6世纪中期,罗马人仍相信他的说法。 丝绸之路并非一条。它们从长安开始,经由塔克拉玛干沙漠,翻越帕米尔高原,穿越中亚草原,进入波斯,到达地中海。其分支到达亚欧大陆北部草原和印度。全长八千多公里,途经一些世界上最荒凉的地区,连接了古代最伟大的帝国:罗马、波斯、印度和中国。丝绸之路也是玄奘取经的必经之地。 天亮了,阳光洒进车厢,透过窗户, 我看到连绵起伏的深褐色山脉,上面有层层的梯田。核桃和柿子垂满了树枝,这儿一丛,那儿一簇,掩映着陈旧的砖房。烟囱里正冒着农家早饭的炊烟。列车把一个个村庄和行走在蜿蜒山路上的农民抛在身后。丝绸之路已不复存在,而且多数中国人已经忘记了它,也不记得它曾经创造了怎样的一时之盛。我们对丝绸司空见惯,也知道它与蚕的关系,我小时候甚至把蚕当作宠物饲养。一年冬天,姥姥回老家,给我们带回苹果、花生、栗子,还有一小包蓬松的白色球状物——蚕茧。她说如果我们小心地照看它们,把它们放到不冷不热的地方,别让虫子咬了,等春天到来时,它们就会孵出蚕来。 我把蚕茧放在枕边的鞋盒里,每天观察好多遍,盼望蚕宝宝出世。可是它们看起来干瘪瘪的,一点没有生命力,这里面怎么会跑出蚕宝宝呢?姥姥说别担心,它们在睡觉,不久就会醒过来。于是我像盼望春节一样等着它们醒来。一天放学回家,啊,我看见蚕茧破开了,有一些白色的蛾子。我很好奇, 也有点失望,它们太丑了,一点都不像蝴蝶那样漂亮。姥姥让我耐心点。不久,蛾子在鞋盒的底上甩了白色的小斑点,几天后,它们就变成蚂蚁状的小动物。接着,它们蠕动起来,长成了小虫子,然后又像蛇一样地蜕皮。 为了照顾蚕宝宝,每天一放学我就赶紧往家跑。姥姥说蚕喜欢吃桑叶,可是城里很难找到桑树,我们只能用白菜叶子代替。我们姐妹三个比赛,看谁的蚕长得最胖最白。最让我着魔的是蚕吐丝的时候,一根又亮又长的丝, 无边无际。我们问姥姥这些丝用来做什么,她说做丝绸,是上好的衣料。我们说她骗人,她打开衣橱,取出一件我从来没有见过的大红棉袄,“这是你妈妈结婚时穿的。”我摸着它,极光滑,第一次知道这么漂亮的东西就出自我鞋盒里那些小虫子。  '返回目录'  
唐僧与玄奘(2)
历史有时就是这样奇特,一个美女,一个误会,一个誓言,一个承诺,就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同样难以想象,蚕丝会成为巨富和美丽的来源,并改写和创造了历史。今天,丝绸之路衰落了,但是有一些更持久的东西,仍旧触动着我们的生活。一千多年来,宗教、技术、哲学、文化艺术由丝绸之路传播开来。也正是通过这条道路,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传向西方。还是由此途径,佛教传入中国。思想的种子穿越山脉、沙漠和语言的屏障,有的消亡,有的生根,茁壮成长并广泛传播。丝绸之路的意义远非它所传播的物质,实际上每个商旅所带有限,但是一代接一代, 最终, 它在沿途各个民族和信仰之间打开了交流的大门,理解的心扉。或许今天的世界性交流和经济一体化的结果,都是丝绸之路的延续? 当年丝绸之路之所以能够存在,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这条路上有一连串能够给商队提供补给的绿洲。黄河以西的最大的一个绿洲是凉州, 也就是今天甘肃省的武威。外国的商旅们把它作为大本营, 从这里把商品转运到中国其他地区。他们大多生意兴隆,日进斗金,但是他们无法抵御天灾人祸的打击。公元4世纪初期,一个定居凉州的商人写信给故乡撒马尔罕的亲人,他说,中国发生了一场农民起义和战争,从家乡来的不少人都饿死了, 他自己也挣扎在死亡线上。“先生们,我简直痛不欲生,无法向你们描述这里所发生的一切。”他请求他的生意伙伴们照管好他留下的大笔资金, 将来给他儿子经商用,另外等儿子长大后,再给他娶个妻子。 尽管风云莫测,人们还是难以抗拒丝绸之路所带来的高额利润。公元627年,玄奘从长安出发一个月后,来到一千一百多公里外的凉州。当时这里已是一个有两万多人口的繁华城市,居民多为外国商人,他们占据了城里七个区中的五个。在凉州城内外的寺院、庙宇和石窟里, 玄奘碰到来自印度、中亚以及西域各国的僧人。他决定在此停留一段时间,从僧人和商人们那里打听他们国家的情况和出关事宜。 当地人听说有高僧自京城来,不亦乐乎,恳请玄奘给他们讲经说法。玄奘虽然担心会暴露自己的不合法身份, 但还是答应了。他清晰雄辩、儒雅倜傥的风度,给当地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名字也不胫而走。人们向他献上金银和马匹,以表敬意。玄奘挑了一匹马, 留下了一点路上要用的盘缠, 其余的都捐给了他挂单的寺院。果然 不出所料, 他的声望引火烧身了。凉州的州吏听说他要去印度,就把他叫来,命令他立刻返回长安:“皇帝刚刚登基,边境尚须巩固,任何人不得从这里越过边境。” 玄奘遭到严厉警告,但他义无反顾,当天夜里,当地一个很欣赏他的高僧派两个弟子给他带路,偷偷逃出凉州。 我乘坐的火车在离开西安14个小时之后到达武威。车厢里的高音喇叭播送着这座古老城市的辉煌历史,以及它的标志——青铜飞马,这大概是普通中国人对武威仅有的一点了解。站台上,几个小贩正使劲地把这种复制品往乘客手里塞。青铜飞马出自于一次考古发掘,其中一个坑里出土了80匹战马,它们健壮的长腿迈着腾越的步伐,鼻孔微翻, 脸上一副挑战的神情。据史书记载,这种马以耐力和敏捷而著称,远远胜过中原一带粗矮健壮的矮马。在马骑为主要作战工具的年代里,它们是理想坐骑, 可以用来抵御那些长城都阻挡不住的游牧部落的侵犯。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甚至在他著名的传世之作《史记》中专门对这种马大书特书。他写道: 天子好宛马,使者相望於道。诸使外国一辈大者数百,少者百馀人,匿不肯与汉使,天子使壮士车令等持千金及金马以请宛王贰师城善马。宛国饶汉物,相与谋曰:〃汉去我远,是安能致大军乎?无柰我何。〃杀汉使,取其财物。(天子)出敦煌者六万人,多赍粮,兵弩甚设。围其城,攻之四十馀日,其外城坏,虏宛贵人勇将煎靡。汉军取其善马数十匹。中马以下牡牝三千馀匹。 我决定不在武威下车,虽然它的音乐曾令皇帝和平民喜爱,它的美酒曾使长安城的显贵们陶醉,它的居民曾用饰有希腊图案的银杯饮酒作乐,还有它的遥远和异域文化激发了诸多诗人的想象, 但它早已不复昔日,像中国西部的许多城市一样,一切生动的历史都已掩埋在黄沙之下。 清晨,我在柳园车站下车,然而柳园无柳。这里地处沙漠深处,四周一棵树也没有。我不知为什么车站设在这里?而站名又是怎么来的?或许是表达愿望,是期待中国那句谚语“无心插柳柳成荫” 带来奇迹吧。 至少我的出租车司机很高兴。他在车站等了一夜,终于等到一个乘客。我告诉他我要去玉门关,当我正要解释时,他打断了我:“没问题,到这儿旅游的人都去那儿。” 我们出发了,进入那无边无际尘土飞扬的沙漠世界,四野空旷,看不到建筑和人影,很难想象我们正行进在曾经一度繁荣无比的丝绸之路上。好在路还不错,不到一个小时,我们到达安西县,也就是旧时的瓜州。在这里,玄奘再次遇险。他的马突然倒地而死,陪伴他的两个小僧人害怕了,一个偷着跑了,另一个也被他遣回了。很快,拘捕他的命令传到了瓜州: 〃有个法号玄奘的僧人, 想入西番。望沿边州县认真检查出境人员, 一旦发现, 立即捉拿遣返。〃 幸亏当地州吏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佩服玄奘的精神和勇气,他藏起了官令,催促他赶快设法离开此地。  '返回目录'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唐僧与玄奘(3)
玄奘何尝不想? 但是他不认路,也无法找到一个敢于违抗皇帝禁令把他带出玉门关的人—— 玉门关和它后面的5个烽火台是大唐帝国的最后一个边防哨卡。经过一个多月的焦急等待,终于, 他挂单的寺院帮助他找到磐陀——一个粟特商人,作他的向导。 我们开车穿过安西县,这是个安静的城镇,小而规整,很少有超过三层的楼房。街道宽阔但无任何特色, 也见不到几辆汽车和自行车,偶而有行人沿着路边便道慢慢散步,在商店前逗留片刻,互相闲聊几句。这里丝毫没有能引起我浮想连翩的丝绸之路的景象,甚至没有足以引起联想的痕迹。其实这里并不是玄奘被困的安西——昔日的瓜州现在已成了沙漠里的一个废墟。我突然感到,历史仅仅存在于书本上和我这种不合时宜的人的心中,而在现实中,在大多数人的记忆里,它是如此脆弱地被抹去了。我告诉司机,不要停车,直奔玉门关。 玉门关在玄奘的时代是边关,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它是“中土”与“蛮荒”、“文明”与“野蛮”的分界线。多少世纪以来,面对玉门关,我们的诗人们倾诉着他们对关外那个未知世界的恐惧,抒发着将要与西征野蛮民族的朋友告别时的伤感,还有对那些作为和亲牺牲品的公主们的惋惜。“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美丽忧伤的诗句,至今诵读,犹有无尽感怀。但是玄奘不觉如此。对他来说, 玉门关外是一个充满知识、学问和智慧的世界。他迫不及待地要走入这个新世界。这大概就是智者与凡人、思想家与诗人的区别吧。 我们已经开了一个多小时,我开始担心,玉门关原本应该离安西县城不远,他要把我拉到哪儿去呢?“你保证我们没走错吧?”“小姐,别担心。我们很快就到了。”他回头冲我一笑,似乎要打消我的疑虑。 又过了半个小时,我远远地看到了一座烽火台,像一个损毁的大烟囱,矗立在荒野之中。我这才大大松了口气。 快走近玉门关时,我的心跳开始加快: 当年玄奘一旦穿过这里,就出了国境。我们的车一直开到遗址前,四面围着栏杆。看门的是一个穿着蓝色中山装的人, 正在晒太阳。他身后立着一块牌, 上面写着:汉代玉门关遗址。我几乎叫起来了:这哪里是我要找的玉门关!这是汉朝的, 在玄奘的时侯就已经被废弃了。 “唐代玉门关在哪?”我急着问看门人。 “在安西附近。”他回答。 我质问司机:“你怎么把我带到这儿来了?” “你不是说要看玉门关嘛,汉代的还是唐代的有什么关系?人们都是来这儿的。” 我努力镇静下来。我发现自己和玄奘一样出师不利,就怪我当时没跟司机说清楚, 跑了冤枉路,浪费了时间。这才是出西安后第一站,我就这样不慎重,接下来路途遥远, 谢天谢地再也别犯这样的错误了, 我在心里对自己说。不过我也真不明白, 唐代的玉门关换了地方, 却仍然沿用旧称,看来人们真是对“玉门关”这一称呼情有独钟。 既来之, 则安之。想必唐代的玉门关和汉代的应相差无几。这里有一个烽火台,左右一眼望去,可以看见砂砾构成的岩垛,低低矮矮,成一条直线绵延数里,还有一堆堆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