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第五还是人才。实现转变的很大部分,应该归功于我们所制定的挑选合适
人才的原则。”接着,布鲁卡特就给我们描述了他与首席执行官艾伦·沃兹尔在
当时的一段对话:“‘艾伦,我真是伤透了脑筋,我总是在力图找到最最恰当的人
选,来填补各个空缺,我该如何妥协?’艾伦毫不犹豫地回答说:‘你不必妥协。
我们想其他的办法,直到我们找到真正合适的雇员。’”
电器城的艾伦·沃兹尔和赛罗公司的西德尼·库珀的最大区别之一就在于:
早年沃兹尔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寻找合适的人上车,而库珀把8 0 %的精力都花在
收购合适的商店上了。沃兹尔的首要目标,是建立一支业界最好的职业管理队伍;
而库珀的目标却很简单,那就是尽可能快的发展。沃兹尔在这样一类的事情上全
力以赴,要找到从送货司机到副总裁的所有合适人选,并让他们各就其位;而库
珀则在一些小事上大做文章,在业内也是小有名气,如送货上门可保证货物不伤
一分一毫。据电器城的丹·赖克辛格所说:“我们造就了全行业中最棒的送货司
机。我们对他们说,‘你们是代表公司对顾客形象的最后一关。为此,将为你们
提供统一的制服,要注意衣冠整洁,不可邋里邋遢。你们将会成为行业中最为职
业化的一群。’我们送货服务时对待顾客的方式所带来的变化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我们收到顾客的感谢信,说司机是多么地彬彬有礼。”沃兹尔任期的第5年,电
器城与赛罗公司的商业战略基本相同(也就是说,双方在“做什么”方面的观点
是不谋而合的),但电器城转变后的1 5年间如同发射的火箭,股票的市场回报
比一般股市高出1 8 。 5倍。而赛罗公司却一直是困难重重、艰难度日,最后终于
不支,被一家外国公司收购。同样的战略,不一样的人才,结果迥然不同。
实用原则之二:一旦发觉换人之举势在必行,就当机立断。
如果你发觉某人非要严加看管不可,那你一定是用错人了。因为好的部下是
不需要管理的。虽说指导、教导以及领导都是必要的,但严格的看管却是万万行
不通的。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或是注意到类似的情形:已经有不合适的人在
车上了,而且也注意到了这点,可我们还是按捺下来,迟迟不动,宁可采取其他
的解决办法,一而再、再而三地给机会,希望可以天遂人愿,有所起色。大量的
时间被用来管理部下,但相应的处罚措施却跟不上,等等。但情况却仍不见好转。
下班了,回到了家中,与家人谈起了工作,发觉话题竟全是围绕着那个人转。
。txtsk。
更糟的是,时间与精力过多地花在那么一个人身上,已经严重影响到与其他
合适的人的正常交流与工作。我们还得继续忍受下去,直到有一天,那个人自动
离开(我们感到大为释然),或者我们痛下决心,解决问题(我们同样感到大为
释然)。与此同时,其他的好员工也在纳闷不已:“为何拖了这么久才解决?”
让不合适的人拖在那里不解决,对于其他同事来说,是件不公平的事。因为
迟早他们会发现,自己做牛做马,原来是在为差劲的同事背黑锅。更糟的是,这
可能会逼得他们另谋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