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义士之后,奋勇执言,所有人都由衷信服。期望他能给众人找个出路。
舒燮立即果断的说道:“当此之际,应该派军出城,以查敌军虚实。”
什么?出城?
所有人只感觉后背一寒,立即缩起身形,暗戳戳的后退几步。
现在出城那不是自投死路?
外面可是孙郎的二十万大军!敌军铁骑更是耀武扬威的游弋在城下,连站在城垛旁都不安全,可能被一箭射穿咽喉。更何况带兵出城,去探查敌军机密,查看虚实。
敌军若是切实有二十万大军,那游弋的铁骑,浩瀚无际,轻松就能将探查者全部砍碎。
若敌军是虚张声势,那这更是一个送死之途,敌军不惜代价也要将每一个出城者给斩杀。
那可是孙郎麾下的名师劲旅,骁将锐卒无数,众人可不想拿自己脑袋去验证孙郎军锋之凌厉。
黄猗更是胆寒,他可没有赵括那种亲自率军冲击秦军虎狼之师的勇气。
闻言他立即像烫手山芋一样,将这个重任交给了其他人,问道:“哪位骁将,愿为我大军一查敌军虚实啊?”
众人顿时皆面容肃然,眼观鼻,鼻观心,仿佛一群朽木,没有任何生机。
黄猗见此,更加慌乱,军心胆怯,如何抵御孙郎啊?
或许暂避锋芒才是良策!
自己何德何能,可以凭数千之众,挡孙郎二十万精锐之师?
这是白白在送死!宜撤离此地,保存实力,汇聚朝廷的十万大军,再做打算!
舒燮见众人愈发震怖,不得不咬了咬牙,挺身而出,若自己再不站出来,恐怕今晚就得有人震怖遁逃了。
外面那连绵数百里的朱旗红袍,实在是太令人惊骇了,必须破其声势。
舒燮奋勇,厉声呵斥道:“诸君既为朝廷官员,便当有为君上死节之心。我愿为诸位先出城池,以探形势。若我不济,望诸位能继之,早晚能查清孙策虚实。若畏敌如虎,则我等家眷妻小,皆身无类矣!”
“诸位莫要想着能够苟活!如今孙策奉诏讨伐,为彰忠义,必酷烈肃杀。若我等战败,自公卿以下百官,尽皆要被处死!孙策必不吝斩首数千,而重自身威望。期诸位能各自奋励,众志成城。”
舒燮厉声之言,更让众人全身一颤,胆寒不已。这要是兵败被执,孙策恐怕会将城中将校尽皆诛杀,公卿以下尽皆伏诛。
众人只能将期望寄托在舒燮身上。
舒燮披挂之后,立即手持长槊,统帅五十余名骑兵,从北门策马而出。
他以为,五十余骑,对方绝不敢贸然上来追杀,不论如何都得汇集骑士,待数队骑兵抵达,才会合围,彼时他早已策马奔出。
但未曾想,他刚策马离开城池,还在城池守军的视线中,黄猗等人还紧张的看着他时。
周围一声哨响,十余名身穿玄甲的骑士就策马而至,不等舒燮等人反应,十余名玄甲铁骑便跃马挺枪,直接冲锋而至。
双方顷刻间,猛烈撞击在一起,敌军简直悍勇无比,又骁捷善战,一阵厮杀,双方交错而过,地面上便倒下了六七名淮南骑兵,而江东骑兵仅一人被长戟卡住玄甲,坠落疆场,血流一臂。
但受了如此重创的他,却依旧剽悍,丢下了长矛,手持一把环首刀,在人仰马翻的战场上,凭刺杀之术,又刺死两名坠马的淮南伤兵。
这悍勇血气,惊得其他淮南骑士面色惨白,不敢想象若是自己将来交战,被刺落马下,该是如何惨烈。
舒燮对江东战力也是为之一惊,再让他们冲击三四阵,他部下这支骑兵怕是就要彻底崩溃了。
他不敢耽误,立即大吼一声:“莫要恋战,立即撤离此地。”
骑士们巴不得赶紧脱离战场,连忙继续策马狂奔,意图甩开身后敌军。
可是令他们震惊的是,对方十余骑,已经获得了如此战功,却依旧战意激亢。
不到十人,就敢策马追击,更驰射如飞,箭矢连绵不绝,两名淮南骑兵已经被射落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