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着手势,做了个“被吊死”的动作。
爱丽丝看着他,小声问:“真的要去吗?”
他点头,“我想去,我要去。”
“我也想去美国,不过要等到战争结束之后。”打仗什么的,太危险了,她才不会傻乎乎的跑去战场上呢。
“要是战争进行很多年呢?”
“噢,别傻了,不会的,英国受不了两头开战。而一旦拿破仑战败,美国也就不想再打下去了。”
伊沃想了想,“确实。”只要拿破仑战败,英国就会有足够的兵力调往美国站场,美国没有金钱和兵力再来维持一场多年的战争,上一次独立战争过了30年,美国政府和人民刚缓过劲来。
这很奇妙。
爱丽丝是唯一一个能跟他说到战争的女孩,他听她说什么拿破仑、军队、独立战争,一点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对;而除了她之外的女孩,对于战争顶多就是抱怨物价上涨,以至于以前能买10码布的钱现在顶多只能买到6码布,结果就是今年少做了几条裙子。
姐姐们问过他,为什么不能爱上一个普通的可爱温柔的女孩?爱丽丝是很可爱,但她要是不喜欢你,那她就不可爱了,再漂亮也不行。你爱上一个人,是要获得幸福,但你现在不幸福,就不该继续爱她。
他思考过这个“幸福论”。如果像其他男人那样,只是要找一个“妻子”,生育子女,陪伴他,那其实非常容易,有的是门当户对温柔可爱小有嫁妆的漂亮姑娘,她们中肯定会有人愿意跟他结婚、为他生孩子,像这个国家,不,这个世界上无数的男人那样,他会有一个美丽温柔的妻子、人人羡慕的幸福家庭。等到他年老了,头发花白,回忆当年那个他爱过又让他心碎的女孩,他记得的还会是她青春年少的模样,还会记得她甜美的玫瑰花瓣似的柔软的嘴唇,也会记得他为她流过的眼泪。
啊!这多么让人痛苦!
他的理智不愿意让自己沉浸在得不到她的痛苦中,但感情让他无法离开。也许,远渡重洋前往美国是个好主意,这样,等他几年之后再回来,她说不定已经跟奥利弗结婚了。
他带着一种决绝的心态,对自己突然脑子发麻想到的要去美国的决定感到实在是太棒了。
*
爱丽丝在斯通利庄园住了两周,度了一个有时候愉快但有时候郁闷的小假期,之后返回伦敦,开始了杂志的前期制作。
她读了6个编辑递交上来的选题策划书,每个人的选题都不一样,女孩子们都很聪明,都是当代女性会感兴趣的事物,有美食、时装、珠宝、化妆品与化妆技巧、游戏、戏剧、知名人物等等,基本上素材选择跟后世的时尚杂志没有很大的分别。
策划书因为没有模板,做的都比较简单,但基本达到要求,爱丽丝随便挑了一份策划书,召集编辑们开会。
文字内容的选择相对简单,确定内容选题之后,编辑们开始找内容。
试阅版的页码比正式页码少一半,内容也少了一半,第一期主题为最新法国时装,第二期主题是流行诗歌与流行诗人,第三期主题是化妆品与化妆技巧。
既然说到诗歌,就少不了要说到现在最受欢迎的诗人——乔治·拜伦。
爱丽丝给自己和编辑们都印制了名片,派一个名叫艾格妮丝的女孩拿着她写的字条去采访拜伦。
单身女孩要成为职业女性困难重重,根本没有人当她们是一回事,即使是拜伦,也非常的不合作,对艾格妮丝说,除非爱丽丝来,否则他不会接受采访。
艾格妮丝只好灰溜溜的回了编辑部。
好吧,想想现在这些“大男人”对女性的轻视乃至歧视,想要这些年轻女孩去做采访名人的事情,可能确实难度太大。
她们缺乏必要的社会地位,她们有一份工作,那就不是社会层次比较高的淑女,即使爱丽丝带她们参加一些社交聚会和舞会,她们也只会被当成她的女仆。而爱丽丝的工作反而不会对她造成什么影响——她是老板,是负责发薪水的人。
她对卫斯理抱怨,“女人想做一份事业为什么这么难?女孩子们根本没法采访到男人们,就是拜伦也看不起她们,我本来以为他会支持职业女性的工作,现在看来,他没有我想象的那么进步。”
卫斯理温和的说:“这是难免的。男人们觉得女人就该待在家里,一旦你们要出门跟男人一样工作,那就糟糕了。”
“那你呢?你不是‘男人’吗?”
“我?我不一样,我有开放的心灵和思想。”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女性有很多可贵的品质,也很有能力,不承认女性的能力,那是因为他们害怕,女性一旦明白过来自己是多么能干,就会抢走他们的工作,令他们显得愚蠢又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