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去考场的时候,夏翊能感觉到很多同学都在或明或暗地看他,随即和身边的人窃窃私语。还有显然不是他同专业的人过来,估计是看热闹的。最夸张的是一个什么社会组织,几个人一起来的,还带着一个黑底白字的写着“反对‘潜规则’、校园阳光化”的横幅。
夏翊视若无睹,表情非常镇定,倒是叫看热闹的一些人大失所望。
反而是其他几个同样来考试的同学提出抗议,表示这种考场环境会造成心理压力。
好在校方早考虑到这一点,很快搬进来一个单向隔离屏风——也就是屏风外面的能够看到听到里面,里面的感觉不到外面。
于是考试就这么开始了。
这一门,是音乐与乐器,分为笔试与实践两部分。笔试考察音乐理论,从听音到音乐知识不一而足,而实践则是选择一种乐器进行演奏,曲目自选,打分方式是由光脑评判曲目难度和技巧表现,然后由三位老师来对感情表达进行打分,最后加权。
夏翊拿着答题用的考试光脑,不疾不徐地一道道做。
他经历了这么多小世界,自然有一些是和音乐有关。当时为了完成任务,很是下过功夫,也培养出了出色的乐感。听音辨识的部分对其他人是个坎,对他却不算难。
至于乐理知识和音乐史自然更不在话下,他蜜月期间可都没忘了好好复习。
他在这里心无旁骛地做题,隔离出来的公开区域有两个熟人正在那里看着,一面交谈着。
“希望阿亦不要有心理负担啊。”
陶安铭眉头轻锁,仿佛比考生还紧张。
沈凯峰嗤笑了一声:“就他的真实水平,紧不紧张又有多大差别?”
“你不要总是用过去的眼光看待他。既然阿亦敢于公开考试过程,我相信他的成绩是自己考出来的。”
沈凯峰不屑一顾:
“这十有八九是学校扛不住舆论,为了挽回自己声誉做出的决定。等着看吧,这次考试结果出来,只怕比起他之前四科要断崖式下跌了。也就是安铭你好心,非要过来看。要我说,我们有这功夫去哪儿呆着不好?哪怕帮你准备一下你之后的考试。”
陶安铭叹了口气:
“我怕阿亦精神压力太大,所以想过来看看。我自己的考试有把握,少准备一会儿也没关系。”
——夏翊要是听到这“感人肺腑”的发言,估计要笑死。
如果真有人考试精神压力大,有熟人过来旁观,心里害怕出丑,只怕压力得更大。
不知道陶安铭是为什么觉得他——甚至还拉来了和夏翊一贯不对付的沈凯峰——来看夏翊考试,夏翊能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