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管子的治国理念 > 第15部分(第1页)

第15部分(第1页)

公民大会有8000人,是从40万左右的居民中推选出来的斯巴达公民。40万拉哥尼亚人和麦西尼亚人被斯巴达人蔑称为“希罗人”,没有自由,只是担负农业劳动,呈献粮食果蔬。斯巴达人专事作战,就像有这方面的天赋似的,而像希罗人一样从事耕种的斯巴达公民大概很少。

斯巴达人力求简单朴素,没有什么特别的嗜好,有一定的封闭性,没有手工业者,也很少与外邦通商,据守在自己的城邦境内。因为斯巴达上层人士有蔑视外邦的习俗,但同时又担心自己外出征战时希罗人集体暴乱,所以平时对干活的农奴们还不至于怎么残暴,毕竟斯巴达还是将自己的统治凌驾于被征服的土著居民之上的,所以还得时时提防后院起火,自乱阵脚。

同时代的雅典城邦据称是世袭贵族阶层统治的,至少在公元前750年至前600年就是如此。公元前594年,雅典城邦因为一场富人与农民之间的债务危机无法调停,几乎要闹到农民造反的地步,贵族阶层便将权力临时托付给了著名的商人梭伦。梭伦组建了新政府,给富人很大的政治权利,让他们取消债务平息了此事。富人因此成了城邦政治舞台的主角。

梭伦还引进了一个新的民主原则,允许穷人在公民大会上行使否决权,但居住在本地的外邦人和奴隶仍然除外。正因为贫民阶层是社会上极不稳定的力量,所以,既然雅典城邦的世袭贵族对自己的特权始终耿耿于怀,他们就得笼络贫民阶层,因此而对权力宝座的角逐导致了派别斗争。直到公元前507年,克里斯梯尼确立了推举执政官的制度;后来这一制度又将最高权力交给了全体男性公民大会,执政官由抽签决定任期,一年一换。――雅典较为均衡的政治运作制度得以确立,而所有的妇女、侨居的外邦人和奴隶虽然占有雅典成年人的四分之三,但还是被排斥在外。。 最好的txt下载网

十三、西方:没有挂在嘴上的民生传统(2)

斯巴达和雅典虽然被千百年来的学者标榜为古典民主的典范,但他们的民主仍然非常有限。奴隶因为身份而无法介入其中,干的是最艰苦的农活;阿提卡发现银矿之后,采矿也成了奴隶的活计。从社会的地位来看,雅典人认为人只有两种:自由人从事政治和思想,而奴隶只能干苦力;从财富的角度来说,奴隶根本就没有多少自己的私人财产。显然,这一阶段的民生传统也就无从谈起。

罗马共和时代的社会等级

罗马稍后于希腊,但几乎也可以算是并驾齐驱。公元前6世纪,罗马就以武力征战主宰了其邻近地区。公元前500年左右,罗马政体由王政转向了共和体制。公元前450年,平民们频繁的造反迫使###院通过了一部平民法典――《十二表法》,虽然后世的罗马人将其奉为自由的圭臬,但债务奴隶制仍然保留于其中;公元前287年,平民们又通过了一项法案约束共和政府。公元前265年,罗马人吞并了意大利半岛,希腊也在其中,臣服于罗马的武力而无可奈何。公元前146年,北非海岸线上的帝国迦太基因为第三次“布匿战争”失败也做了罗马的海外行省。

罗马共和国与商鞅时代的秦国一样,只着重于农耕与征战,所以从军和务农是绝大多数罗马人的主要职业,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贫穷的罗马人可以在自己的殖民地上耕种,而手工工匠居住在城市,从事工商业的人则微乎其微。战争捕获的奴隶,以及贩卖过来的奴隶充当了罗马大农场制度下的劳动力,即使希腊人、迦太基人也都未能逃脱这一命运。到2世纪末,约有100万奴隶在意大利半岛的土地上耕种。

奴隶的无偿劳动所得和各行省廉价粮食的买卖,导致一般的罗马自耕农纷纷破产,涌入了罗马城,成了赤贫的流浪者或者新的市民阶层。――公元前150年左右,罗马城充斥着大量从乡村涌进来的农民,而奴隶们干的还是最艰苦繁重的体力活,倒是希腊思想和习俗使罗马上流社会有了显著的改变,开始讲究锦衣玉食,甚至骄奢淫逸起来,往日的家长制主宰和军营纪律约束失去了权威,罗马这样的农业共和国蜕变成了贫富悬殊的复杂社会,粗疏的管理已经无济于事,社会冲突繁衍滋生,一切动荡不安。

史称公元前146年至公元前30年的一百多年中,罗马统治阶层内部暗杀不断,奴隶暴乱也时常发生。公元前134年,7万多奴隶在西西里击败了罗马军队,直到援军过来才得以镇压下去;公元前73年至公元前71年,斯巴达克领头的奴隶暴动多次击溃罗马军队,转战于整个意大利南部,直到最后战死;而剩下的6000个奴隶被钉死在卡普阿至罗马沿途约150英里的十字架上。

毫无疑问,罗马共和国时代的民众除了罗马贵族自身能够跻身于上流社会,自耕农和奴隶的命运依然如故。公元前133年起,格拉古兄弟提议将国有土地分给无地者。这一年提比略·格拉古当选保民官,对国有土地承租人和持有者设限,规定每个公民最多可拥有300英亩地,而儿童可拥有150英亩,超出的分给穷人,结果遭到了保守贵族的强烈反对,提比略也在选举时被棍棒打死。公元前123年和122年,提比略的弟弟盖约·格拉古两度当选保民官,提议修建公共粮仓稳定粮价,监督中饱私囊的行省总督,结局和哥哥一样,盖约和他的3000多名追随者也被报复性地清洗。

格拉古风波似乎暗示着共和体制的衰落。当时公民大会取得了###院同样的权力,然而两者之间没有协商只有暴力,开创了暴力议政的先河。后来最著名的庞培与恺撒合作之后分道扬镳,双方爆发了战争。公元前48年,两派在希腊的法萨罗交战,庞培战败后被奸细所杀。而恺撒从公元前46年起成为任期10年的独裁官,两年后又做了终身独裁官,甚至从###院获得了宣战、媾和、控制国家税收的全部大权。此外,他还将公民权赐给了数以千计的西班牙人和高卢人,消除了意大利人和其他行省居民的差别。不过,公元前44年,恺撒还是被那些希望恢复共和体制的政客刺杀。

恺撒丧命当年,意大利约有800万人口,社会已分化成了四个等级:###院贵族、骑士、普通公民以及奴隶。###院贵族300人及其家属主要以行政官吏和持有大地产为生;骑士是除###院贵族以外的富有贵族;人数最多的是平民,而且大多数是自耕农、手工业者以及城市贫民;奴隶则是罗马共和国绝大部分粮食的生产者、角斗士、家庭劳力、看门人、轿夫、信差、贴身佣人和家庭教师。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十三、西方:没有挂在嘴上的民生传统(3)

罗马帝国时代重税压顶

恺撒被刺前已将自己的侄孙――屋大维立为自己唯一的后嗣。恺撒死后,屋大维与恺撒的两个极有势力的朋党马克·安东尼、雷必达结成了同盟,剿杀了不少反恺撒集团的贵族成员,并将其财产予以没收,西塞罗虽然无辜但也被暗杀。杀害恺撒的两个刺客逃之夭夭之后,迅速组织了一支队伍,最后在公元前42年被屋大维及其同盟者击溃。

三人同盟后来也起了内讧,挑起了帝国东部和西部之间的争夺。安东尼在东部与埃及宫廷联手,要将东方专制主义原则引进罗马;而屋大维此时已经站稳了脚跟,而且以希腊文化传统的斗士自居。就像当年庞培与恺撒之间的争斗一样,公元前31年,屋大维在亚克兴海战中击败了安东尼,安东尼与他的同盟者克娄巴特拉不久以后愤而自杀,屋大维自诩的希腊思想和都市生活也得到了巩固。

亚克兴海战的胜利似乎成了一个转折点,屋大维决意保存立宪政治。公元前27年,屋大维接受了###院和军队授予的“奥古斯都”和“皇帝”头衔,终身拥有地方总督和保民官的权力,拒绝担任独裁官乃至终身独裁官,所以,###院和人民在名义上仍然算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而屋大维更喜欢能够体现自己权威的头衔――元首或国家第一公民。屋大维由此开创了元首制的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的统领下推出了多项改革,譬如通行帝国全境的新币制,公共服务体系(警察和消防)的引进,城市和行省有了比以前更大的自治权。更为关键的是,他废除了旧有的财税包征制――包征制的弊端就在于极容易导致贪污受贿和横征暴敛――任命自己的代理人收税,定期付给薪水,并执行严格的监督。此外,屋大维还鼓励意大利过剩的自由民移民到各个行省,减轻了社会冲突和政治###的可能。

罗马早期帝国从公元前27年延续到了公元180年,横跨两个多世纪,留下了大量的公用建筑,譬如政府大厦、圆形剧场、浴室、竞技场,以及可观的私人宅邸;修建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道路、桥梁,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就是这一阶段的杰作;甚至修建了供居民饮用、洗浴的11条引水道和污水排放系统;建立了西方世界的第一批医院,以及最早的国家医疗体系。――这都是不可磨灭的公共事业。

罗马帝国的公共服务显然更多地体现在城市文明之中。最初的贸易已经扩展到了已知世界的各个角落,甚至包括了阿拉伯、印度和中国;手工业也略有增进。不过,罗马帝国也像遥远的中国一样,鄙视体力劳动的观念根深蒂固;而且这一时期的乡村,战争较少,奴隶的来源也变得枯竭,生产开始衰落。更糟糕的是,意大利的弱小工业无法提供足够的出口商品而出现了贸易逆差。到了3世纪,西罗马的经济就有了走向崩溃的迹象。

值得一提的是,罗马法中适用所有民族的万民法仍然认可奴隶制度和私有财产,确立了买卖、合作和契约的原则。较之于共和体制之时,法律反而将奴隶的买卖制度化了。帝国时代的社会阶层与共和时代并没有多大改变,只是公民大会已经名存实亡,而###院又完全随着皇帝的指挥棒起舞,君主专制之下精明能干的君主青黄不接,除了公元96年至180年曾经有过“五贤帝”与###院的和谐共治,国家移交给年轻有为的指定继承者,而且还能将帝国管理得不错以外,其他的君主不是残忍暴虐挥霍国帑就是平庸无能治国无方。缺乏了民众的参与,帝国的一切都很淡漠,似乎都与自己无关。

公元180年,马可·奥勒留的死意味着仁慈的君主统治的结束,罗马帝国从此进入大###时期。因为马可·奥勒留破坏了规矩,将君主的宝座传给了自己的儿子,###院也被视如敝屣,结果引发了各行省军队之间的内战。军官独裁更是中止了###院的权力,所以从235年至284年的50年间,罗马帝国至少出现了26位“丘八皇帝”,地方官吏为了笼络军队换取支持,只能向居民征收苛捐杂税。战争和饥荒之后,瘟疫蔓延,人口锐减。帝国西部的日耳曼人和东部的波斯人冲破了原有的防线,肆意抢掠。

十三、西方:没有挂在嘴上的民生传统(4)

到了公元284年,士兵出身的皇帝戴克里先改组帝国的文武官僚管理体系,从军队抽调出文官,使之各自独立,恢复了统治。――这是后期罗马帝国。他还将帝国分为东西两部分,派自己的亲信马克西姆掌管西部,然后再挑选两名副手“恺撒”作为东部或西部的最高统治者。不过,戴克里先将帝国的管理中心转移到了东方,沿用东方宫廷的礼仪,不再伪装而直接以专制君主的面目出现。戴克里先创立了新税制,颁布法令使之运转,不过多半是帝国的穷人背负了官僚机构、军队以及宫廷的开销。

戴克里先与马克西姆在305年退位时,继任的两位“恺撒”登上了王位。不久两位“恺撒”就挑起了内战,直到君士坦丁取得胜利,掌管了帝国西部。330年,君士坦丁将中央政府迁往欧亚交界处的君士坦丁堡,罗马文明持续东移。君士坦丁将王位世袭化,将帝国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分给三个儿子,结果君士坦丁死后,三个儿子打得不可开交,战乱与继位之争贯穿了4世纪。最后让狄奥多西再次统一了帝国,但衰败的趋势已经无法扭转。到了476年,日耳曼人很轻易就拿下了整个西罗马帝国;而东罗马皇帝在君士坦丁堡声称自己仍享有西罗马帝国的统治权。

527年,收复罗马帝国的西部领土成了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上任伊始的“复兴罗马”计划,因为他觉得自己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他手下的名将贝利撒留指挥东罗马军队西进,直到查士丁尼去世前的563年,精疲力竭的东罗马军队终于攻下了整个西罗马帝国所辖的意大利、西北非、西班牙沿岸地区,所付出的代价已经让东罗马帝国自身岌岌可危,而邻近的波斯人已经重新崛起,虎视眈眈。只不过610年的再次改组使东罗马帝国避免了覆亡,但罗马的统一只能到此宣告终结。

中世纪时代的阶层分化

中世纪欧洲的封土建国制度与周代的封土建侯制度极其类似。唯一不同的是,周代的封建制度足足早了中世纪2000年左右,基督教教会竟然成了与封建王权平行的力量,而且教权凌驾于王权,让世俗政权极其恼怒却又无可奈何;而周代虽然也信奉君权神授,但至少没有基督教这样的太上皇指手画脚,只是把一套礼仪制度演练得煞有介事,好像久而久之就可以以假乱真似的。

历史学家将1050…1300年定为中世纪盛期,认为此前一直落后于拜占庭帝国和###世界的西方基督教文明到了1300年突然超过了它的对手,甚至可以和当时的中国媲美。原因是西欧此时有了第一次“农业革命”,粮食有了富余,人口迅猛激增,城镇陡然膨胀,为以后的“城市革命”做好了铺垫。――因为罗马帝国的衰落已经使欧洲的经济重心退回到了农村。

经济重心退回乡村之时,欧洲的文明重心已经从地中海转向了欧洲北部地区。直到1050年左右,西欧最富裕的乡村庄园里,农民仍然没有锄头之类的农具,几乎是徒手从大自然中抢夺粮食瓜果菜蔬;而中国的铁制农具问世于春秋时代,铁锄、铁斧等开始运用于农业,战国时代推广到了岭南以北地区,又比中世纪的欧洲早了1800年左右,只不过秦锄汉犁持续了两千多年也没有什么改进。

欧洲的第一次“农业革命”中,重犁是最重要的一大突破。罗马帝国时代只有一种轻便而应用还不普及的“浅犁”,只适合于地中海地区的薄地;而从英国南部到乌拉尔山脉的欧洲北部地区是肥沃厚实的冲积平原,只有重犁才能翻耕深地。没有重犁的发明,北欧的开垦和耕作也就无从谈起。有了重犁之后,就有了庄稼精耕轮作的“三圃制”,而不再需要抛荒土地了。――土地的使用效率随之提高了不少,粮食产量也随之增加。此外,中世纪磨坊的使用也节省了不少人力,除了碾磨谷物,还可以用来榨油、拉锯、加工布匹、酿造啤酒、锻打铁器甚至捣浆造纸――纸产于中国,流传于###世界,此时的磨坊又将其提高了一大步。

不过,即使到了中世纪盛期,乡村社会还是围绕着领主坐享其成、农奴卖力干活的庄园制度循环往复。庄园制度是封建分权制度之下的一种经济制度,农奴耕种的是领主分给的土地,向领主无偿提供劳役、定期缴纳赋税或租金之后,多少还有自己的一点收益,住的是自建的茅棚,甚至还有自己的小院,比奴隶的处境要好得多。――中世纪农奴的命运比罗马时代的奴隶要好一些,甚至可以以财产赎得自己的人身自由。领主则坐享租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