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桃原东四十里的地方,有一个不出名的小镇,名曰苏台镇。这里土壤贫瘠,四面环山,故人烟稀少。虽叫苏台镇,却仅有二十几户人家,且多以上山打猎为生。因为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多数的村民一身都没走出过大山,少数翻山越岭去过外面世界的人归来的时候总是会引起全镇的轰动。村民们聚在老迈的樟树下真的听着“英雄”讲大山外面的世界,就像好学生听老师授课一样认真专注。
镇里头有个有名的木匠,善制弓,有时也会做些家具,他叫奚添三,人送外号奚老三。每当人们需要买弓或是想让他帮忙做些家具时,总会情不自禁地说:“到奚老三那儿去。”和奚添三一样有名的是他的儿子——奚宁安(字·伯策),这名字的是他的妻子取的,取安宁平安之意。他读过六年书,以古灵精怪着称。
高高的个子,高挺的鼻梁,头发任意的垂下来,有的挂在肩上,风一吹,就随风而舞。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富裕,夏天他或许只能更替的穿着两件布衫,破了就补,补了再穿。母亲的手很巧,以至于外人基本上看不出她缝缝补补的痕迹。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奚宁安也不喜欢每年都是一样的穿那几件旧衣服。有时看着富家公子在学堂里对衣着的显摆,奚宁安真想上去揍他一顿,然后把衣服穿到自己身上。有时上山狩猎,猎得些野兔便把毛皮扒下来制成绒衣,使得冬天能过得舒坦些。奚宁安常常在深夜里一个人爬上屋檐,望着皎洁的明月,手支撑着脑袋,思索着:“什么时候我才能像那些富家公子一样?穿着华丽的衣服,舒舒服服的躺在家里衣食无忧啊!”
人虽穷,志不短。略显穷酸的家境并没有锁住奚宁安追寻优越生活的心。因为他是木匠之子,尤其是善志弓的木匠之子。每于闲时,他都会带上弓和箭,上山打猎去,把打到的猎物拿去卖了钱,把钱攒起来,希望若干年后能靠这些钱干番大事业,好让自己扬眉吐气。
同时,奚宁安还时常去镇里那株老樟树下闲逛,那里是整个苏台镇的公告栏,不仅有一块木板用于张贴各种资讯,还有许许多多来听或听说过山外世界的人聚在一起,谈论着山外的新鲜事儿。
“唉,大家伙儿听说了么?东袭镇前天着大火了,不少古楼都烧没了。”
“我还听说昨儿空胡镇新开了一家大酒馆。”
“大前天充北镇有人猎到了一只大野猪,据说是有上百斤呢!”
……
奚宁安的性子到蛮不错的,与奚添三的那股子牛脾气格格不入,他为人善良,活泼开朗,总喜欢和伙伴们一起说说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