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耐心
◎ 原则
◎ 情感
◎ 投资期
◎ 市场时机
◎ 基准
这7步与BA*融会贯通,让你为大钱而投资。学会这些并不困难,从本书所提供的案例中你可以看到它们是如何起作用的。实际上,你将使用的是案例法,这是哈佛商学院以及其他顶级商学院和法学院的核心学习工具(你自己的经历会比学校里学到的任何东西都更有效),它比其他的方法都更好。造就优秀投资者的是经历,而这些经历可以帮助你富有。
1998年亚洲经济危机爆发,2000年3月牛市迎来高峰,这些你提前预测到了吗?大多数时候,人们无法预测哪两支队伍会进入决赛,无法预测天气,甚至无法预测自己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大家都希望自己可以预测一些事情,但现实告诉我们,准确的预测几乎不存在。
不过,慢慢了解一个公司的CEO以后,我就能开始熟悉他她对新情况的反应模式。对于普通股投资者来说,见到上市公司CEO的可能性不太大,但是你可以通过阅读他们以往的业绩、公司的公开声明,以及关于他们的文章来了解他们。简言之,掌握本书讲述的技巧后,你会知道什么是你真正需要了解的信息。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人人皆可成富豪(3)
今天,互联网和其他资源让我们能够全面了解某个CEO。你现在坐在桌子前就可以查到我和其他专业人士以前需要奔波走访才能获得的资料。
在某些情况下,你可以预测你家人或密友的行为。因此,即使你无法准确预测,你也可以筛选出CEO的哪些举动是正确的。
识别优秀的CEO,理解最佳经营模式,可以让你变得富有。我反复描述这一辨认投资要素的体系,它是多数一流投资者通过亲身经历总结出来的,是赚大钱的最佳途径。多年来,我对多数人运用于选择绩优公司与绩优股的四大要素进行了提炼与改进,BA*,即四要素,传授的就是如何辨认以及预测哪些股票会为股民创造巨大价值的方法。
我永远不会忘记十多年前在芝加哥的一次经历。那是一个暖洋洋的春日,我给我经营的共同基金的股东作完报告后,有一个人走到我跟前。这个人购买共同基金,同时也想靠买些个人股票致富。他明白地告诉我,对他来说,我的报告最精彩的部分不是共同基金本身,而是我如何挑选股票。多年来跟投资者谈话的经历不断印证这一事实:想变富的人都渴望听到专业投资者饭桌上相互讲述的股票故事。
这些投资者感到,与规则、书本或文章相比,倾听成功投资者的经历能让他们学到更多东西。我马上意识到了这一点的重要性,不仅仅因为我从自己的经历,以及其他成功投资者的经历中学到很多,也受益于我从商学院毕业前的一次求职经历。
通过多年跟股民交流的经历,我对他们的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并想让他们相信完全可以通过拥有并专注于几只股票而致富,甚至只需一只股票就可变富。当然,我也谈了我是如何拿他们购买我的共同基金的钱来投资的,这也正是我的工作。他们会问些关于我选择股票的问题,喜欢听我讲述我的经历。我告诉他们,善于挑选股票的人也喜欢这些故事,并且喜欢与他人分享。这些故事不但有趣,而且可以让基金经理和散户学以致用,这也是我在本书中提及这些故事的原因。正如我所说的,我要给投资者一个“罗盘”,让他们凭着所学和些许本钱,简单而又满怀信心地开始经济独立之旅。
显然,只学不用无法让你投资成功,我们都知道这一点。但是投资者常常受到情感因素和错误学习方法的影响。
我的好朋友本·布卢姆斯通是个经验丰富的投资者。在星巴克公司广泛流行并上市之前,他曾在西雅图的一家店里排过队。他们的运作方式实在太棒了,朋友和其他顾客都非常喜欢,然而本当时无法评价这家公司到底在哪些方面区别于其他竞争者,也抓不住关键(我称之为BA*的因素),所以他没买星巴克的股票。他现在很遗憾在星巴克首发上市的时候没有购买。要我说,如果他当时懂得BA*,就绝不会犹豫……他会购买、持有,然后发大财。还有一个好朋友,维克·利内尔,他在每次股市震荡或者其他股票的股价看上去会下跌的时候,都会抛出微软的股票,结果白白看着微软的股票略微下跌之后又一路上涨,富了别人。
我的这两个朋友都是国内顶级投资机构的经纪人,为专业投资人士提供出色的调研服务。然而他们过度忙于自己的职业,并且研究方法与研究人员所使用的没有差别。分析师善于做研究,但其思路有别于基金经理,并且很少能成为出色的选股专家。因为出色的分析师懂得BA*的重要性,却不遵循7步法则的逻辑。
为什么我可以如此论断?因为我就是从分析师成长为选股专家的。此刻我不必向你详述我的职业生涯,在本书中,我将展示BA*与7步法则如何让我成功,如何让我帮助许多人赚大钱。
本书的内容是股票挑选,而不是证券分析,这些都是我的经验之谈。
2005年8月,Google上市周年纪念之际,其股票价格约为首发上市时价格的4倍,看空和看多的人都无法理解这一价格。每当网络搜索引擎的开发商要首发上市(IPO)之时,他们都会被媒体铺天盖地地炒作,因为他们的产品太受欢迎了。关于其股价高低的争论丝毫不亚于国家大事或重大体育赛事冠军归属引发的争论,多数争论都采取基础解决方案,使用某些证券分析方式,我看不到任何争论能够触及BA*所关注的因素,即把Google看做炙手可热的产品和股票,还是看做值得拥有和追随的优秀公司?
当Google开始面对所有潜在大公司都要面临的竞争之时(Google的竞争来自雅虎和微软),能够跟踪考察其发展轨迹并判定其能否成为优秀大公司的指标就再次非BA*莫属了。
我是怎么做到的?
跟大多数投资者一样,我也是从经历中学习,并且努力理解大投资家是如何识别经营模式和选择优胜公司的。
1971年,有一次我在华尔街吃午饭时,第一次听到了股票故事。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领会了其理念并反复运用,为我的整个职业生涯定下了基调。我想,它应该能够帮助其他很多投资者。
那是我在哈佛商学院临近毕业的时候,华尔街某家大投资公司的一批证券分析师对我的面试持续了一个上午。之后就是跟他们的老板,也就是研究室主任,一起吃午饭。面试进展非常顺利,我能感觉到自己跟那些分析师之间的和谐气氛,而午饭过程中毫不间断的谈话似乎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
那些分析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戴夫。他跟我见过的其他研究室主任不同,不太像管理者,而更像良师益友。“我想培养选股师。”他说,接着补充道:“我的部门需要一些真正的选股师,这是这个行业的核心所在。”他和我都知道,许多证券分析师能够研究得很深入并能提出令人叹服的报告,但是他们可能不知道如何在正确的时机选择正确的股票,进而让客户大赚一笔。
午饭吃了很长时间,吃完后,戴夫拿起账单,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大堆纸币,看上去足够噎死一头水牛。我睁圆眼睛,格外吃惊,忍不住问他是否总是随身携带大量现金。
“噢,我想是吧,”他随口回答说,“我有个抽屉,里面全是钱,我觉得需要的时候就拿一沓出来。说实话,我根本不想钱的事。我白手起家,靠投资发了财,已经不需要工作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