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元祯喜道:“这倒是好主意。咱拿的少,到时候就算有问题担得也少。就算以后朝廷可能会有禁令,我们也不必太怕。而且有了这个我们自家的生意也方便。放弃的北方生意也能靠钱庄补足。”
两人说了一会,甚至投契,说起来就算要入那门生意,只怕也是来年很晚的事情,楚元祯已经习惯妻子给他出很多主意让他选择,每次讨论他都会做一个小录,如今也订成一本集子。
临睡前顾凝问楚元祯,“以你对老太太的了解,她到底想做什么?是不是想分家?我看五婶就这样想的。”
楚元祯揽着她轻笑:“老太太不会分家的,她的想法我们不必去猜,只过自己的日子就好。在一起过在一起的日子。分开了,那当然更好。”
63 亲上加亲
冬至月冷起来顾凝便一直窝在家里,除了去东院走走大部分时间便呆在房内做针线。
董璧君临返京前邀请他们夫妇去吃酒喝茶,顾凝因为身体缘故加上不想凑热闹,便让茗雨随楚元祯去送了礼物,一些惠州土仪。董璧君留楚元祯吃饭,他推说铺子有事还要回家照顾妻子,只喝了两盏茶,说了几句香楼的事情便告辞。董璧君再三询问顾凝如何,茗雨便很客气地替顾凝邀请她家去说话,让楚元祯脱身告辞了。
顾老爹看了一次女儿,捎了几坛他用上好的状元红竹叶青等酒调出来的新酒送老太太和大爷尝,老太太很欢喜留他吃了饭,又送了些礼物给他,还亲切地说了一会话,聊了顾冲的事情,询问可有合意的人家之类。老爹说已经请了媒婆给留意。
这个秋末冬初因为茗雨几个照料细心,加上楚元祯贴心,顾凝自己心情舒畅身体一直康健如常,而进了冬至月以后,她甚至还略见丰满,原本尖尖的下颌稍见丰润,惹得楚元祯独处的时候总喜欢去摸两把,然后自夸一番劳苦功高,将一个瘦弱的女人终于养得丰腴起来。
他每日离家的时间越发晚,回家的时间却越早,期间叮嘱顾凝千万别出去乱走,免得路上下了霜雪地滑。等他一回家便带顾凝出去散步,小心翼翼地像是捧着个怕磕的珍贵瓷器一样。
冬至大如年,家里厨房准备了饺子、面条、米线,各房都吃了,晌午准备了祭品,一起去家祠祭拜了先祖。回头在老太太屋里歇了说话,没一会她就将大爷等几个兄弟赶走,单留了媳妇们说话,四夫人给老夫人算了算帐,又跟妯娌们聊了聊年底的计划和开销准备,让她们都提提意见。
末了问大家伙儿还有什么意见,都说没,二夫人的媳妇鲁氏犹犹豫豫地看了一眼婆婆又看四夫人,最后看着老太甜,支支吾吾地道:“那……那个,月例钱,能,能不能……”
“元亨家的,你说什么呢?没事儿回家看看孩子去。别天天在外面晃荡。”二夫人立刻不乐意了,眼睛一瞪,甚是凶悍。
不等别人说话,孙氏冷笑道:“哟,老二家的,别不让媳妇儿说话呀?”
二夫人撇撇嘴,半扭着身子不说话了。
四夫人笑道:“元亨家的有话就说,别拘束。”
鲁氏偷眼看自己婆婆,又看孙氏和宋氏,最后还看了看老太太以及这边的顾凝李秀姐,才犹犹豫豫地说了她的意思。月例钱每次都是各家单独领,可二夫人常氏总是把她那房的都领了去,然后回家再分,这样到了手里就比本来的要少一半,怎么盘算都不够花。
二夫人一听立刻不乐意了,眼睛一斜瞪着自己儿媳妇,“元亨家的,你想干嘛?”
鲁氏立刻不敢吱声儿了,偷眼去看四夫人。
孙氏冷笑,“哟,这大过节的,还真热闹。你们就别拿这鸡毛蒜皮的事情烦老太太了。 什么事儿自己说去。不就那么几两银子的事儿?”
四夫人看老太太,却见她正跟顾凝低头说话,拿她手里的玉疙瘩擦蹭顾凝的手背,便给鲁氏几个使眼色,让她赶紧住嘴。
房内一瞬间沉静下来,老太太的声音便清清楚楚地传入各人耳朵里,她笑道:“阿凝,说了早晚你不用过来,就别按点儿来,隔两天或者晌午的时候来走走就好。注意自个儿的身体,想吃什么就让小池给你做,别为什么鸡毛蒜皮的事情烦心。”
顾凝点点头,柔声道:“老太太,我好着呢。”
老太太笑了笑,“还是你让我省心。”
下面众人面色各异。
晌饭媳妇姑娘们都在老太太这里一起吃,饭后楚元祯来接顾凝。
楚元祯揽着她去看了看文氏。跟张姨娘住了个把月,文氏最近过得顺心如意,面色好了许多。张姨娘如今对她再也没有脸色,甚至可以说小心翼翼,顾凝越发佩服这个婆婆。
楚元祯从张姨娘手里接过茶盏,对文氏道:“娘,依我看您还是搬去我们那里,住在东间就好。”
文氏看了顾凝一眼,笑道:“不用,我在老太太这里住些日子,回头搬回原来地儿就好。”然后又拿出自己做的针线活给顾凝看,都是准备给婴儿的小衣服。
说了一会话,楚元祯怕顾凝受累,便跟文氏告辞,说明儿再来看她。
楚元祯从小池手里接过顾凝那件柔蓝色镶兔毛的斗篷给她披上,又将手炉塞到她的棉套筒里,然后揽着她的腰往外走。
刚下过雪,风平云静,路上的雪都堆在小河边,莹白如玉,折射着水光日光,甚是璀璨。
小池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从后面看着前面亲密相拥的两人,藏青色衬着柔蓝色,在雪光梅影里,美如诗画。
日头偏西的时候两人正在书房画九九消寒图的时候顾冲跟王允修来探望他们,茗雨端水给他们洗了手,又重新上了香茗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