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卑不亢,前面一番说道还颇有寓意,这老人应该来历不凡,只是不知为何化成了乞丐。
老乞丐收回葫芦,摇了摇头,刚想走,苏晋立马喊道:“且慢,这位老人家的茶钱我替他付了!”
苏晋走过来,拉住小二的手,拍下了几锭银钱,随后笑着对老乞丐说道:“老人家,你却在这里喝茶便是,不必担心茶钱。”
老乞丐看了看苏晋,又偏过头,连感谢之类的话也没有说,自顾自的走进了茶楼,在旁人看来这简直倨傲至极。
“这老乞丐!好心人可怜他,帮他付茶钱,他竟然是这种态度!”
“是啊,这种人活该行乞!”
看好戏的众人突然又纷纷谴责起来。
苏晋看了老乞丐的态度,也有些惊讶,觉得可能是自己看错了人,轻轻的摇了摇头离开了,只当是做了回好人。
他刚刚离去,坐在京古茶楼内的老乞丐,眼中闪过一丝微不可查的金光,随后又消失不见……
苏晋离开了茶楼,走了几条小巷口,等到了徐府,本想去拜访一下徐尚书,没想到吃了个闭门羹,仆役也没有任何话转交给他。
看来徐尚书对自己还真是失望啊,连见都不想见了。
苏晋无奈之下回到了客栈,打点好了包袱行李,也没有再做留恋,直接就出了京师,打道返回松江。
“大明科举制,以读书人为上,其他各行各业,皆为下等,入仕为官才是正途,不过,我虽然承载了全部的记忆,这八股试题……”
苏晋出了正阳门,虽然打算好了下次会试再来,但是一想到那些酸腐之极的八股试题,心中着实没底。
因为手头还算富足,苏晋便租了一辆马车,沿着官道一路向南京方向驶去。
沿途风景甚美,青山绿水环绕林间,随处可见许多庄家田地,那一档档的小麦绿油油的,生长旺盛,风抚弄着庄稼,时而把它吹弯,时而把它扬起,仿佛大地在进行有节奏的呼吸,这大自然似乎透着一股灵气儿劲。
“果然,没有污染的古代,什么都是清新的。”望了望湛蓝的天空苏晋不禁低声道。
马车一路南行,直走到一座小镇,此时黄昏傍晚,天色已经昏暗,马匹困顿。苏晋便找了一间客栈歇脚,打算明日再走。
客栈不大,名为柳元斋,有些俗气,掌柜和伙计兼职一人,是个独眼的驼背老人,长相虽丑,手艺却不错,收拾了一桌菜,色香味俱全,苏晋一时兴起,要了一壶清酒,喝了几杯,此时老板正好在煮一锅小米,滚滚香味扑鼻,苏晋闻见,不禁要了一碗。
也许是行车劳顿的缘故,小米尚未煮好,趴在木桌上,苏晋却已不知不觉的睡着了。
………【第二章:点化】………
恍惚间,苏晋已经又站在了北京城下,这一年又是会试,他参国进士考试,一举得中,状元之才担任专管代皇帝撰似制诏诰令的知制语。
过了三年,他出任了同州知府,后来又改任陕州知府。苏晋的本性善良,治理有方。当地百姓都赞美他的功德。于是,没过多长时间,他被朝廷征召入京,任顺天府尹,也就是管理京城的地方行政官。
不久,爆发了边境战争,皇帝便派苏晋去镇守边防。苏晋到任后,治军严厉,操练有方,开拓疆土九百里,马上又迁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功大位高,满朝文武官员深为折服。
苏晋的功成名就,招致了官僚们的妒忌。于是,各种各样的谣言都向他飞来,指责他沽名钓誉,结党营私,交结边将,图谋不轨。很快,皇帝下诏将他逮捕入狱。与他一同实被诬的人都被处死了,只有他因为有皇帝宠幸的太监作保,才被减免死罪,流放到偏远蛮荒的地方。
颠倒流离,有家不能回,过了几年,皇帝想起了他,又将他找了回来,当上了兵部侍郎,一时间风光仿佛再现,可是好景不长,皇帝病死,太子继位,宠信阉党,朝政混乱,苏晋因一时气愤而上书,遭到阉党嫉恨,栽赃陷害,判处了诛九族之罪。
头发斑白,跪在铡刀之上,四周尽是儿女怨恨的眼神,邢台下,以前的旧相识冷眼观看,陷害自己的无耻鼠辈一脸得意。
苏晋内心疾苦,眼中满泪,感叹人间大喜大悲,变化无常。
突然铡刀落下,苏晋登时眼前一黑……
苏晋迷迷糊糊的睁开眼,酒菜尚有余温,还在胸前,他晃了晃头,又闻见了小米的香气。
“难道说刚才只是一场梦吗?怎么会如此的真实,我的那些亲人…”苏晋起身,眼睛竟已湿润,他看着自己的双手,一阵疑惑。
此时,那独眼的驼背老人端着一碗刚刚煮好的小米粥,走到了苏晋的面前。
“年轻人,你梦到了什么?”老人笑着说道。
“梦到一场繁华,大喜大悲。”苏晋不知为何,心中不吐不快。
“你可曾感悟到什么?”老人说道。
“感悟到人生无常,但是这难道真的是场梦?”苏晋疑惑道。
老人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