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长孙无忌,李治……我回来了。
“太子殿下,前头就是灞桥了,您打算从哪座城门进长安?”驾车的李世绩大声问道。
李承乾看着长安城没有立即决定,只道:“等探子回来再说。”
李世绩听了继续赶车。
李承乾原本是想灭了高句丽,就率领大军从长安城正南方的明德门进城,沿途让百姓都看看他这个大唐皇太子的风光。
现在明德门显然是走不了。
他们从长安城东方而来,过了灞桥最近的通化门或者是南边的延兴门。延兴门那里离升道坊很近,原本李承乾从那里进城,可以直接从那里召来一批生力军,可现在长孙涣正攻打升道坊,必然在延兴门驻有重兵。
不一时,有探子回报了城中的情况,果然与李承乾猜测的一样。
李世绩停下车驾等李承乾下令,他心里也在猜测李承乾在哪座城门下有埋伏。
李承乾看他一眼道:“直接从玄德门进东宫。大军屯驻玄德门后的瓮城里。”
李世绩听了,毫不犹豫地转身坐正,大喝一声:“起驾。”然后猛地一抖缰绳,四匹雪白的战马,奋起碗口大的蹄子,直朝长安城奔去。
……
长安城,尚书省。
长孙无忌安坐正堂,手里举着一本李承乾注的《四书》,把他的脸全部挡住,看似正读的津津有味。
一个年轻的书吏快步走进来,在离长孙无忌一丈远的地方停下来,躬身行礼道:“启禀仆射,虢国公率领三万大军从玄武门出城。”
长孙无忌听了,依然用书挡着脸,声音淡然地道:“知道了。”
书吏闻言默默退下。
长孙无忌翻一页书,暗道:这书注的确有独到之处,可惜以后我没有看。
李世民会派兵出城,长孙无忌早有预料。
李世民为了他的身后名绝不会让李承乾继位。
不一时年轻的书吏再次走进来。
“启禀仆射,军政学院的学生全副武装,朝升道坊去了。”
长孙无忌听了皱起眉头,猜想军政学院,这个时候出击是为什么?
李承乾到长安城下了?
要走通化门进城?
还是……
……
一连串的问号从他脑子里冒出来。
想到这些,长孙无忌的呼吸都快了数拍,过了一会儿,才不耐烦地道:“去禀知晋王殿下。”
书吏看了看依然用书挡住脸的长孙无忌,默默退出去。
……
晋王府,李治一身银色铠甲,肃容端坐正殿,大殿两边坐着数十员年轻战将高谈阔论。
他们皆是长安城中反对李承乾的勋亲贵戚府上的子弟,平日意气风发惯了,到了此时也全不担心。
这些人有的支持长孙无忌的,有的支持李治的,此时都以支持李治的名义来晋王府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