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等昏君…怕是早已经失了民心吧。
听刘渊这么说,郑鸿也叹息一声随后说道:
“其实,这昏君在最初时还是一个明君的。”
刘渊怔了怔,似乎没想到郑鸿会这么说,不由得抬起了头。
郑鸿笑着道:
“放心,我并不是在给他说好话,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这也边王殿下说过的。
“他说啊,这昏君刚登基时的确励精图治,试图让我大齐朝繁荣昌盛,原本若一直这样下去的话,他就算不能成为千古名君,至少也能在史书上留下明君的称号。
“但直到那一年,有人给他奉上了一本‘仙书’。”
“仙书?”
“对,昏君将其奉为仙书,说里面记载着成仙成神的永生之法,然后…他就开始了求仙问道,一直到现在。”
仙书来源已经不可考察,当初奉上仙书的那名道士,也在几年前因触怒了齐安帝被齐安帝斩首,可以见得那道士是没有任何‘仙术’的。
但齐安帝却偏偏将这仙书当做至宝,沉溺于仙道一途,除了偶尔上朝平衡朝堂势力之外,其余时间都是居于深宫不出,说是要修行成仙。
原本一些老臣能臣还会劝他,可时间久了,先皇那一辈的老臣相继离世,死的死,走的走,新被提拔上来的臣子,大多都是以柳如卿为首的溜须拍马之徒。
朝堂上还能够跟柳如卿抗衡的,也就是表面赞同齐安帝修仙,实则跟边王谋划要推到齐安帝的顾继修,也就是当今左相。
有学识有抱负之人都入了顾党,可就算如此,顾党在朝堂上也是经常被柳党压下一头。
并且说实话,若不是齐安帝要留着顾党制衡柳党,顾继修恐怕也根本活不到现在。
皇帝要成仙,朝堂上柳党臣子也都有样学样,包括柳如卿在内,一些上了品级的朝廷要员,家中都要备个专门用来修道的地方。
且京城道观众多,许多小道观借着朝廷的大势成了大道观,一时间京城人人崇道,不知情的还以为齐国是以道士发家的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渊听到这些眉头皱的更紧了些,他问道:
“那齐安帝,就如此信任仙书?”
“信,他当然信,你恐怕并不知道,五年前京城大旱,整个三个月没有下雨,京城的那些道士和尚又是祈雨又是拜神,结果愣是一滴雨没下来,你知道后来是怎么弄才下的雨吗?”
郑鸿在这里卖了个关子。
刘渊也很配合的问道:“怎么弄的?”
郑鸿表情严肃了几分,似乎是在回忆一样的说道:
“正当道士和尚们一筹莫展之际,那昏君手持仙书,从座位上站起,以仙书为引,就那么大手一挥……
“登时间,天空乌云密布,雷声轰鸣,不过几个眨眼,大雨倾盆而下,并且不偏不倚的就填补了京城的水位空缺,然后就消散无踪。”
“这……”
刘渊瞳孔收缩,有些难以置信。
他以为那仙书是假的,以为圣上是被仙书所蒙骗,可听郑鸿所言,这仙书……莫不是真货?!
郑鸿叹气道:“难以置信对吧?边王殿下当初对我说时,我也觉得难以置信,后来我问殿下,是不是那昏君用了什么异宝,或者是神兵,那仙书是不是就是神兵的一种……但都被边王殿下否决了。
“平湖司内有边王殿下的人,且当初求雨之时殿下也在,他能分辨的出来什么是神兵,什么是异宝,也能分辨的出来昏君究竟是不是用了其他的手段。
“所以当那昏君布雨成功之时,殿下就看出来了,那昏君没有用异宝,没有用神兵,与怪异灾厄也全无关联,那似乎就是昏君自己的力量。”
“以一己之力……行云布雨?这…这可是神仙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