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的,我感觉到我的眼睛迷离了,脸上似乎有温热的感觉,正顺着脸颊慢慢往下移动。——我哭了吗?
“嘭”的一声,琴弦和筷子同时断了。所有人都像从梦中被惊醒一样,长长的舒了口气。我也像被惊醒了一样,一面收拾心情,一面迅速的用袖子抹了一下潮湿的脸庞。
“对不起,我失手了。”
院长看着我,我清楚的看到他意味深长的叹了口气。
“第六题,是道逻辑题,请你回答。去年,我们大卫国的西北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地动,在大地动中,很多人死了。朝廷派人将伤亡名单送至各省各县。东门镇的王大爷的孙子也在地动发生的西北地区,但他似乎一点都不担心孙子是否平安,这是为什么?”
“嗯,朝廷派来东门镇送伤亡名单的,就是王大爷的孙子。
“第七题,是算学题,请你回答。有24斤油,你手里只有5斤、11斤、13斤的器皿,没有秤。请问你怎么样才能把24斤油平均分成三份?”
我略微算了一下,说:“先在13斤的器皿里倒满,然后再将13斤器皿里的油倒进5斤的器皿。这样13斤的器皿里剩下8斤,再将这8斤油倒进11斤的器皿。随后,将5斤器皿里的油倒回13斤的器皿,再将13斤的器皿倒满,重复一次。”
“第八题,是道常识题,请你回答。我手上有个苹果,你放在自己的什么部位,可以让别人都能看到这个苹果,但你却看不到?”
这个未免太简单了吧?我微微一笑:“头顶。”
我听到几声窃窃私语,然后老师们迅速的在纸上写着什么。
“第九题,是道推理题,请你回答。在我们大卫国平定北越和南楚的时候,有一次,北越夜袭我大卫国军营,但所有士兵却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是为什么?”
我想了想:“搭弓瞄准敌人吧?”
“第十题,也是最后一题,这是一道论述题,请你回答。请你阐述一下,在东门书院的学习心得。”院长顿了顿,“不过考虑到你并非书院学生,所以……”
“院长,”我笑了笑,“刚才您不是说,有教无类么。既然要做到公平,那么就不能让我例外。”
“这……好吧。”
“学习,其实很简单,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不必拘泥于形势。诸位学子坐在学堂里,听着老师们讲课,这是学习,我窝在我的小屋子里,天天拨弄着我的木板木棍,这也是学习。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学习。而任何人,只要他知道我不知道的,他就是我的老师。老师,不一定是人,也可以是物,只要我们能从中学到知识,都可以当我们的老师。
我在东门书院整整十年,院长教导了我不少做人的道理,院长就是我的老师;我在捣鼓我的木棍木板的时候,从中掌握到不少方法技巧,木棍木板就是我的老师;梅劲对兵器和锻造方面非常有研究,他在这方面教会了我不少,梅劲就是我的老师。只要是传授知识,解答疑惑的,都可以称为老师。
院长奉行,有教无类,我们也应该奉行,不耻下问。无论出身贵贱高低,只要是掌握了我们不层掌握的知识,那么这个人就是我们的老师。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哦,比如说院长,平时他教导我,他就是我的老师。但如果院长想学怎么捣鼓木棍木板,怎么做发音盒,那我就是院长的老师。
而知识,是靠积累的。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一点一滴的积累,到后来越积越多,就能成为了不起的学者。我相信,再渊博的知识也不可能是一朝一夕造就的。
而我们,应该秉承院长的宗旨,将我们所学到的灵活运用,不读死书,不按部就班,那么,即使我们踏出东门书院的大门,我们也可以成为大卫国的栋梁!”
我说完后,惊讶的发觉,全场鸦雀无声。所有人,包括打分的老师,全都睁大眼睛看着我。院长微笑着,捋着他的胡子。
大约过了有一分钟左右,震天一般的掌声响彻房间,几乎都快把屋顶都震塌了下来。令我感到意外的是,连打分的老师都用力的鼓起掌来。院长看着我,不住的点着头。我被震天的掌声弄的有点晕乎,幸亏有人过来,将我带出了赛场。
………【第十九章 相聚在小屋】………
我走出了赛场,被带进了另外一间房间。'理_想_文_学会员整理提供03wx'我看到所有参加复赛的学子都坐在这间房间里,而房间正对着赛场,赛场的状况在这里看的清清楚楚。
“大哥!”梅劲跑了过来,“你实在太厉害了!”
我看到其他学子都在看着我们,于是一皱眉:“干什么呢,大呼小叫的。”
我拉着他,走到角落里坐了下来。在我经过那些参加比赛的学子身边时,我听到了低微的冷哼声。
“大哥,你可真是我偶像啊!”梅劲眉飞色舞的说道,“你实在是太厉害了!别的不说,就刚才那首曲子,我听了可都快哭了!平时我还以为你只会弄些铁条铁皮,没想到还会这个。”
“别提了,”我苦着脸,“你没见我都搞砸了么。”
“搞砸?那简直是厉害到极点了。你知道吗,我从来都没听过那么动听的音乐。”
“不就是首情歌么,至于那么激动么。”
“情歌?”
“呵呵,你不懂的啦。我不懂弹琴,只好用筷子对付对付,已经是很勉强了。”
正当我和梅劲说着,我突然间发觉有人站在我们面前。我忙抬头一看,居然是华怜卿。尽管她的脸上依然没有任何表情,但我发觉她的眼神似乎有点跟平时不一样。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