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西汉公元前202年 > 第98章 汉匈战事起(第1页)

第98章 汉匈战事起(第1页)

元光五年,青为车骑将军,击匈奴,出上谷;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出云中;大中大夫公孙敖为骑将军,出代郡;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出雁门:军各万骑。青至茏城,斩首虏数百。

——《史记·卫将军骠骑将军列传》

汉武帝即位以来,凭借着汉初数代统治者的积累,汉朝的国力已经相当雄厚。正因如此,当汉武帝刘彻自建元六年(前135年)亲政以后,才会一改汉初的战略防御策略,开始积极进取,力图实现“王者无外”的大一统目标。

汉武帝即位之初,虽然由于“建元新政”的失败,导致此后数年间始终无所作为,但汉武帝并未就此丧失斗志,更没有就此放弃改革。建元年间,汉武帝经常微服民间,为的就是亲自感受民间疾苦,发现朝廷弊政,然后返回宫廷,针对发现的问题,与那些招揽到身边的贤良文学商议对策,制定措施。

可以说,整个建元年间,汉武帝看似什么都没有做,整日带着人游山玩水,但那不过是表面假象罢了,他实际上早已经为自己的亲政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正因如此,当窦太后于建元六年(前135年)去世,汉武帝亲政以后,立即便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在东南方向,汉初基本采用“越人治越”的羁縻政策,分封越人首领为王,使其治理其地,即使这些越人首领并不遵照礼仪按时朝贡朝见,甚至时常与朝廷分封的诸侯国爆发冲突,朝廷也从无惩戒。汉武帝即位之后,却摒弃了汉初以来的羁縻政策,转而采取武力征服的策略,历经两次出兵,实现了东瓯的内附,闽越和南越也相继臣服,使得西汉东南边疆日趋稳定。

在西南方向,随着唐蒙和司马相如开通西南夷道,西南夷各部的相继归附,汉朝的统治终于走出了四川盆地,迈向了云贵高原地区。虽然西南夷道的开通极为困难,不仅需要从千里之外转运粮饷,而且参与修筑的兵民多因疲惫饥饿和炎热潮湿的气候而丧命,数年内都没能见到成效,但为了确保汉朝南方边境的安宁,使得朝廷攻打匈奴没有后顾之忧,汉武帝还是不顾公孙弘等大臣的反对,极力支持西南夷道的开发。

在北方,面对实力强劲的匈奴,汉武帝一改汉初以来的和亲政策,开始尝试主动出击,试图依靠武力化解匈奴的威胁。

当时,由于河西之地和西域地区也在匈奴的统治之下,匈奴几乎从北部和西北部对汉朝形成了半包围态势,汉朝的边境压力极大,尤其是京师所在的关中地区,由于距离边境太近,面临着极大的威胁。

为了缓解边境的军事压力,当汉武帝从匈奴降兵口中得知,当初被匈奴击败,被迫从河西地区西迁至西域的大月氏部落,多年来一直有报仇之意后,早在即位之后的第三年,即建元二年(前139年),便派遣张骞前往西域,试图联系大月氏,从东西两面共击匈奴,可惜的是张骞这一走,便就此失去了消息。

到了元光二年(前133)年,汉武帝又采纳王恢的建议,发动“马邑之围”,试图一举消灭匈奴主力。虽然这次计划以失败告终,王恢也因此下狱自尽,但汉武帝却并未放弃主动出击的打算,面对汉匈关系破裂以来的匈奴连年入侵,汉武帝断然拒绝了主父偃、严安等人以恢复和亲,换取国家稳定的建议,继续为汉匈战争做着准备。

人才方面,元光元年(前135年)时,汉武帝便诏命郡国每岁举孝者、廉吏各一人,使得举孝廉成为定制。而在窦婴、田蚡死后,汉武帝又于元光五年(前130年)再度下诏举贤良文学,成功征召公孙弘等大臣入朝,随着民间的贤良人才不断被征召进朝廷,汉朝政治格局焕然一新,并使得汉武帝彻底摆脱外戚和功勋集团掣肘,集权程度进一步加强。

内政方面,为了改变朝廷暮气沉沉、民间豪强林立的局面,汉武帝于元光五年(前130年)命中大夫张汤、赵禹修订律令,重新确立汉律框架,先后修订律令共计359章,其中死刑409条、1882事,死罪决事比事。此外,汉武帝还强化了“见知故纵监临部主法”的规定,即主管官吏故意放跑罪犯者,与犯罪者同罪;又明确了“缓深故之罪”,即放宽对官吏制造冤假错案的治罪。

这些法令措施的出台,无疑极大加强了各级官吏,尤其是地方官吏的惩治力度,一改过去地方官员无所作为,对恶霸豪强无能为力的无能局面。此举虽然使得汉武帝在位期间酷吏盛行,但却极大打击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强化了朝廷的统治权威,遏制了地方豪强的滋生,一定程度缓解了内部矛盾。

经济层面,汉武帝于元光六年(前129年)下达“算缗令”,即对有市籍的商人征收运输车税。同年,汉武帝又采纳了大司农郑当时“引渭穿渠”的建议,即从渭水开辟了一条连接黄河的河道,以加强关东向关中运送粮食的效率。为此,朝廷征发数万人,前后历经三年,修建了一条长达三百里的漕渠河道,不仅极大改善了运输条件,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而且还对河道附近的一万多顷农田起到了灌溉作用。

从即位之初开始,汉武帝便将北部的匈奴,视为最大的威胁,可以说整个元光年间的改革,都是在为汉匈战争做准备。历经元光年间的数年改革,汉武帝不仅加强了皇权,稳固了统治,更是从内到外做好了对匈奴发动战争的各项准备。

元光六年(前129年),匈奴袭扰上谷郡,杀害抢掠边地官吏百姓。经过数年的筹备与隐忍,自认已经做好了出击匈奴完全准备的汉武帝,对于匈奴的这次入侵没有了任何容忍,他果断下诏调集大军,对匈奴展开反击。

对于这场自“马邑之围”后汉军的首次出击,汉武帝无比重视,他亲自部署作战计划,命令汉军兵分四路出击,其中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出代郡、轻车将军公孙贺出云中、骁骑将军李广出雁门,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共同迎击匈奴。

其实从这次领兵将领的人选,也不难看出汉武帝以内朝压制外朝的心思。四员将领中,只有李广是成名多年的老将,多年来在边地任职的他,常年与匈奴交战;公孙贺虽然也是少年从军的武将出身,但却是因为迎娶了卫子夫的姐姐卫孺,而深受汉武帝的宠信;至于卫青、公孙敖两人,则是彻彻底底的汉武帝宠臣,常年跟随在汉武帝左右的他们,乃是汉武帝一步步看着成长起来的。从领兵将领的人选上不难看出,汉武帝对于这次出征不仅寄予了厚望,而且有意用亲信取代老将掌握兵权。

被汉武帝寄予厚望的四路大军,结局各不相同。公孙敖自代郡出兵后,与匈奴大军遭遇,一番血战下来,阵亡了七千骑兵,损失过半;李广更惨,从雁门关出击的他,则遭遇了匈奴主力,结果李广不仅兵败,就连自己都被俘虏了,好在军臣单于早闻李广大名,一心想要活捉,否则恐怕李广就要战死沙场了;而公孙贺一路自云中郡出击后,却压根没有找到匈奴的军队,虽无斩获,却也无过。

不过,李广虽然兵败被擒,但他却着实胆大心细,匈奴人将他放置在两匹马中间的网上,他便躺在网上一动不动,等到匈奴士兵渐渐对他放松警惕,这才突然跳将起来,夺了匈奴士兵的战马,在数百匈奴骑兵的追击下,纵马狂奔而去,不仅成功逃回了塞内,还用夺来的弓箭射杀了数名匈奴骑兵。

四路大军之中,只有卫青率领的一路骑兵有所斩获,卫青自上谷郡出兵后,在没有遭遇匈奴主力部队的情况下,选择了避实击虚,直接率兵扑向了匈奴人的祭天圣地——龙城。

自西汉立国以来,汉匈战争始终都是匈奴主攻、汉军主守,匈奴人压根没想到汉军会深入自己腹地,因此龙城虽然重要,但留守的匈奴军队却着实不多,反倒被卫青打了个措手不及,一番交战下来,卫青斩首七百而回。

战后,由于公孙敖和李广两路兵马损失太大,两人皆被汉武帝下狱,交由廷尉治罪,全部被判处死刑,后经缴纳赎金,才被免罪为民。公孙贺一路无功无过,自然也就无赏无罚。

汉武帝为此下诏说,“夷狄背信弃义,由来已久,多年来匈奴屡次侵犯边境,朕这才不得不派诸位将领统率将士迎敌。自古以来治兵都是出则治兵、入则振旅,然而此次出兵,皆因匈奴突然入侵,我军将士多为新兵,上下尚不协调,尤其是兵出代郡的将军公孙敖和兵出雁门的将军李广,其部属素质极为低劣,校尉违命盲动,甚至弃军而逃,小吏更是屡屡犯禁。

军法有言:不勤不教,将帅之过也;教令宣明,不能尽力,士卒之罪也。如今两位将军已交付廷尉,按法论罪,如果对一般士卒也要绳以军法,使将军与士卒并罚,那就不是仁圣之心了。朕认为此次战败,普通士卒多是受到牵连,如果全部治罪,要是他们想立功赎罪、重新杀敌卫国,就没有条件和机会了。因此赦免雁门、代郡两军中的犯有一般违纪错误的士卒。”

这次出击,乃是西汉立国以来,第一次针对匈奴的主动出击,在此之前面对匈奴入侵时,虽然汉军也曾出兵迎战,但往往只是将匈奴赶出边塞了事,从未主动深入草原。此次则不然,尤其是卫青,竟然率兵直接深入草原深处,打到了匈奴腹地。

因此,虽然此战的斩获明显低于损失,但为了鼓舞军心,增强朝野信心,更为了鼓励将士们奋勇杀敌,汉武帝还是选择对卫青取得的“龙城之战”之胜利大肆宣扬,并对卫青这种敢于长途奔袭,主动寻敌交战的做法大为赞赏,卫青不仅因此战之功被加封为关内侯,更是成为了日后汉武帝对匈奴作战的主要将领。

不过,汉武帝虽然大肆宣扬“龙城之战”的胜利,但这更多是出自于政治宣传的需要,正如他在诏书中所言,此战实际上还是暴露出了汉军存在的诸多问题。

由于数十年的休养生息,此时的汉朝军队,除了长期与匈奴作战的北部边塞武装外,内地汉军由于久疏战阵,不论是士兵素质还是基层军官,相较于汉初已经出现了明显下滑,虽说面对南方越人和西南夷尚能取胜,但面对更为凶悍匈奴人,便明显不是对手了。

正因如此,汉武帝在对匈奴持续作战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汉军的战斗力。

先秦时期,国家军队主要都是以征兵制为主,即兵农合一的制度,百姓们平时耕地、农闲训练、轮流服役,战时则接受朝廷征发出征。这种制度虽然能够确保国家拥有足够的兵员储备,但军队战斗力却无法保证,因此战国时期列国便开始在征兵制的基础上兼行募兵制,组建脱产职业军队,作为国家的常备军,用以增强军队战斗力,例如魏国的魏武卒、秦国的秦锐士。这些职业军队不仅通过较为严格的将士选拔,确保了兵源素质,而且由于他们不用兼顾生产,只负责训练打仗,训练量也较之普通军队更大,因此战斗力十分强悍。

汉朝以来,朝廷沿用的仍是征兵制,然而由于久无战事、民心思定,导致军队战斗力急速下滑。为此,汉武帝便开始在征兵制的基础上再度兼行募兵制,即从农民、流民、特赦罪犯、放免奴隶中,选取身体好、胆量大、技能优的“勇敢士”从军,以充实朝廷的常备军,作为朝廷出征的主要军事力量。

此外,汉初时期,军队主要装备的武器乃是汉剑,然而剑由于双面开刃并不利于马上作战,且不利于劈砍、易折断,导致汉军士兵在与匈奴骑兵的近身格斗中往往处于劣势,进而导致大量伤亡。

为此,汉武帝开始学习匈奴人,着手以刀取代汉剑装备军队,在当时冶铁技术的支撑下,进而催生出了最利于砍杀的环首刀,再加上强弩铁戟的长短程配合,极大加强了汉骑兵的攻击力,而铁制铠甲的逐渐普及,则极大增强了士兵防御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