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之畔,波光粼粼,崔莺莺与李恪并肩而坐,享受着难得的宁静时光。突然,远处传来程处默那爽朗而急促的声音,如同春风中的惊雷,打破了这份宁静:“大哥,陇右传来捷报!”
李恪闻声,眼神中闪过一丝期待,随即转身望向那疾驰而来的身影。程处默翻身下马,步伐稳健,仿佛每一步都踏着胜利的节拍。他手中紧握着一封书信,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喜悦:“大哥,这是处弼那小子从陇右发来的好消息!”
崔莺莺与随行的几位女子闻言,不禁相视一笑,那笑声清脆悦耳,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李恪接过书信,轻轻展开,目光快速扫过字里行间,嘴角逐渐上扬,最终化为一声爽朗的大笑:“好!处弼这小子,果然没让我失望!”
原来,信中所述乃是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处弼和他的团队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与失败,终于成功地将苎麻丝融入到了纺织的毛线之中。这一创新不仅极大地节省了羊毛资源,更在保持衣物保暖性的同时,显着提升了毛线的耐用性和质感。李恪深知,这一发现对于益州的百姓,乃至整个大唐的纺织业而言,都将是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莺莺,你可知这意味着什么?”李恪转头望向崔莺莺,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裴承先在益州推广苎麻种植,本意是为百姓寻找新的生计,却未曾想遭遇重重阻力。而今,处弼的这一成果,无疑为裴承先解了燃眉之急,更为益州的百姓开辟了一条新的希望之路。”
崔莺莺闻言,心中亦是感慨万千。她深知丈夫的胸怀与远见,更被这份心系苍生的情怀所深深打动。她轻声问道:“王爷,那我们接下来该如何做?”
李恪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处默,你即刻派人前往长安,通知处弼以工坊的名义与裴承先联系,将这一好消息告知于他。同时,我们也要在益州加大宣传力度,鼓励百姓种植苎麻,并承诺以更高的价格收购他们的产品。这样一来,既能解决百姓的生计问题,又能促进益州经济的繁荣。”
程处默闻言,立刻领命而去。李恪则继续与崔莺莺商讨着接下来的计划。他们决定在年节将至之际,举办一场盛大的篝火宴会,邀请六诏的宗帅及头人们共襄盛举,以此加强双方的联系与友谊,共同抵御即将到来的寒冬。
然而,就在李恪与崔莺莺为益州的未来描绘着美好蓝图之时,益州府衙内却是另一番景象。许敬宗正焦急地在府衙内来回踱步,眉头紧锁,仿佛背负着千斤重担。原来,益州的天气突然回暖,导致苎麻叶子迅速掉落,百姓的生计顿时陷入了困境。而那些原本就对裴承先的策略心存不满的关陇系家族更是趁机发难,拒绝再提供粮食援助。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许敬宗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他深知自己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他决定冒险一搏,前往长安寻求李恪的帮助。
许敬宗一路快马加鞭,终于在夜幕降临之前抵达了长安城。他顾不上休息,直奔李恪的府邸而去。当他将自己的困境和盘托出时,李恪并没有丝毫的犹豫与推诿。他立刻召集了房遗直等一众心腹谋士商讨对策并决定亲自前往益州主持大局。
在李恪的率领下,一行人迅速赶往益州。他们沿途走访了多个村庄和农田了解实际情况并制定了详细的救援计划。他们不仅调集了大量的粮食和物资支援益州百姓还组织人手帮助百姓收割剩余的苎麻叶子并寻找新的食物来源。
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努力益州的局势终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百姓们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他们感激涕零纷纷称赞李恪的英明决策和无私奉献。而李恪也在这场危机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自己作为一位王者的责任与使命。他深知只有心系苍生、造福百姓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与爱戴。
随着年节的临近益州城内外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李恪与崔莺莺携手漫步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感受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与祥和。他们知道这是他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他们心中最美好的愿景。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携手前行共同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传奇篇章。
在益州这片古老而繁华的土地上,风云突变,一场关于粮食与民生的暗流悄然涌动。前几日,原本因关陇士族主动降价而趋于稳定的粮价,突然间如脱缰野马般攀升,惊动了整个益州城。
房遗直,这位素来以沉稳着称的官员,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阵脚。他多方打听,终于得知,是邻县官府在大量购买粮食,而背后操纵这一切的,是一群早已预见到粮食危机的投机者。他们开始疯狂囤粮,企图在危机中牟取暴利。
面对此情此景,房遗直心急如焚。他深知,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必将引发民怨沸腾,甚至可能引发社会动荡。于是,他紧急召集手下商议对策,但得到的却是无奈的回应——府库空虚,无力大规模购买粮食以平抑粮价。
“放屁!”房遗直怒不可遏,“这种时候还想着推卸责任,你们这群废物!难道要等到百姓们揭竿而起,才肯动一动你们那生锈的脑子吗?”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开始思考更为长远的解决方案。突然,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中闪过——为何不让益州官府引导百姓种植苎麻,并通过购买苎麻的方式给予百姓经济支持,从而让他们有能力购买粮食呢?
这个想法一经提出,便得到了部分官员的赞同。然而,当谈及资金来源时,众人又陷入了沉默。府库的税赋早已被层层剥削,剩下的那点银子,连维持日常开销都显得捉襟见肘,更别提购买大量的苎麻了。
“没钱?”房遗直冷笑一声,“那就去找吴王殿下!他一定有办法!”
在他的坚持下,一名心腹官员被派往长安,向朝廷紧急求援。而他自己,则亲自前往蒙舍诏,请求蒙舍诏的兄长出手相助。他深知,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较量,稍有迟疑,便可能满盘皆输。
数日之后,长安城内,一场关于益州财税的朝会正在进行。裴承先,这位新任的益州刺史,正站在朝堂之上,向皇帝李世民汇报益州的财税情况。他声音洪亮,言辞恳切,赢得了满朝文武的赞许。
“陛下,今年益州财税额度达到六十五万贯,虽非丝路之盛,但已实属不易。”裴承先的话语中透露出几分自豪。
李世民闻言,微微点头,心中对裴承先的能力表示认可。然而,他并未因此放松警惕,而是继续追问关于益州苎麻产业的问题。
“裴承先,朕听说益州的苎麻产业受到了打击,可有此事?”
裴承先面色一凛,他知道这是皇帝在考验他的应变能力。他迅速整理思绪,回答道:“陛下所言极是。江南方面的不正当竞争导致苎麻价格暴跌,给益州的苎麻产业带来了巨大冲击。但请陛下放心,臣正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力求恢复苎麻产业的繁荣。”
李世民听后,眉头微皱,显然对这个问题十分关注。他沉吟片刻后,说道:“此事关系重大,你需尽心尽力。同时,朕也要提醒你一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你不仅要关注财税收入,更要关心百姓的生计和福祉。”
裴承先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深知皇帝的这番话是对他的期望和鞭策,也是他作为官员的责任和使命。他躬身行礼,郑重承诺道:“臣定当不负陛下所托,竭尽全力为益州百姓谋福祉。”
然而,就在裴承先在朝堂上大放异彩之时,益州城内却是另一番景象。房遗直在得到吴王殿下的支持后,迅速展开了行动。他一方面组织人手前往各地收购苎麻,以稳定市场价格;另一方面则严令益州的粮商降低粮价,不得哄抬物价、囤积居奇。
在他的铁腕手段下,益州的粮价逐渐回落,百姓们的生活也得以恢复平静。然而,他深知这只是暂时的胜利,要想彻底解决益州的粮食问题,还需要从根本上入手——那就是提高粮食产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于是,他开始着手推动一系列农业改革措施,鼓励百姓们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引进优良品种……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益州的农业生产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而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房遗直那颗为民请命、勇于担当的赤子之心。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官员风范——那就是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