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二日,秦旭飞于定军山下引八千快马精骑与吴军三万交战,来回冲击七次,击溃吴军十余次合围,终于寻到中军主将的准确位置,盘马弯弓,于万军之中,三箭诛杀曾力助吴王建国的一代名将。吴军主力胆寒,退避三十里,方才勉强扎下营盘。
六月十六日……卫凌的噩梦降临了。
他分属卫国右军,六月十四日,右军攻下了颖城。大将军带一万二千精锐,继续向京城袭去,而他得了肥差,成了留守的打扫搜罗颖城的财富的八千人中的一员。
在城里大肆抢掠之时,他还是老神在在的。秦旭飞再厉害,也不会分身术,四天前他地队伍还在八百里外硬战,哪里就杀得过来。
该抢的抢,该拿的拿,该爽利发泄的就去找大姑娘小媳妇,然后拍拍屁股弃城而走,去跟大部队会合。合了兵,人多势众的,以秦旭飞手中那点兵力,肯定不敢轻易来攻,而他们右军的大将军,也是绝对不会蠢到主动去跟秦旭飞硬碰硬的。
然而,那天清晨,探子来报,发现了秦旭飞的军队。
秦旭飞初回秦国时,异军突起,连番奇胜,从那以后,各国各部的军队,不管身处何方,都向四面八方
量的斥候,随时探查各方动静。秦旭飞想再依仗奇突现,这种战术,根本就已经没有可能。
连着四五拨斥候飞马来报,那四天前还在几百里外苦战地军队,已经就要来到眼前!然而,来的这支军队……不足千人。
不敢相信,又不得不信。
四天前与吴国精锐之师一战之后,秦军那八千人伤疲交加,而秦旭飞居然凑出八九百犹有余力地勇悍之士,亲自率领,四天急行八百里,飞袭颖城!
卫军将领们先是心神震动,然后人人两眼放光。只有九百人啊,而他们自己有八千人!斥候传来的消息,证明了那些骑兵有多么疲惫不堪,而且这九百人里,有秦旭飞啊!秦国的主将!秦军的战神!秦人的三殿下!
卫凌寒着脸,瑟缩着身子,在风雨中策马呆呆前进。心里迷迷茫茫地想,如果当初没有选择出城一战,而是据城坚守,把这群急行军生生堵在坚城之下,耗尽他们最后的一点锐气战意,等他们所有累积的疲惫全部爆发出来,再……
卫凌的身子缩成一团。现在方知后悔,只是可笑。当初那巨大的功劳摆在眼前,已足已蒙蔽所有人的眼睛。
—
谁能相信,世上会有那样地魔鬼,谁能相信,世上会有那样的军队?
他们大咧咧乱哄哄在城外列队,人人兴奋不已,只想前行,甚至没有列稳队伍,只想着要去捉拿那个可以换来天大功劳的人。而那不足千数的孤军疲兵,面对他们全城出动地庞大兵力,居然眼也不眨地正面相撞,发起冲锋!
不过数百战马同起同落的声音,竟似有万马千军在冲锋,九百喉咙发出的同一声呐喊,竟似比天上地雷霆更震憾人心。
那是怎样的士兵,箭刺进身体,顺手拔起,带出大片的血肉,却不会妨碍他们挥刀戮砍的凶猛。中刀着枪,血流披面,他们却可以连擦也不擦一下,怪叫呐喊着让攻击得手的卫军心胆皆寒,手脚失措。
箭雨击不溃,枪林挡不住,几次急冲锋,就令得整个卫军阵营松动。
然而,最可怕的,还是秦旭飞……
卫凌莫名地在风雨中颤抖起来。
这一役,所有卫国人,都忘不了那个魔神吧。
矫健的乌马,大红的百花战袍,灿烂夺目的辉煌金冠。从来没见哪个主将,打扮得那么显眼触目。
除了演义小说之中,这世上哪里真有斗将之勇流行。主将们更喜欢安安全全呆在中军处,指挥若定,谁肯穿得太显眼,去引敌人的暗箭狙杀。
然而,那个有着尊贵血脉的王子皇孙,偏偏就是这么显眼,这么凶悍地冲杀在最前方,手里拿着的,居然是一把方天画戟!方天画戟,力大势沉,锋锐处处,威力奇大,可太复杂,太难学,太难精,太难于自如操纵。除非真有万夫不当之勇,有什么人真敢使用。
这种兵器,几乎已经失传湮没,成了纯粹的传奇。然而,今天的战场上,他们却看到了一杆戟,一杆带来噩梦的戟!
谁也忘不了,那一片大红所到之处,血色就弥漫了天地,断体残肢飞扬而起,多少惨叫声,同时响起。
谁也忘不了,无数的箭雨飞射,穿不透戟影流光,无数的士兵拼死向前,转眼间就尸骨不全。
无人是那妖魔手下一合之将,无人可以挡得住他的快马一瞬一时。
秦军如同着了魔一般,跟随着他们的主将,无惧死伤,不怕危险,只要那片红云飘到哪里,他们就冲到何处,所有的刀山箭雨,也不如跟随那人的决心和胆魄。从来将为兵之胆,有这样魔鬼般的将领,就有那样疯狂的士兵,以秦旭飞强横无比的战力为依凭,不足千余骑兵,就如一支锥子,轻易地直直扎进卫军的心腹之地。
那些兴奋莫名,一心想生擒秦军主帅的同袍将领们,一个一个,被那杆长戟挑于马前。那主持大局的主将,还没来得及下令,不管同时误伤多少卫军,动用强弓硬弩狙击混战中的秦兵,便被秦旭飞一支长箭,穿胸而过,跌落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