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757—前701)春秋小霸
周平王东迁,郑武公护驾,被封为卿士。继之者是郑庄公。
这位名叫寤生的庄公,是春秋初年的小霸。
庄公的母亲因为是睡着了而生庄公,心里不喜,后来又生了段,转而喜欢段。庄公即位后,她和段里应外合,妄图造反,除掉庄公。庄公等待时机,一举击败了段。
庄公击败亲弟之后,非常恨母亲,发了毒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后来很后悔,却不能自己打自己耳光,违了誓言。下人想了个办法,让庄公掘地现清泉,再见其母。庄公用其计,行其孝,封天下人之口。
周平王为削弱郑的力量,分政于虢,任虢公忌父为右卿士,郑庄公为左卿士。不久,周平王死去,继任者周桓王打算让虢公单独执政,结果双方发生争执,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罢了郑庄公左卿士之职,郑庄公进行报复,不去朝见周王。于是桓王率领蔡、卫、陈三国之师伐郑,战于葛(今河南长葛北),被郑军打得大败。周桓王中箭受辱。
公元前701年,郑庄公召齐、卫、宋会盟于恶曹(今河南延津西南),当上春秋初年的霸主。
郑庄公有卓越的军事和政治才华,加上祭足、公子吕、颍考叔、高渠弥等辅佐,郑国在郑庄公时代,没有打过败仗。
郑庄公临死的时候,就预见了郑国以后的事,对祭足叹息道:“我死后,郑国自此多事矣!”
参考:《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齐桓公
(?—前643)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齐桓公为一代贤君,春秋五霸之首。他不计管仲的一箭之仇,拜管仲为相国,以父事之,遵从其“尊王攘夷”的国策,经过四十年的苦心经营,使得齐国由一个海滨蛮夷之地,变为春秋各国中最富有的国家。
齐桓公晚年昏庸,常以“寡人有疾,寡人好色”为借口,耽于国事。更可悲的是,一向对管仲言听计从的他,并没有听从管仲的遗言,却任用易牙、竖刁、开方之徒,最后其三人竟将齐桓公宫殿用高墙围住,任何人不得进去。一个名满天下的英雄竟然活活被他们饿死。临死之前,齐桓公讨要水喝,一宫女冒死爬进去送水。桓公恨不听管仲之言,悔之已晚。死后几天,才被人发现。
齐桓公是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国君。
参考:《史记·齐太公世家》、《管子·小称》
宋襄公
(?—前637)不擒二毛
在大道隐没的年代,这是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君主。他试图以真正的仁义君临天下。
宋襄公见齐国发生内乱,就通知各国诸侯,请他们共同护送公子昭到齐国去接替君位。是为齐孝公。
楚国不义,仁者伐之。公元前638年,宋、楚发生泓水之战。
宋军在泓水南岸,驻扎下来。
两军隔岸对阵后,楚军开始渡过泓水,进攻宋军。公子目夷见楚人忙着过河,就对襄公说:“楚国仗着他们人多兵强,白天渡河,不把咱们放在眼里。咱们趁他们还没渡完,迎头打过去,一定能打个胜仗。”
宋襄公说:“不行!咱们是讲仁义的国家。敌人渡河还没有结束,咱们就打过去,还算什么仁义呢?”
全部楚军已经渡河上岸,正在乱哄哄地摆阵势。公子目夷心里着急,对襄公说:“不能再等了!趁他们还没摆好阵势,咱们赶快打过去,还能抵挡一阵。要是再不动手,就来不及了。”
宋襄公责备他说:“你太不讲仁义了!人家队伍都没有排好,怎么可以打呢。”
不多工夫,楚国的兵马已经摆好阵势。一阵战鼓响,楚军像大水冲堤坝那样,哗啦啦地直冲过来。宋国军队哪儿挡得住,纷纷败下阵来。
宋襄公大腿上中了一箭,逃回国都商丘。宋国人议论纷纷,都埋怨他不该跟楚国人打仗,更不该那么打法。
宋襄公揉着受伤的大腿,说:“依我看,讲仁义的人就应该这样。见到已经受了伤的人,就别再去伤害他;对头发花白的人,就不能捉他当俘虏。”
宋襄公受了重伤,过了一年死了。临死时,他嘱咐太子说:“楚国是我们的仇人,要报这个仇。我看晋国的公子重耳是个有志气的人,将来一定是霸主。”
参考:《左传》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楚庄王
(?—前591)一飞冲天
楚庄王,春秋时楚国最有作为的国君,中原五霸之一。登位三年,不发号令,终日郊游围猎,沉湎声色,并下命:“有敢谏者,杀无赦!”大夫伍参冒死进谏,逢庄王左抱郑姬,右抱越女,坐钟鼓之间。伍参请猜谜语:“有鸟止于阜,三年不飞不鸣,是何鸟也?”庄王答:“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但数月之后,庄王依旧享乐。大夫苏从又进谏。庄王抽出宝剑,要杀苏从。苏从无所畏惧,坚持劝谏。于是,庄王罢淫乐,亲理朝政,并举伍参、苏从担任要职。
庄王不鸣不飞,实为等待时机。当时内有若敖氏掌握大权,外有诸强争霸,列国林立,他的羽翼尚未丰满,不是飞的时候。
庄王首先镇压了楚国贵族若敖氏的叛乱,接着灭掉附属国数十个,并问鼎中原,拓展疆土。在孙叔敖的辅助下,于“邲之战”中击败晋军,在黄河边上修悼念先君的神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