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老干妈儿子败家 > 第171章 谁更胜一筹(第1页)

第171章 谁更胜一筹(第1页)

“恰是如此。”弘治皇帝的话语落地,李东阳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

一提到王守仁,李东阳便像是触电般精神焕发,这位才子在他心中分量极重。每当公务之余,他总会邀请王华之子,这位不凡的青年,来到李府的亭阁中,一边品茗,一边畅谈古今。

这位青年才俊,虽在人际交往上略显青涩,但潜力无穷,宛如璞玉,待琢而成器。

李东阳心中不禁叹息,若非王守仁与浙江诸氏联姻,若他能有朝一日迎娶李家那位待字闺中的孙女,那该是多美妙的姻缘……

话音未落,王守仁的名字再次响起,李东阳不禁轻笑:“此乃少詹事王华之子,王华乃成化十七年辛丑科进士魁首,先中会元,再夺状元,一时风头无两,传为佳话。”

弘治皇帝闻言,不自觉地颔首:“原来如此。”

他低头细阅这篇策论,一眼望去,便被深深吸引。

一个人的才华,往往从他的文章立意中便可窥见一斑。

王守仁的开篇,不事张扬,不拘泥于古经,却紧扣一问题而论——钱粮。

面对旷日持久的米鲁叛乱,王守仁直言不讳,指出欲速则不达,剿灭叛乱非一日之功。

既然决心持久作战,那么确保贵州大军粮草的稳定供应,便成了当务之急。

朝廷仓促平叛,未曾深思熟虑,诸多弊端自然暴露。而叛乱非朝夕可平,唯有调整策略,由急剿转为缓剿,确保粮道畅通,方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朝廷亦需按时供应。

王守仁更是一针见血,指出一旦军中粮草短缺,州官征粮必致民怨沸腾,叛乱反将愈演愈烈。

他的策论直言不讳,指出云贵之地汉土杂居,朝廷平叛,实乃争取人心之战。

而最令人惊叹的是,王守仁竟然对钱粮问题了如指掌,不仅精准估算出大军所需,更在文末大胆建言,主张从四川布政使司紧急调粮,以解燃眉之急。

读完这篇策论,弘治皇帝不禁啼笑皆非。

王守仁对马政的精通,远超其他贡生,让弘治皇帝这才知道,真正的战争,不过是一场银子的较量,粮草才是真正的基石。这读书人的运筹帷幄,不过是纸上谈兵。

这篇策论,即便与兵部尚书的策问相较,也毫不逊色。

弘治皇帝忍不住赞叹:“王华果真生了个好儿子啊!”

李东阳听闻此言,喜形于色,眉宇间流露出一抹难以掩饰的喜悦。他对王守仁这个孩子情有独钟,加之李、王两家的渊源深厚,他不禁脱口而出:“莫非王家真要成就一段父子双状的传奇?”

父子双状元,这不仅仅是大明王朝的一段佳话,更是流传千古的佳话。放眼整个大明,虽曾出现过一门七进士的辉煌,但与父子双状元相比,后者更显难能可贵。

弘治皇帝心知肚明,这是李东阳在巧妙地暗示,他是在说:“陛下,何不成就这桩美事?”然而,成人之美并非易事,前提是王守仁的策论必须出类拔萃。而根据目前的阅卷结果,王守仁大有希望。

但弘治皇帝却淡然一笑,只轻轻吐出四个字:“未必。”

这四个字轻描淡写,却透露出他内心的波澜不惊。他心中仍怀着一丝希望,尽管对王守仁的答卷赞赏有加,堪称心中所想,但他仍期待着更多的试卷,尤其是想看看那个延续乡试和会试神话的林蒙,他究竟能否再次创造奇迹。

而他的得意门生们,却还在各自的试卷上埋头苦思,不知如何交出满意答卷。

终于,弘治皇帝翻到了唐寅的卷子。他下意识地露出一抹微笑,细细品读。

这篇策论,文笔流畅,立意高远,堪称佳作。然而,他突然感觉有些眼熟——建山地营,以强制强……

这不就是林蒙上次提出的策略吗?虽然唐寅是林蒙的门生,林蒙曾提及过贵州的军事,唐寅受其影响,亦无不可。但……

弘治皇帝轻轻摇头,心中涌起一丝失望。他当初对林蒙的建议曾犹豫不决,虽然觉得林蒙的话不无道理,但深入思考后,却又觉得不那么靠谱。

于是,他绕过内阁,直接下了中旨,实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然而,如今山地营似乎成效不彰,尽管王轼上奏称山地营已建立,成效显着,但弘治皇帝深知,这不过是虚张声势。

山地营以土人擅长的山林丛莽作战来对付土人,效果显然并不理想,反而听闻因为建立山地营,耗费了不少国库银两。

弘治皇帝心疼银子,不禁皱起了眉头。

现在,看到唐寅的这篇策论,他叹了口气,面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没有新意,只是简单地沿袭前人,实在可惜了他这满腹才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