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名流验孕棒准吗 > 第11部分(第2页)

第11部分(第2页)

“1963年‘双反’运动,我被扣上‘贪污’的罪名,所有人耻笑、不屑于我的时候,他完全体恤我,给我以力量。”

她只是感激,曾经那么高的人,给她爱。“从那时候起,我只明白一点,为了他,我的生命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给予的。”她只觉得做什么都是应当。

从1966年到1969年,她一个月工资才62元,却同时照料着一家5口人:梁思成,两个年幼的孩子,还有林徽因的生母何雪媛。她知道自己必须善待老太太,因为这是梁思成去世前委托给她的。“她爱吃红烧肉 ,每顿饭都有。她的脑子好像有些糊涂,因为她记得的事情,全部都是民国时期的事了。”最后,是林洙照料着老太太,还为此请了两个保姆,直到她90多岁时去世。

自1973年起,她全力整理梁思成遗稿,先后参与编辑了《梁思成文集》、《梁思成建筑画集》、《梁思成全集》等书。

梁思成死后,给她留下一个4000元的存折。因为后来要把下放的儿子林哲调回北京,她动用了其中的2000元。其余的,到现在还在存折里,和其他的稿费放在一起。梁思成后来的稿费并不高,约3万左右,分了几次给她。还有一次是一个“自然科学技术奖”,发给她一万多块。

梁思成也没有留下房子给她们,“文革”后她和子女们被轰出了新林院,一直到后来,作为清华老教工,她分到了一室一厅。当时单位也分给她的女儿一间房子,于是他们把两个住处合起来,换来了西南小区的两室一厅的老房子。她和儿子、儿媳还有小孙女,住在一起,有些仄逼。为着摄影记者拍照,穿她好几年前做的一件蓝裙子,廉价的布料,蓝得艳而俗气。脚上的鞋大概是橡胶的,有老化痕迹。她不怎么拍照,有些不自然。她有心脏病,最近,每天早上到校医院打点滴。我看见她为了怕不好看,偷偷地把手上的针头胶条撕下,团在了手心里。

她在资料室工作,月薪七八百。退休之后,她被返聘回去,负责收购大量的建筑资料。加上退休时的工资补差,每个月2000多元。没有职称,不能够享受新的工资待遇,也没有岗位津贴。

她的工作时间是早上8点到11点。建筑系的学生经常能看到这位穿着蓝色裙子的老人在清华园里缓步而行。由于长期做资料整理工作,她虽已经76高龄,头脑却仍然十分清晰,处理事情有条不紊,包括家里的琐碎家务。

她的快乐在于传播她丈夫的思想与精神,她热心地给国外的研究者邮寄材料。有学生从新加坡回来,奉导师之命特地和她道谢。一个在北医三院的工作人员对她说,要看病,她可以帮些忙,安排专家给她看。一个学建筑的女学生,特地跑过来,恭敬地叫她林老师,因为她写的那本《建筑师梁思成》,跟随了她许多年,她读它不下10遍,每次都特别激动。

梁思成1972年去世,林洙才44岁。30多年过去了,她没有动过再婚的念头。“和孩子一起,也是很好。”

她只是遵从着父亲的教导,做一个贤妻良母。她一生卑微、厚道。对于磨难,和诟病过她的人们,她没有过怨言。“这是我自己选择的。”

“我不是一个懦弱的人,我只是很能忍。”她评价自己说。只是有时候,看到别家老两口在一起散步,林洙有些黯然:“要是思成还在,那该多好啊!”

txt小说上传分享

后记

《名流》是继《这个世界好些了吗》、《娱乐至死》之后,我的第三本访谈录。

《名流》涵盖了各个行业的精英,艺术、电影、文学、音乐……

因缘际会,感谢这些人付出宝贵的时间,与我对话。零零碎碎地,这些话就积攒了下来,成了一本书。

一个最怕和人打交道的、总是诚惶诚恐的人,掐指算来,却已经当了五年的记者。《南方人物周刊》从创刊到现在,发展和影响越来越大,而我在这个职位上,却徘徊不前,压力也越来越大。当整理完这三本中最厚的一本的时候,我明显感到了文字里泄露的倦怠。既没办法做一个成熟的、圆滑的人,也没办法做一个纯粹的、不羁的人。总之,在夹缝里生活。

有时写不动了,有深深的迷惘:往后该怎么办?内心的理想何在?我是否真的有过理想?或者只是顺势而生,无所作为?我是不是曾经过于自我,以至于只了解文本,而不了解真正的人和生活本身的含义?

这个夏天,带着“幸福大街”乐队到各个城市去巡回演唱:上海、苏州、南京、武汉、昆明、成都……我看到雪山下朝圣者腼腆的笑容,高大的无语的彝族男孩子微微的笑,听到藏族歌手悠远的声音,我心里是感动的、敞亮的、透明的。那个时候,在路上,开始想起很多事,也开始忘记很多事。美好的都太短暂了,对于这个世界,我已经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见解,也没有什么特别想表达的了。生活说明了一切,生活就是一切,无言但是别有深意!只想坐下来,喝上朋友沏的一杯茶,当真是满怀感激。

坐下来慢慢去整理一本书。虽然这几年,没有什么长足的进步,却终于也做完了。坐在十七楼的屋子里,窗外是北京三环嘈杂的汽车过往的声音。北京的冬天,屋子里的暖气,暖和得让人感动。结束了旅行后,回忆起那个西部小城市,秋天下午的阳光和茶,那些友善的朋友——欢喜来得慢,怀念却来得这么快。

感谢《南方人物周刊》所提供的平台;感谢徐列、杨子、万静波三位主编的默默支持,让我能够有一个地方发表一些微不足道的见解;感谢我的同事——摄影姜晓明、大食和美编王年华;感谢我的好朋友张莹莹(黯夜如歌),你敦厚、沉稳的性格给了我很大的支持,还有严晓霖、程东金、郑洁给我的帮助。

吴虹飞

2008年12月14日'EXC'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