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携刀照雪不见白驹全文阅读 > 第111节(第2页)

第111节(第2页)

&esp;&esp;有人一直在叫他的名字,他睁开眼睛,看到一向气度清华的李放此刻满脸血迹,衣衫褴褛,正坐在他的面前,扶着他的身体。想要将自己的真力输入到他的身体,可是他那经龙渊剑鞭挞过的经脉已经彻底断绝,再多的真气也只是泥牛入海。

&esp;&esp;看着李放懊恼绝望的眼神,他心里终于有了一丝丝报复的快意。

&esp;&esp;他挣扎着道:“你别白费力气了。”

&esp;&esp;李放无言,他深邃的眸子中有着最深切的愧悔与落寞:“李昶,对不起——”或许自李氏皇室开始执行这的残忍无道的融血大计开始,便注定终有一天会有李氏子孙殉于此剑之下,可若不是当初自己没有坚持将龙渊剑销毁,若不是自己这个血统不正之人窃占南周储君的大位,或许李昶便不会走上如此极端之路。

&esp;&esp;李昶自嘲地笑了笑:“呵,你并没有哪里对不起我。如果成为太子的人是我,我一定会杀了你。”

&esp;&esp;他喃喃道:“李放,我恨你,恨你夺走原属于我的一切。但我还是将庐阳城完整地交给了你,这一次,我没有输给你。”

&esp;&esp;“现在,我要睡觉了,你别吵我啦……”

&esp;&esp;他再也支撑不住,轻轻地闭上了眼睛。

&esp;&esp;“不,你不知道。我并不是……”李放留着泪,就要说出关于自己身世的最大秘密。

&esp;&esp;我并不是父皇的亲子,应该成为太子的人本该是你——

&esp;&esp;可他还是将这段话咽了下去。

&esp;&esp;对一个生命在弥留之际的人来说,这样的话究竟是宽慰之言还是诛心之论呢?

&esp;&esp;李昶眼中最后一道神采终究是黯淡了下去。

&esp;&esp;怀抱着他的躯体,李放只觉得眼里苦得发涩。

&esp;&esp;他轻声道:“李昶,对不起,是我夺走了本该属于你的一切。但是我一定会完成那些你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

&esp;&esp;他已经得到消息,就在十几日之前,他的师尊清徵真人入宫,之后嘉平帝终于下定决心立他为太子,并出手压制后族,赐死谢俨,为他扫除障碍。

&esp;&esp;师尊、父皇做出这样的选择,背后自然有其考量,可是最终的结果却是无法接受挫败的李昶行此极端。

&esp;&esp;无论他愿意或者不愿意,这样的罪孽都只能由他承担。

&esp;&esp;或许自当初在落日关的那一剑开始,南周的国运便已在冥冥之中担负在他的身上,他亦无法逃避,只能选择继续走下去。

&esp;&esp;作者有话说:

&esp;&esp;剧情终于到这里了。其实,从李昶久别重逢

&esp;&esp;嘉平十年的三月,前后持续将近半年的南北大战终于暂时落下帷幕。

&esp;&esp;此战惨烈异常,从淮南到庐阳的沃野之上伏尸数十万,血流漂杵,而此战以南周大胜而告终。

&esp;&esp;虽然中间北梁军一度占领庐阳城,但西路的竟陵军提早半日到达战场,在谢王臣的指挥之下,不仅将进入庐阳城的北梁大军尽数歼灭,还一鼓作气重新夺回之前被北梁所占据的淮南城。北梁军东线的四十万大军被彻底打散,最后跟着慕容青莲与萼绿华逃回北方的只有幽州军的十数万骑兵。

&esp;&esp;而南周东府广陵王李昶亦在庐阳之战中战死,消息传到金陵,嘉平帝似是一夜之间老了十岁,病情加重,竟三日不能上朝。三日之后,太子李放亲自扶柩回京,病中的嘉平帝抚棺痛哭,谥武烈,诏命停灵七日,待七日之后,再入葬帝陵。

&esp;&esp;皇宫西南的一角有座三层小楼,名为天心阁,是嘉平帝特地为不常在金陵的国师准备的起居之所。

&esp;&esp;此时天心阁内,檀香袅袅,李放跪在蒲团之上,恭敬地对上首那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拜了三拜:“李放拜见师尊。”

&esp;&esp;清徵真人望着他疲倦而又迷惘的面容,微微颔首道:“你起来吧。”

&esp;&esp;李放站起身来,立在一旁,欲言又止。在两仪殿之上,父皇那哀痛欲绝的眼神深深地刺痛了他。躺在棺材里的那个才是他真正的儿子,而自己呢,只是私占了他人位置的窃贼而已。

&esp;&esp;他曾经那么渴求地想要同师兄弟们一起习武,但等他拥有独步天下的武功之后,他才发现他失去了生命中最宝贵的一样东西。曾经他也希望能够成为南周的太子,他已经如愿以偿,却开心不起来。

&esp;&esp;他所有的一切,都是从别人那里偷窃而来。他偷走了母亲的生命,现在又偷走了本该属于弟弟的荣耀与位置。

&esp;&esp;浑浑噩噩之间,他竟不知不觉地来到了天心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