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对这句名言的理解是:天才需要很大的努力外加一点天赋。也有人将其理解成:只要你肯努力,并且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为你既定的人生目标去奋斗了,那么你就是天才,无论成败;因为这是天才者的行为。但是,我更喜欢这样理解和解释:“天才”即“成功”,“灵感”即认准了的“目标”,“勤奋”即“持之以恒”的精神!也就是说:一个人一旦认准了自己的发展目标之后,就必须付出最大的努力去为之奋斗,否则,你就不可能成功!
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最伟大、最有影响的科学家牛顿曾经说过:“一个人如果做事没有恒心,他是任何事也做不成的。”
我国更是有不少老幼皆知的谚语、格言和名言,都在谆谆告诫人们做事情必须既有志气和目标,又有百折不挠、不怕吃苦的恒心和精神,方才能够取得成功,比如: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有志者,事竟成,等等。而“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则更是许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们常常讲给子女听的一句至理名言,其含义是:只有经过千锤百炼的人才会取得成功,有点儿类似于宋帆说的“不经一翻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的味道。我国南宋着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朱熹也曾经说过:立志不坚,终不济事。可以说,在所有的中外名言、格言和谚语中,有关立志与坚持方面的数量最多、也最为精辟。这里仅列举这些,但已经足以说明,人必须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为之付诸于坚持不懈的努力的重要性了。
人们一般认为,确定一个发展目标要比为实现这个目标容易得多,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由于每一个人的基本条件、理想志向,以及价值取向各不相同,因此,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确定一个最适合于发挥自身潜力的发展目标。
关于个人基本条件、理想志向,以及价值取向的简单解释是:基本条件一般指一个人希望拥有或已经拥有的文化知识及其不断发展的潜力,以及他的身体素质、性别、经济条件等;理想志向是指你到底想成为哪种类型的人,比如: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文学家、基础理论学者、工程科学研究者、管理人士,还是想在某一艺术领域发挥特长,等等;至于价值取向的问题,由于其概念比较抽象而且内涵甚广,在此就不做隔靴搔痒般的解释了,请读者自己理解就是。
可见,根据自身各方面的条件确定一个恰当的发展目标绝非易事,尤其对于尚未成年的孩子来说,往往需要听取父母亲的一些建议。这是因为,父母亲不但拥有丰富的社会阅历,而且又非常了解自己的孩子。但是,父母亲也不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希望来确定孩子的前程,因为孩子是单独的社会个体,有权决定自己的人生目标;更何况这个目标是由他(她)自己来实现的。如果发展目标没有制定好,即使孩子以后为之付出再大的坚持和努力,也不会获得理想的效果,甚至进行不下去。
发展目标确定好后,剩下来的就是为已经确定的目标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了。父母亲必须明确地告诉孩子,坚持不懈的努力不可以是一句口号;凡事只说不做,一点儿用处也没有!将既定的发展目标付诸于实际行动,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之外,还将考验一个人的意志和耐性,还需要在实践中持续不断的学习,是一个实践、学习、再实践、再学习的循环过程。因此,那些意志薄弱、三心二意、得过且过、经不住寂寞的人,是绝对不可能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的。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他们所谓的“目标”只不过是“空想”而已。不管他们曾经确定过多少个宏大的目标,终归必然是一事无成的。
说了这么多,其实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做父母的一定要告诉自己的孩子:要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一旦认准了一个发展目标,就一定要克服一切困难,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百折不挠地为之奋斗下去。让孩子真正从内心深处认同:习惯于做事半途而费的人,终将是一事无成的。
话题32:约束孩子,远离网络游戏
网络是天堂,网络上的在线教育、电子商务、宽带社区等,能够为人们提供无穷的知识宝藏,让人尽享信息时代的便利;
网络是地狱,网络上色情泛滥、黑客猖獗、网上犯罪等,一切现实生活里的阴暗面,在网上都有变本加厉的折射。
网络也是一个鱼目混珠的地方,真真假假的信息混杂其中。因此,那些希望从网络上汲取有益信息的人,必须具备辨别真假的能力,不可以一看到网络信息就信以为真。
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讨论网络的天堂地狱效应,也不讨论网络的鱼目混珠实质,只说说网络的另一个对孩子们影响极大的不良作用,那就是网络游戏。
相信,每一位做父母的在为孩子购置计算机时,其初衷都是想让这台现代化设备能够使孩子多一条获取知识的途径,从而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的。但不成想到头来却事与愿违,这台计算机不但没有成为孩子获取知识的渠道和学习的工具,结果反而成了影响孩子学习和进步的巨大障碍,成了危害孩子身心健康的最大杀手。这是因为,孩子并没有利用计算机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获取书本之外的有益知识,而是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玩儿网络游戏了。
沪上心理学专家郭莲舫教授就目前某些大中小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的现象提出的观点是:痴迷于网络游戏不可自拔与服用毒品成瘾一样,危害深重,因此,家庭和社会必须予以早期干预。根据心理学测试的统计结果,所有服食毒品的人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焦虑、紧张、忧郁等等。而迷恋网络游戏的人经过测试后,其结果也都超过正常值,无一例外地提示具有心理障碍问题。
有人说,小孩子嘛,偶尔玩儿一玩网络游戏没有什么。但殊不知,孩子玩儿网络游戏是极容易上瘾的。一旦上了瘾,纠正起来就比较困难了,需要家长和孩子付出很大的努力。因此,最好的办法是不要让孩子沾染这些不良的网络垃圾。
我们知道,每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每一天就那24个小时,看你怎么安排了。试想一下,除了睡觉和吃饭,以及上、下学路途上的时间、室外活动锻炼的时间以后,留给孩子真正用在学习上的时间还有多少?“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老少皆知的名言。对于商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对于学生来说,时间就是知识!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浪费时间就等于扼杀生命;反之,节约时间就相当于延长了的生命!所以说,每一位做父母的都要告诫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将分分秒秒的时间都用在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上!比如:坐下来钻心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充实脑海;去户外汲取自然界的天地之精华,以增强体魄;博览群书以拓宽眼界,等等。
另一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孩子长时间坐在电脑跟前,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是很大的。这里只简单总结以下几点:
1、对身体健康的直接影响:电脑显示器伴有辐射与电磁波,长期使用会伤害人们的眼睛,诱发一些眼病,如青光眼、近视眼等;长期击键会对手指和上肢不利;操作电脑时,体形和全身难得有变化,高速、单一、重复的操作,持久的强迫体位,容易导致肌肉骨骼系统的疾患。计算机操作时所累及的主要部位有腰、颈、肩、肘、腕等。此外,长时间坐着不动,还会导致腹部脂肪堆积,造成少儿肥胖,其害无穷。
2、电脑微波对身体的危害:电脑的低能量x射线和低频电磁辐射,容易引起人的中枢神经失调。英国一项办公室电磁波研究证实,电脑屏幕发出的低频辐射与磁场,会导致719种病症,包括眼睛痒、颈背痛、短暂失去记忆、暴躁及抑郁等。
3、精神和心理压力:操作电脑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眼、手指快速频繁运动,使生理、心理过度重负,从而产生睡眠多梦、神经衰弱、头部酸胀、机体免疫力下降,甚至会诱发一些精神方面的疾病。这种人易丧失自信,内心时常紧张、烦躁、焦虑不安,最终导致身心疲惫。
4、网络综合征:长时间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上网或网络游戏上,会导致各种行为异常、心理障碍、人格障碍、交感神经功能部分失调等。该病症的典型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精力不足、精神运动性迟缓和激动、自我评价降低、思维迟缓、不愿意参加社会活动、很少关心他人等。
5、散发的气体危害呼吸系统:电脑、激光打印机等设备会释放有害人体健康的臭氧,不仅有毒,而且可造成某些人呼吸困难,对于那些哮喘病和过敏症患者来说,情况就更为严重了。另外,较长时间呆在臭氧气体浓度较高的地方,还会导致肺部发生病变。
6、长时间上网对视力的损害:长时间操作电脑会减少眼内润滑剂和酶的分泌,而且持续时间较长,便会使眼睛干燥、疲劳,出现重影、视力模糊以及头颈疼痛等症状。
防止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父母注重言传身教,自己不碰网络游戏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他的言行举止都是你行为的映射。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首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而身教更重于言教。想要从根本上杜绝孩子玩游戏成瘾,从一开始就将这一苗头扼杀在摇篮里,做父母的首先要从自身做起,一定做到在孩子面前,不碰各种游戏。
2、兴趣转移法
做父母的,如果没有培养孩子更广泛的兴趣,孩子就很容易对玩儿游戏成瘾。一个兴趣广泛,眼界开阔的孩子,他会发现生活里有很多比游戏更有趣更有意义的事情可做。孩子的兴趣广泛了,自然不会将注意力全部放在游戏上。
3、合理安排孩子看电视和玩游戏的时间
从一开始,严格控制孩子上网的时间是非常必须的。就此问题,父母亲应该做到疏堵结合,因为一味地围追堵截,不如科学地合理安排时间更为重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虽然赞同尊重孩子天性,让孩子自由发展,但这种自由,绝非无约束的放任自流,让孩子天马行空。凡事都要有规矩,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还要给他一个合理的限制。比如,父母要给孩子规定看电视和上网的时间,而且这种规定不可以因任何事情和理由而改变!只要始终坚持执行,孩子就可以成为一种习惯,到点了就会自己主动关电视,关电脑。
4、让孩子明白电脑是用来学习的工具
让孩子明白,我们可以利用电脑和网络做更多有益的事情。当孩子每次见到的都是父母在电脑前疯狂地敲字,而不是上网玩游戏、看电影,聊天,那么在他的印象里,电脑就是用来写文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