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公需课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答案 > 第80章 各个厂子都进人了人多就是力量(第1页)

第80章 各个厂子都进人了人多就是力量(第1页)

"先前只听说民地富饶无比,今日一见,看来我们对民王的实力仍存在严重低估。"侯长史站在陈华身边,视线随着河面上风帆战船的剪影起伏,流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忧虑。

"不仅是民王,任何一位藩王都不会轻易陷入如同我这般暂时的困局,但我们也不必自我贬低。只要扎实努力,赶超他们仅仅是时间早晚的问题。"陈华的话语中洋溢着坚定的信心。

那十万奴隶和三百万石粮食的到来,无疑是对陈华战略部署的一剂强心针,加速了他的宏伟蓝图实现的步伐。

侯长史欲言又止,原本想指出眼下最为紧迫的是时间,但话未出口即意识到未来的不确定性,心想若是天意眷顾晋王,日后的发展自会顺风顺水。

此刻,毛建地与毛新园均在场,侯路生也一同在座,这时侯路生发表见解:"这些战船均出自富宁城唐家造船厂,记得家父健在时,我们曾亲自考察过那里,其规模确实大于我们的船厂,而且聚集了众多擅长打造战船的能工巧匠。"

"无需过分推崇他人,贬低自家实力。"陈华回应道,"本王给你们的战船设计图样同样颇具竞争力。"

侯路生对此表示赞同:"殿下所言极是,这次殿下调配的一万奴隶加入造船厂,我们的人力资源已然充足,我承诺在今年内一定能完成五艘盖伦战舰的建造并下水试航。"

陈华满意地点了点头,"如此甚好。"

在重建造船厂的过程中,陈华并未将大量劳动力分配至造船厂,而是优先保障工厂区的生产力,他认为只有工厂区产能提升,才能确保为造船厂源源不断地供应所需的零部件。现下,随着十万奴隶涌入京州,充足的劳动力得以解决,陈华遂立即调配一部分奴隶至造船厂。与此同时,侯路生对盖伦船的研发工作也已基本完成,技术团队组建到位,接下来便进入了实质性的建造阶段。

按照现有条件,一万奴隶一年内建造五艘盖伦船,加之工厂区的紧密配合,目标有望顺利完成。在首批物资与奴隶到位后,陈华与侯路生一起视察了造船厂。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造船厂的各项设施已修复了七八成。当他们来到位于桃花江下游的造船厂时,只见工匠们正忙于制作盖伦船的关键组件——龙骨,犹如房屋的梁柱般承载着整艘船只的主体结构。

看着河岸上辛勤劳作的工匠们,陈华突然忆起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他言道:“有一件事情本王差点忽略了,我们的造船厂尚缺一样关键设施。”

侯路生疑惑地询问:“请殿下指教,究竟是何设施?”

陈华平静地回答:“是干船坞。”

侯路生听到这个词,略显愕然。

陈华并未期待侯路生立刻理解,随即详细解释:干船坞是一种专门用于修造和维护船舶的重要设施,通常呈大型封闭式结构,直通水域,配备有排水系统,可将坞内积水排空,创造出无水作业空间,以便船只驶入坞内并搁置于支架上,使船体完全露出水面,方便技术人员对船底及船体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清理、维修或改装。

虽然陈华并不追求建造现代化的干船坞,但一个较为简朴的干船坞设计完全可以满足建造风帆战舰,例如盖伦船的需求,只需三面封闭、一面临水,既能确保船只在干船坞内安全建造,也可为未来的维修保养提供便利。各类建造工具布置在干船坞两侧,便于高效施工。即便在现代造船工业中,干船坞仍是不可或缺的核心设施。

陈华的目标并非构建先进的干船坞,而是力求建立一套相对简易且实用的干船坞体系,以期规范并提升陈国的造船工艺,进而大幅提高盖伦船的生产效率。

侯路生家族历代从事造船行业,对陈华提到的干船坞概念一听即悟,他兴奋不已地回应:“殿下,一旦这种干船坞建成,不仅能实现盖伦船的标准化建造,更能实现批量生产。”

陈华赞同地点点头,进一步指导:“的确如此,不同吨位的风帆战舰对应的干船坞规格各异,这样吧,你闲暇时可以来找我,我会传授你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侯路生满怀激情地点头同意,陈华揭示的崭新造船技艺在他眼中无疑是造船史上的一大突破。

实际上,大陈现有的造船厂设施极其简陋,仅由几间棚屋和基础木工器械构成,这让陈华深感不满和无奈。匆匆查看之后,他便离开了现场,并安排侯路生去京州学院深造学习。如今有了充足的人力资源,陈华的各项宏大计划终于能够逐步落地实施,否则诸如盖伦船之类的项目还将继续延宕。

回到王府后,陈华并未闲置,而是着手将自己掌握的知识整理编写成一系列教材,涵盖了数学、化学、物理等多个学科领域,以及各类专业技术文献。

陈华立志借助这些科技文献,将京州学院打造成陈国首屈一指的综合性现代化学府,为京州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他特意采用白话文书写这些教材,要求京州学院的学生不仅要熟悉大陈传统文字,更要学会阅读白话字。实际上,只要掌握了白话字,繁复的大陈古文阅读也就不再困难,故此,陈华教学时更侧重于白话字的教学。

接踵而至的日子里,民王承诺提供的十万奴隶陆陆续续抵达京州。陈华果断调配其中七万人支援工厂区,剩余的两万人则投入到矿山开采中。随着这十万奴隶的加入,再加上石凯豪持续贩售的奴隶所提供的庞大劳动力,工厂区在陈华的指挥下迅速启动扩增计划。

首先,陈华决定大幅扩充钢铁厂规模,将工人人数增至三万,这一数字在现代社会已然接近一个大型钢铁厂的用工规模。然而,在当前的条件下,这三万人所能创造的产量仅相当于一个规模较小的现代钢厂产能,但对陈华而言,这暂时已足够应对需求。

其余四万人的分配上,多数被安排至机床工厂,余下部分则分别调往制碱厂、香水厂、水泥厂等各类工厂。随着这十万人的调动完成,在毛新园的精心组织下,工业园区迅疾展开了扩建工程,一座规模宏大的工业区将在京州北郊逐渐崛起。

面对热火朝天地参与工厂区建设的十万人队伍,有人提出疑虑:“殿下,这批奴隶来源复杂,且是由民王送来,当中恐怕会有不安分之徒混杂其中。”尽管这种情况罕见而珍贵,但风险不容忽视。

对此,侯长史——这位以往对工厂区事务并不热衷的人物,也来到了现场。陈华胸有成竹地回应:“这一点我早有预见。本王已命左右密卫密切关注这些奴隶动态,一旦发现有蓄意捣乱者,将立即予以严厉处置,确保工厂区秩序稳定。”

侯长史颌首认同,陈华的手段越发强硬,而这恰恰是一个枭雄应有的特质——对待部属宽厚,对待潜在威胁则毫不留情。

此外,侯长史补充道:“殿下,关于京州学院的选址,我已经有了合适方案。京州城中唯一适宜建设学院的地块位于城西一片空旷之地,那里仅有几户居民,只需适当补偿并妥善安置,即可动工建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