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架飞机不能飞了!维修工!维修人员呢?子弹打在了发动机舱上,还有一发打碎了座舱玻璃,需要维修!”远处,一架飞机的旁边,负责检修的地勤学徒高声的呼唤着维修人员。
将皮手套还有飞行帽递给了自己的跟班,周于心挠了挠头,侧过脸去看那架似乎负伤返航的战斗机,开口回答道:“没什么感觉,四架飞机的编队比日本的多机编队更灵活一些,如果可以的话,下一次试试两机编队……”
那地面指挥官愣了一下,然后苦笑了一声之后点了点头,开口无奈的说道:“你呀,就是一门心思的钻进了飞行上,要不然当个大队长都绰绰有余了。”
……
这边的明军飞机返航,另一边的明军飞机出动,20架雷公1型俯冲轰炸机带着炸弹滑跑起飞,然后赶赴前线去执行对日军前线的轰炸任务。这些飞机携带的炸弹非常多,每一架都挂载到了极限水平,他们要轰炸城干,花岩等地区,阻断日军第20师团南撤的道路。
在这些雷公1型俯冲轰炸机出动的同时,明军正面的第1集团军也向河对岸的日军发起了自己的猛烈攻势。和第2集团军强渡鸭绿江的时候不同,挡在他们正面的,仅仅只剩下日军第5师团的殿后部队了而已。
虽然这些留守的日军手里有非常坚固的永备防御工事,虽然他们在这里留下了很多抢运不走的重型火力,可是因为留下的兵力实在有限,所以明军渡河的时候遇到的抵抗非常的有限。
范铭手下的第1营装甲部队在浮桥上冲过,开上敌人的阵地的时候,明军第1集团军的损失也不过只有千余人,和第2集团军损失直逼4000比较起来,真的可以用轻松来形容了。
看着眼前几乎被弃守了的钢筋混凝土永备防御工事,范铭真的有些为这些日军的投入惋惜。构筑的非常科学合理的机枪阵地,配合上加固的隐蔽碉堡甚至是反坦克炮塔,如果这些设施都能够发挥作用,可能第1集团军也会在这里丢下上千具尸体吧?
“营长!禁卫军第1步兵师那边传来的消息,他们已经打穿了这条防线,我们可以从他们占领的阵地上通过,向纵深前进了。”身边装甲指挥车内的无线电操作员放下了听筒,探出头来对站在一座碉堡前面感慨的范铭喊道。
“让1连发动坦克!出发!”听到了自己手下的喊声,范铭抛开了自己的感慨,下达了作战的命令。他身边的一辆正在休息的2号坦克紧跟着他的命令发动起来,发动机排出的黑烟让范铭不由自主的眯起了眼睛。
这年月可没有什么环保排量的说法,发动机本身设计还有燃烧不充分等问题,都会造成坦克排气管喷出黑烟。不过这对于装甲兵来说并不算什么致命的问题,跟在坦克后面的步兵的抱怨估计也起不到督促改进的效果。
毕竟改进的措施都是装甲部队自己提出来的,而步兵的指挥官们可不会轻易的提交这种越俎代庖的改进建议。毕竟很多军官还有残留的旧思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他们的处世哲学里还是很有地位的。
远处,浮桥之上还堆满了运输各种物资的汽车以及骡马,更远处的阵地上,一队队的大明帝国士兵背着自己的武器,正在军官的带领下,翻越日本守军遗留下来的各种防御工事。兵强马壮的明军第1集团军主力,已经在鸭绿江对岸站稳了自己的脚跟。
小镇水丰对面的鸭绿江江面上,大明帝国的工兵们已经开始建设一条真正的大桥,这条大桥采用钢铁以及砖石的混合结构,并列两条铁轨还预留了一条人行道。如果这条大桥通车,那么明军的渡河速度将更快。
一辆2号坦克从范铭的身边经过,卷动的履带碾过了一条被推倒了的铁丝网。战壕里还有没来得及处理的明军已经日军士兵的尸体,因为寒冷所以空气中倒是没有那种难闻的血腥气息。
营部的铁牛装甲指挥车也已经发动起来,范铭踩着半履带装甲车后车身下面的履带,翻身跳进了装甲车内。他站在敞开的后车厢里,露出半个身子,冷眼看着装甲车翻越过的一条战壕内,那些早就冰冷消失掉的生命。
从辽东战场上一路尸山血海走过来的范铭,早就已经对眼前的一切麻木了。他不是多愁善感的类型,也真的无法让自己一直保持怜悯的心态。当他第一次负伤的时候,他就已经明白,这里最不需要的就是怜悯。
敌人也向他开火,他能活下来的唯一理由,就是依靠运气还有足够强大的武器。所以他能做的就只是漠然的看着那些已经死去的敌人还有友人,然后在下一秒把他们还有他们身边的泥土砖石一起忘记。
“呼!”迎着河畔上冬天猎猎的冷风,一面巨大的旗帜被十几名工兵努力的竖起,这面巨大的战旗上有着一条在天空中蜿蜒盘绕的巨龙,通体都是青色的花纹,装点着白色的祥云。这是皇帝陛下御赐给第1集团军的腾云青龙战旗,也是这个集团军最引以为傲的资本。
“皇帝陛下万岁!”路过的所有士兵,在走过这面战旗的时候都要右手按在胸口,发出最大声音的高呼,这声音一浪高过一浪,甚至盖过了远处还在隆隆作响的炮声。
大明帝国最能打的军队,在鸭绿江边终于走上了战场,辽东之战后享誉天下的帝国第1集团军,赫赫有名的“大明第一军”!这支部队拥有第1装甲军,第1步兵军,还有禁卫军第1军!
仅仅是看番号就能猜到这支部队有多么可怕,新军最先组建的第一支部队,即便是分出了无数军官士兵到其他部队,它依旧是整个大明帝国第一个组建起来的装甲集团军。大明帝国陆军半数军官都在这里接受过培训,或者压根就在这里服役一直到升职调任其他部队。现在它来了,距离后撤的日军第2军主力,只有几十公里而已。(未完待续。)
331扩大
一辆通体黝黑的豪华汽车缓慢的停靠在了紫禁城的大门外,副驾驶上身着双排纽扣军衣的副官先一步下车,拉开了汽车的车门。穿着体面燕尾服的男人钻出了后排,脸上的大胡子在寒冷的北风下根根抖擞。
副官将皮大衣披在了这个外国男人的肩膀上,然后这个大胡子就迈开大步,走向了象征着大明帝国绝对权力的殿堂,这座全世界最雍容华贵的红墙大院——紫禁城。
站在这座宫殿面前,任何人都会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和卑微,它向你展示的就是这里那个乾坤独断的主人至高无上的权力威压,为了营造出这种气氛,这里的任何一块砖任何一堵墙都被反复的推量考究,从不吝惜工本费用。
现如今,因为天启皇帝的改革,这里已经不同于当年那样的封闭与神秘,可依旧还是这个帝国精神层面上的象征和符号。虽然每天都有很多人进出这里,可每一个人都无疑是真正意义上的权贵。
被巨石铺设得非常平整的宫道上,和这个外国人擦肩而过的两个人,停下了脚步侧过身子看了看这个急着走进宫城的老外。其中一个穿着华美官服的中年人对身边的一个穿着西装的同伴开口说道:“看,俄罗斯人显然也是坐不住了,要打这场战争的,可不只是我们啊。”
那穿着西装的男人侧过脸去看大胡子外国人的背景,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微笑。也难怪他现在的心情如此只好,因为这场战争可以说就是在他的产品的推动下,才这么急匆匆的打响起来。
说话的这个刚刚坐上兵部采购部门管理位置上的,正是蚩尤武器公司的董事长谭锦成,他如今可是皇帝陛下跟前的红人,掌握着很多武器的直接采购权。当然辽东战事给他带来的好处远不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