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小骊珠离开咸阳的第一天晚上,情绪迟钝的始皇帝终于感受到扶苏对小骊珠的那种不舍之情了。
有人说一十一天足够养成一个习惯,这话倒也不假。自从小骊珠把扶苏从上郡带回咸阳来之后,小姑娘虽然不是天天都跟在始皇帝的屁股后面,尤其是在建炼铁炉和炼铁那段时间,小骊珠更是一有空就往宫外跑。
什么始皇帝因为太忙碌了而忽略了小骊珠这个女儿这种事情压根就没有发生过,反倒是经常发生小骊珠因为太忙碌了而懒得搭理自己亲爹的事儿。
但是别管小骊珠再怎么忙碌,就像太阳下山百鸟会归巢一样,小姑娘每天也会赶在咸阳宫落锁之前回宫。
虽然小骊珠每天在宫里的时候也不一定会每天都和始皇帝一块用晚膳,但是最起码始皇帝知道小骊珠就在宫里,父女两人还能见上一面,再闲聊一会儿。
每天晚上和小骊珠的亲子时间可以算得上是始皇帝这小半年来最放松和最愉快的闲暇时光了,每次和小骊珠聊完,别管是聊一些国家大事还是一些家常小事,总能让始皇帝褪去一天的疲惫,简直比以前单纯嗑药还要好使。
不过始皇帝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要不然他也不可能一开始就那么果断的决定让小骊珠出发去沛县了。
直到小骊珠离开的第一个晚上,始皇帝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被小姑娘养成了这个习惯,因此当天晚上他除了感到不舍之外,也感到了不适应。
但是不舍归不舍,不适应归不适应,始皇帝却没有改变主意让小骊珠回来。
因为他很清楚小骊珠去沛县是有任务在身,而不是去玩的,所以既然小骊珠都不抱怨自己要跋山涉水了,始皇帝又怎么好意思因为自己的个人情绪而朝令夕改?
于是始皇帝压下了这份不舍和不适应,他想也就是一开始有些不习惯,等时间长了就好了。
不止始皇帝是这么想的,其他的文武百官和皇嗣嫔妃们也一样,见始皇帝在小骊珠离开咸阳的第一天开始,情绪就明显比以往要暴躁一些,他们也不觉得奇怪。
毕竟小骊珠又不是不得宠,她骤然离开,始皇帝当然会觉得不舍了,但是他们一致认为时间会冲淡始皇帝对小骊珠的这份不舍的。
尤其是那些知道始皇帝为什么会派小骊珠前往沛县的大臣,比如说王绾他们。可以说他们都是跟着始皇帝打江山,建立大秦帝国的老臣子了,别人不了解始皇帝的性子,他们还能不了解吗?
在他们这位陛下的心目中,万事都没有大秦重要,所以他会调节好自己的情绪的。
所有人都这么想,然后……
他们眼睁睁地看着始皇帝的脾气一天比一天暴躁,终于有一天有人甚至因为左脚先进殿内而被始皇帝喷了一顿。
什么?
你问这个倒霉蛋是谁?
没错,就是我们的长公子扶苏了。
当日曾三番五次劝始皇帝改变主意却未能如愿,最后因为小骊珠的离开
而差点哭得稀里哗啦的扶苏:“……”
他父皇是不是在报复他当初只是劝了他三五次而没有一直劝到他改变主意?
别管原因是什么,反正前朝后宫的人都总算是看明白了,小骊珠一天不回来,他们就一天没好日子过。
原本觉得小骊珠去沛县百利而无一害的大臣们:“……”
原本觉得小骊珠去沛县是给自己腾地方的嫔妃皇嗣们:“……”
平心而论,始皇帝的脾气虽然是一天比一天暴躁了,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自己脾气暴躁而胡乱杀人或者处罚人,顶多是对前朝大臣们的工作成果挑剔了一点,见不得后宫嫔妃们那么清闲,以及看到自己膝下的孩子就觉得烦而已。
连续加班加点的大臣们:“……”
被迫没事找事做的嫔妃们:“……”
感觉连呼吸都是错的孩子们:“……”
总之始皇帝凭一己之力,让半个咸阳城的人都恨不得小骊珠赶紧回来。
可惜赶紧回来是不可能赶紧回来的,这个时候小骊珠他们说不定都还没有抵达沛县,更别提完成始皇帝交代的任务了。
那能怎么办呢?
实在是不想遭罪的大臣们就决定让始皇帝去找小骊珠算了,反正始皇帝今年本来就打算再次出巡。反正都是大秦的领土,那么巡哪儿不是巡呢?
正好陛下还可以实地考察一下长公主在沛县推广玉米的进度不是吗?
这么一合计,群臣便联手上书了,说得那叫一个情真意切,大公无私。
始皇帝知道他们的心思吗?
他当然知道了,但是最后始皇帝还是愉快地答应了。
没办法,谁让他这个当爹的真的想女儿了呢?
于是在群臣们有意算计,始皇帝有意配合下,双方很快的就达成了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