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曹操的密秘日记 > 第46部分(第1页)

第46部分(第1页)

后来孙策离开了袁术到江东独立发展,使袁术集团的力量大减,袁术手下再也没有特别能打的大将,说是占领了扬州,其实只是扬州六郡里的两个郡而已。

但袁术此人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向自我感觉良好。听说献帝遇难,他迫不急待地召集会议,跟手下人说:“如今刘氏微弱,天下乱乱糟糟,缺乏统一领导。我们袁家连续四代人当过三公,是天下名望所归,我想顺应民意,大家看看这怎么样(欲应天顺民,于诸君意如何)?”

大家一听都愣了,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顺应民意”不就是想冒天下之大不韪自己当皇帝吗?袁术手下的人都不吱声。在这种情况下,不吱声就是表示坚决反对。

袁术的办公室主任(主簿)阎象忍不住劝道:“当初周朝从后稷以至于周文王,积德累功,三分天下已经占有其二,仍然服从商王殷纣的领导。明公您虽然出身世家,但还没有达到周王那样的强盛。而且,现在汉室虽然微弱,还没有像殷纣王那样残暴啊!”

阎象的意思很明白:您老人家比周文王差得远,献帝比殷纣王强得多,当初周文王都甘愿服从殷纣王的领导,您有什么资本自己当皇帝呢?

袁术听了心里极不高兴,半天不说话(嘿然不悦),没有人支持他,这件事也就暂时放下了。

袁术想当皇帝的瘾一旦被勾起来,不达目的他吃不香、睡不踏实。他整天都在想着要当皇帝的事。后来证实,献帝遇难于曹阳纯属误传,但即便如此,袁术仍然没有死心。

当时社会上流行着许多神秘预言,基本上都是一些不知所云的东西或者是别有用心之人编出来的无稽之谈,但有很多人相信,有人还深信不疑,袁术就是其中的一位。在这些神秘预言里,有一句话很知名,叫“代汉者当涂高”。

这一句话的前四个字好理解,就是接续汉朝国祚的人,灭亡汉朝的人。后两个字却十分费解,“涂高”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

但袁术认为这很好理解,这个“涂高”就是指他自己。袁术字公路,“术”是城邑内的道路,“公路”指的也是路,而“涂”被他理解为“途”,也是路的意思。这种理解很牵强,但袁术认为一定是这样的。

根据“五行终始论”,汉朝属于火德,取代汉朝的一定属于土德,袁姓就属于土德,是有资格取代刘汉统治的姓氏。这一条又成为上一条的佐证。而且,这时候河内郡人张炯又帮袁术弄出来一个符命,以兆袁术的天子之应,袁术更觉得皇帝非他莫属了。

张炯的这个符命,史书均有提及,但都不知道具体何物,估计跟河里挖出个写字的石头、鱼肚子里发现一条写字的绸子这些事差不多。

有了这些理论基础,袁术觉得自己再不出来当皇帝都有点对不起上天的眷顾了。他听说孙坚当年在洛阳宫里得到了传国玉玺,就把孙策的妻子软禁起来,逼她交出玉玺。孙策这时已经到江东开辟根据地去了,无奈之下,孙夫人只好把玉玺给了袁术。

建安二年(197年)春,袁术不顾众人的反对,在寿春正式称帝,但他这个皇帝很奇怪,既没有宣布国号,也没有下诏改元,他也不自称天子,而称“仲家”。

后世有人认为,“仲家”就是袁术新王朝的国号或年号,也有把袁术称为“仲家皇帝”的,但这些都是推测,“仲家”并不像个国号,更没有“仲家”作为年号的记载。

两年后,袁术走投无路之际,曾对自己称帝的行为进行过辩解,说他当时看到天下大乱,已经到了周朝末年七国分势的局面,自己出于一片责任心,出来替汉室管管事,自称“仲家”,仲是第二的意思,在他心里还是把刘氏当老大,并没有真的想当皇帝。

一般认为这是袁术给自己的辩解,但对照实际情况看一下,也许并不完全是虚言,袁术想当皇帝是确定无疑的,但他也知道自己实力有限,于是留了条后路,从而弄出个不伦不类的东西来。

但是,除了国号、年号这些以外,其它一切方面袁术都按照真皇帝的样子做了。他改九江太守为淮南尹,类似于西汉的京兆尹和东汉的河南尹,寿春自然成了“京师”,他在这里任命公卿,建皇宫,设祠庙、明堂。

他在寿春大封百官,但大家似乎都不太给面子,来应聘的人并没有想象中积极踊跃。袁术有点犯愁,心想无论如何得找几位天下名士来撑撑门面,不能三公九卿尽是阿猫阿狗之辈。他想到了两个人,一个是陈,一个是金尚。袁术想请他们来当自己的“三公”。

陈就是陈登的父亲,他本人也是高干子弟,他的父亲陈球当过太尉,袁术和陈年轻时在洛阳就是哥们。此时陈在徐州的吕布那里,吕布是袁术的盟友,跟他要个人应该没问题。袁术给陈写了封信,但陈却没有来,不是吕布不放人,而是陈压根不愿意。

陈不仅没来,还给袁术写了封措辞严厉的信,把袁术批评了一通。陈说,让我去阿附你干那些非正义的事,就是死我也不能去(欲吾营私阿附,有犯死不能也)。袁术气得牙痛。

金尚是个老党人,有一定名望,当年被朝廷任命为兖州刺史,而兖州那时已被曹操控制,金尚兴冲冲跑到兖州上任,结果连兖州地界都没有进就让曹操一路打了回来。金尚没有地方待,跑来依附袁术。

袁术任命金尚为太尉,但金尚死活不干,并且准备逃跑,袁术抓住了他,一怒之下将其杀害。

袁术的称帝行为在曹操看来既是对汉室的叛逆,也是对自己的挑战。许县新朝廷运转不到一年,袁术就公然分庭抗礼,不给他点教训,势必会有第二个、第三个袁术冒出来。

在曹操的战略规划里,解决袁术本来没有排在前面,他现在最需要解决的是南阳郡问题,其次是吕布和刘备,然后是关中的凉州军阀。但现在袁术自己跳了出来,曹操的战略规划必须相应做出调整了。

【四、联合讨袁行动】

袁术的僭越之举让他的两大盟友——吕布和孙策不得不向世人表明态度,这二位最终的态度都差不多:坚决反对。

其中以孙策反对得最干脆。听说袁术僭号,孙策马上写来一封信给予强烈谴责并断绝双方关系(以书责而绝之)。这封信有一千一百多字,在书信体文书里算是很长的了,写得洋洋洒洒,最早收录于《吴录》一书中,信中细数袁术九大罪状,说他连董卓都不如,以董卓的狂狡,在废主自立问题上仍然不敢擅为,而袁术竟敢干出这种大逆不道之事。《吴录》称这封信是张代笔,《典略》认为代笔的是张昭。

孙策在江东已渐成气候,跟袁术翻脸是迟早的事,袁术称帝无疑给了孙策一个最合适的翻脸理由,加上此前袁术为得到传国玉玺而扣押了孙夫人,孙策更是怒从心头起,这次索性彻底了断。

跟袁术决裂以后,孙策转而投向许县的朝廷。据《江表传》记载,孙策主动派刘由、高承为特使到许县朝奉进贡。

曹操见到孙策派来的使者特别高兴,拉拢孙策可以瓦解袁术的联盟,孙策如能从背后夹击袁术,那袁术岂不死得更快?为此,曹操以献帝的名义,立即派议郎王为特使前往江东,对孙策勇于同逆臣作斗争的行为给予表彰,并拜孙策为骑都尉,封吴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