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生命的觉醒泓露 > 第46章 觉后空空无大千(第1页)

第46章 觉后空空无大千(第1页)

有人问师父,怎样才能得到幸福快乐的人生?师父说:远大的志向是幸福美满的基础,只顾眼前的随波逐流是苦难的因,有远大志向的人在发生家庭纷争时,他会不由自主的想到大事,而不屑一顾地在家庭琐事中争吵,减少了争斗之心,这样人生才能有幸福。

如果他的目标只在一家利益中,遇到争吵的事,会把全部的精力用在琐事上,越争吵感情便会越淡薄,这样哪能有幸福快乐可言,佛法之所以可以给人们以幸福快乐,也是这个道理,他在争吵时,就会想到忍辱柔和的戒律,而把心思用在修心上,而把打闹当做小事,自然就会获得幸福快乐。

所以理论的志向,胜于物质的**,一个没有志向的富人,也很少有幸福快乐可言,相反一个有志向的穷人,他当下就生活在净心的快乐之中。

为什么说不知保护自己的人也不能保护别人?保护好自己的人,才配爱护别人每次坐车看到别人不系安全带,看到行人闯红灯…,总觉得这样的人不能保护自己,也就不配保护别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因为生命是因缘的发起者,戒律就是为保护生命及慧命所设立的。

如果一个受戒的人不知道保护生命,因人的错误来使自己生气发怒来惩罚自己,因环境事物的不随心而委屈伤害自己,因自己的暴怒,使自己陷入危险境地…,如果你使自己受到损伤,不管你有何种理由,你都是一个犯戒者,只有保护好生命,才能进入慧命的修学。

慧学就是八风不动的心性,如果你什么事也没犯,但你的心就是不安,这不是犯戒不犯戒的问题,而是障深业重,疾病苦难重重的结果,你的心清清净净,无论遇到什么大江大浪,始终能保护清净自如的心,这就是无上的福德。

有人问师父,怎样才能处理好一件事呢?师父说:我们处理一件事情,如果以身见来做,以这为衡量的标准,那是普通人,大人与小人的区别就是处事态度,在遇到不顺不如意的事时,君子往内想而小人却往外想,比如别人对你不好时,小人自然想到对方的不好,把心力都用在怎样对付对方上了。

而君子自然而然的想到自己的能力德行不够,把精力用在反省自己,提高自己上,越往外看境界就越往下降,而越往内观能力就越高,“反照回光,直下自承当,何处不乐邦”,这是修行的好方法,也是君子的做风。

为什么说依靠心是幸福的基础?给别人一个依靠,才能给自己一个幸福,修行就是完全依靠自己,在普通人眼里,人必须有依靠,而且人越普通,依靠心就越重,温室的花朵永远经不起风吹雨打,几乎所有有能力的人,他的自制自控力一定非常强。

没有本事的人依靠心就越重,而最高的圣人,能做到都不依靠身体,不依靠环境,不依靠思想意识而生存,修行人完全的舍弃了依靠之心,把一切获得物欲的心全部放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看破放下,而进入全部依靠心的世界里遨游,这才是一条真正的修行解脱之路。

有人问师父,怎么才能快乐呢?师父说:为自己就会痛苦,为他人就会快乐,心中只装有自己,就会将自己之外,都判为戒线,外界的圈远远大于自己,由于外境的干扰和自身的判断,力量相差悬殊,所以学到的只有痛苦,而圣人的教育,是要立功立德立名。

自身与外境融合,所以外境的压力非常弱,人也就没有那么多苦了,人越学人事物的距离越小,所以越快乐,而人与人之间距离越大,这也只能是越学越苦恼了,而修学是以无我利他为基础的,所以越学越快乐,为我们的家人努力的学习工作,看似苦其实是最甜的。

为什么说压力才是动力的源泉?佛涅槃时佛十大弟子,以多闻第一,能背诵三藏十二部的阿难却未证圣果,佛的接班人大迦叶尊者对阿难说:佛己涅槃了僧团要求证得圣果的才能留在僧团,你虽贵为多闻第一,结集经典也不能破了这个规定。

阿难忍受了巨大的压力和悲痛离开了他一生竭尽全力的僧团,找到了一个山洞,化巨大的压力和伤心为动力,把以前所有的荣耀记忆都连根铲除,将依靠的心全部收摄于自修自证中,以前把心用在佛身上,用在僧团上,用在听法的人上…,到了现在他觉得太可笑了,自己没有证得圣果,一切的取悦于人、圆滑处事…,都丝毫没有用处。

阿难万念俱灰,只有实修一念,并发大誓愿必定成就,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阿难便证圣果,这时大迦叶带领僧众迎接,大痛苦大快乐的差距才是智慧,大绝望大前途才是灵魂…,感恩给你痛苦的人,感恩找到净心净土的自己,这就是度众生。

人的心力是从何而来的呢?电视剧《宝莲灯》中沉香为学法术在孙悟空洞前跪了一年多,当他起来时说,我的法力增加了许多,孙悟空说你冷了要用内力驱寒,热了要用内力避暑,饿了也要用内力解讥…,这就是道法自然最好的解释。

佛入山过着日中一食树下一宿的生活,这也是一种真正的修炼,修行人也过着这种生活,就是为自己积累心力,在面对生气、发怒、不如意的事时,有的人承受不了压力得了身体上的和精神上的病,有的人却没什么事,而有的人把压力当做动力,做出一番大事业,这就是心力的不同,坚定的信心、耐心和决心,才能佣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人为什么会多病短寿呢?《黄帝内经》从养生的角度找出了短寿的原因:“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知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道就是心灵,身体与心灵能够溶于一体便是阴阳,术数就是溶和的方面,就是说你要把肉身当做工具,把心灵当做主人,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这都是心灵的作用,而根身体豪无相关,这就是最好的数术。

人生的痛苦是怎样来的呢?人生的痛苦在于把关助点放错了,人生中最大的一件事就是生死,爱谈生死而不能解决生死大事,这是消极厌世的人生,能解决生死大事的,有形象的身体物质,必然会归于死亡,我们只需随缘。

能量的心灵却是不生不灭的,我们要精进的保护任,我们不论做什么事,都要以放下身相,提起心灵为主,就比如吃饭,为活着而吃饭是世间法,吃饭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的当下就是不灭的心性,这是出世间法,活着是为了普度众生,这是慈悲喜舍的菩萨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