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尧,儒家文化倡导的上古圣君,被赞誉为“最理想的君主”。
那么,尧为何能够得到这么高的评价?
“致君尧舜上”到底蕴藏着什么样的故事?
“禅让制”的真相,到底何去何从?
一:起源
经过了前面的铺垫,对于尧的身世想必各位已经很熟悉了。
尧,帝喾之子,帝喾的第三个妻子名叫庆都,她是伊耆侯(《史记》作“陈锋氏女”)的女儿,也就是尧的母亲。
尧并不是他本身的名字,他原本应该是祁姓,名放勋,受封于唐,故称陶唐氏。
也有说法他是伊祁姓,来源于母亲,说明当时母系氏族还没有完全衰败,部落仍然属于男女权交错辉映的状态,没有完全的一方压倒一方的优势。
传说尧帝是赤龙感生。
十三岁,受封祁地,黄帝12个得姓儿子之一即为祁姓。(由于迁居于封地也称徙祁、伊祁)
十五岁时定都于陶唐。
二十岁,尧代帝挚为天子。定都在了平阳。在帝挚的禅位之后,尧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这一时期,根据后世及后世史书传言的做法,尧以德行为圣,为王。
尧的政治,是传说中仁政人治的开端,是政通人和,年丰民寿的代表。
《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晚年,尧辟位,由舜继天子位。
辟位二十八年后,尧病逝于雷泽,安葬于谷林,谥号为尧。
二:伴侣
第一种说法,尧的妻子为鹿仙女,神话人物,被称为尧王夫人。
鹿仙女居住在临汾城西姑射山北仙洞。帝尧到仙洞沟牧马坡与牧民谈论驯服牲畜,巧遇鹿仙女。两人一见钟情,以洞为房,成婚之夜仙洞对面两峰如红烛高照。
后世将帝尧与鹿仙女成婚洞房称作洞房,两座山峰称作蜡烛峰,这就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洞房花烛夜”的美丽传说。
但事实上,关于鹿仙女的文字最早见于《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黄帝篇》中也有记载:“列姑射山在海河洲中。山上有神人焉,吸风饮露,不食五谷,心如渊泉,形如处女。不偎不爱,仙圣为之臣。”
相传,鹿仙女,又称姑射仙子,是她母亲姑射神女于农历6月24日凌晨寅时所生,作为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话人物,具有“天姿灵秀,意气殊高洁”的赞誉。
第二类说法更接近历史。
张华(晋)《博物志》上记载“帝尧陶唐氏初娶富宜氏,曰女皇,生朱(也叫丹朱)。”
《世本·帝系篇》(清张澍稡集补注本):“尧取散宜氏之子,谓之女皇。女皇生丹朱。”
这里的富宜氏,散宜氏指的是同一人,这就是历史上的尧的妻子。
真实来源应该是《大戴礼记·帝系》的一条材料:帝尧娶于散宜氏之子,谓之女皇氏。
散宜氏流传了很久,传说商汤征讨夏桀就得到过散宜氏的支持。
周文王的四个好友之一,周王朝的辅政大臣之一,名字叫做散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