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女主是谁 > 第168章 四桩奖赏五千字章(第2页)

第168章 四桩奖赏五千字章(第2页)

“这双满是老茧的手,代表着一个忠臣对朝廷、对百姓的赤诚之心!”

常风道:“禀皇上。修堤治水是百年大计。臣身为皇帝的私军镇使,应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让民夫们明白皇上治水的决心!”

“刘都院有言,治水如同打仗。臣身为治水大军的副帅,理应身先士卒!”

弘治帝龙颜大悦:“说的好!朝廷需要一千个常风!”

说完,弘治帝回到了龙椅上。

刚才在御门外暗自嘲笑常风的清流言官傻眼了:常风这厮哪里是吃苦去了?分明是镀金去了!

常风拿起笏板,退回武将班中。他在等待着弘治帝的封赏。

不过弘治帝并未急着封赏他。

弘治帝道:“刘大夏,你此番治水,颇有政绩。朕命你为户部左侍郎,兼任左副都御史。”

刘大夏从原职浙江布政使升为户部左侍郎,已经是大大的提拔了。

更别提,弘治帝开了官场先例。让刘大夏在担任户部左堂的同时,兼理言路,做都察院的三把手。

史书载:弘治六年春,黄河张秋提防决口。帝下诏选才臣巡鲁治水。升刘大夏为右副都御史前往。

刘大夏于黄陵冈疏通贾鲁河,再疏孙家渡、四府营,以分水势。

从胙城经过东明、长垣到徐州修筑长堤,共三百六十里长。水灾根治,张秋镇改名为“安平镇”。

帝赐玺书褒奖。召为户部左侍郎,兼任左副都御史。

历史人物,总在后世充满着争议。

后世之人对刘大夏焚毁郑和宝船图纸、海图颇有微词。

甚至看小说时,小说内出现刘大夏,读者都要评论“他烧了郑和宝船图纸,乃大奸大恶之人,让主角杀了他”。

历史总是相似的。一九七六年,苏联为何要拆毁人类航天史上最大的航空器N1火箭,并焚毁(而非封存)全部图纸、数据?

作为后人,可以从刘大夏的视角揣测下他的行为动机。

第一,郑和宝船不是战船。而是运输船。以满载海外宝物为目的建造。

在白银短缺,币值奇高的永乐朝,单艘造价便达六千两。

郑和船队六十三艘,建造耗银三十五万两以上。加其余马船、粮船、座船、战船,船队总造价高达六十万两。

明朝经济史料《广志绎》载:郑和七下西洋,赉银七百余万。

现代人知道郑和下西洋的正面意义,是伟大的壮举,是极具冒险精神的开拓,是充满大国风范的外交之旅。

然而,刘大夏不是现代人,不是穿越者,只是明朝的一个士大夫。

郑和耗费七百万两国帑,换来了万国来朝,一堆奇珍异兽,以及与南洋诸国的封贡贸易。

在刘大夏看来,既然七下西洋,已经跟南洋诸国建立了稳定的封贡体系。为何还要耗费巨资八下西洋?

第二,无论是大明还是满清,受孔孟思想传统和时代局限性影响,都没有开拓海疆的概念,更没有殖民概念。

郑和七下西洋,虽率兵数万,但未为大明开拓半分海外疆土。

即便刘大夏不烧宝船图纸。大明也不会像后世的一些人认为的那样:假如宝船不被毁,我大明可殖民整个南洋甚至印度洋沿岸。

大明搞殖民,只能是出现在穿越小说里的情节。

至于说宝船尚在,东南不会闹倭患更是无稽之谈。宝船就不是战船。

第三,刘大夏怕后世之君一时兴起,轻启下西洋,靡费国帑,于是烧了宝船图纸、海图。

第四,所谓“刘大夏烧了宝船图纸,他的后人在明代中后期成为最大的海盗集团”,纯粹是二十一世纪初地摊文学的杜撰出来的猎奇野史。

地摊野史又被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被一堆为割流量编造历史的自女某体搬运。信就输了。

看古人做一件事的对与错,切忌以现代人的眼光去评判。一定要结合古人做这件事时的历史背景。

古人做一件事,在现代人看来是错的。但放在他身处的历史背景,或许就是对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