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鉴之一去不返,倒是让舒宁担心了半天,找了几个信得过的小厮四处去找,也没能将人找回来。
吴少卿虽然也好奇,毕竟是别人的家事,他完全是个外人,也不好插手,更不好问,识相的早早就退了出去。
舒宁在观澜书院留了人手,吩咐一见到秦鉴之就立刻告诉他,然后赶回了文家。
“京城那么大,出了京城就是修得齐整的官道,若真是想走,去哪儿都方便的很,这一天的时间,都够到山东的了,这是要去哪儿找啊。”舒宁低声对舒玉抱怨。
“那可是他亲娘,一句话不留的就这么走了,当然受不了。”舒玉也忍不住对舒宁道。
“那连个方向都没有,岂不是注定徒劳无功?”舒宁有点无奈的摇了摇头,又问舒玉,“这事要跟爹说吗?”
“跟爹说了有什么用?”舒玉好笑的看着舒宁,“这事爹最好是不知道,不然秦将军该觉得尴尬了。”
“也是。”舒宁摸了摸脑袋,没再吭气。
“你且放下心思吧。”舒玉笑着劝舒宁道,“这事儿一来你插不进手,二来就算你找到了秦少爷,也帮不到什么忙。”
“我就是有点担心。”舒宁笑了笑,也发现自己的多余,不由得再摸了摸鼻子,道,“现在京城里气氛有点怪,他一个人这么到处乱闯的,总不是个事儿,万一遇到什么麻烦就不好了,他现在又属于身份未明的,碰到京城里这些官家老爷,肯定要吃亏的。”
“我想他肯定不会在京城里乱窜,既然李夫人想要离开,自然是要远离京城的。”舒玉道,“只是没个方向,也不好找。”
兄妹俩说了一会儿,终于还是没说出个所以然来,不得不罢了。
秦鉴之出京找了半个月,回来的时候依然是没有任何头绪,李夫人就像是凭空消失了一般,秦鉴之顺着他们曾经去过的地方追过去,也没有看到李夫人的踪迹。
这一段时间以来,秦威倒是也去过几次观澜书院,连续半个月都没见着秦鉴之,自然忍不住跑来问舒宁。
舒宁当然是据实回答,李夫人失踪的事情,而秦鉴之现在一心扑在找寻母亲的事情上,哪里还有心思读书玩耍。
秦威听说李夫人离去的时候,不由得大急,虽然他也还没想好到底要怎么处理几个人的关系,可他也不想让自己已经受了那么多年苦的发妻还要再颠沛流离,他让舒宁帮忙联系秦鉴之,好帮助他一起找到李夫人。
秦鉴之听说这件事,心中总算是觉得秦威略有点人性,他现在一没财力二没人力,若是求舒宁虽然也可以有些帮助,毕竟不是太好,如今秦威送上门来倒是正好省了他不少功夫。
父子俩难得的齐心协力起来,找人,布置,追踪,一系列的事情处理下来,秦威反倒更加喜欢这个合他脾气的儿子了。
现在李夫人失踪,自然不好提认祖归宗的事,秦威只能暂时等待,他甚至都已经考虑好,要如何向公主坦白这些事情。
此事原本就是公主当年年幼跋扈造成的错,她当然也没有什么好说的,秦威摸着胡子,这么想着。
可是事情没有像大家想的那么简单,李夫人这一次是打定主意不让别人找到,一直到第二年春暖花开,也没有任何蛛丝马迹,甚至不知道她到底是往哪个方向去了。
派去的大部分人手都渐渐收回来了,毕竟这样找人若是十天半月,甚至是半年一年也可以,可若是完全没有头绪的四处派人,就算是秦鉴之也知道这样不可行。
许氏快临盆的时候,文家又出了一桩事,一直醉心道术的文家三老爷因为疏忽被免了职,还被燕王上了一本,说现在世家子弟多纨绔,要么就是沉溺于一些对江山社稷百无一用的物事上,玩物丧志还算是小的,玩忽职守才是最可怕的。
奏章上还说,世家子弟无才无德,却占据了朝中大部分的重要位置,以至于那些真正有才学的寒门子弟无法出头,一辈子都被那些不学无术的纨绔们压在底下,最多就是个幕僚,无法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为国家办事。
最后,燕王引用了当年曹操求才三令,说应该不拘门第,唯才是用,而不是太过偏重于出身。
皇帝对这本奏章十分感兴趣,还拿出来屡次对众大臣说,可却并没有像燕王所期待的那样,颁布诏令,广招贤才。
这下子,让大家都不知道皇帝的意思了,若是说他觉得燕王说的不对,可却一直都在提起这份奏折,呃若是他真的觉得燕王说的对,又为什么没有采纳燕王的意见,颁布诏令求贤若渴?
唯一倒霉的大概就是文家三老爷了,因为这件事情,丢了官不说,还被皇帝当了典型,时不时的拿出来说一顿,让文家被全京城的人嘲笑。
文家被这么一折腾,顿时被推倒了风口浪尖,老太太听了这事儿,一口气没上来,厥了过去,紧接着就病倒了,在屋里躺着休养,谁都不见。
文老爷则是为了弟弟的前途跑前跑后,又因为此事,自己的职务更加难找,虽说也有几个关系比较好的人推举了几个位置给他,可那也实在和文老爷自己的预期差的远了些,眼瞅着回来已经好几个月,文老爷也苦闷起来。
“这几天只要见了人,必定会提起燕王的求贤书。”舒宁跟弟妹们在一起的时候,也忍不住提了一句,“就连吴少卿也专门给我写了一封信,问我怎么看。”
“哥哥怎么看?”舒玉好奇的看着舒宁,在文家这样的重灾区,自然对此事的关注度更加高一些,舒玉这几天也没少听这类话。
“我只不过是个郎中,有什么怎么看的?”舒宁笑了笑,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