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泥石流的形成原因 > 1982卷5 推出重奖劳模政策(第1页)

1982卷5 推出重奖劳模政策(第1页)

在办公室里,荣誉挂满了四壁。

面对这样的办公室,面对这样的荣誉,面对这样的昨天,朱先进过去也曾骄傲过,也曾光荣过,也曾自豪过,但是今天,他面对这一切,他心里却是莫名的压郁。

这每一块匾,每一个奖牌,每一张奖状,每一个奖杯,都是他无法跨越的山峰,无法光大的经典似的,他仿佛注定只能被这一切埋葬,你说他心里有多少的迷茫。

人生就这鬼东西,总是不会满足于现状,人不满足是好事,也是坏事。不满足,就有斗争,就有奋斗,固然是好事,推动社会进步,科技发展,都是不满足的结果。当然,这不满足,也助长了人性的贪婪,人性的尔虞我诈,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社会主义的出现,很好的遏止了人性的,人性的贪婪,这是比佛教、基督教、儒教最具说服力的教义,也是普渡从生的全新定义。

回想自已参加工作,为国争光,为人民服务,厂兴我荣的理念,贯穿着自已的前半生,那是多么激情的时代,活在一种精神中,活在一种责任中,每当回首起来,也是无比的自豪,为中国纺织工人自豪,为三线人自豪。

人生不能没自豪,养家糊口那不是自豪,那是生活,纯属一个人原始活法。但参加过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战过天,斗过地,为人民服务过,那就是别样的人生。

当时,朱先进走在街上,他就有过这样的自豪,见人家穿的衣服好看,他都感觉有自已的贡献,看到人民解放军草绿色的军装,他就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和自豪感。

这一切占据着他的青春岁月,他是那么的充实,他从来就有面对着鞋山湖哭涙过,他就认为自已在这里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也是光明用在事业上。

但是今天看到这些荣誉,这些成绩,这些骄傲,这些闪光的青春,他竟然流泪了,迷茫了、无助了,无力了,他好像自已再也不可能辉煌,再也不可能会有超越。

然而,在他无助的时侯,在他徘徊,在他踌躇的时候,他总习惯性的为自已点一支烟,他仿佛能借着那一缕烟云雾绕,就能摆脱无力、无助和无望似的。

6806厂是一个具有光荣纺织企业,省市级劳模不说,还出过国家级劳模。

一个响当当的工厂,不能在他手里默默无闻,不能在他手里偃旗息鼓,不能在他手里丢了脸,当然,更不能在他手里销声匿迹了。这就是朱先进的压力,就是朱先进的困惑。

毕竟他身上还是澎湃着为人民服务的激情,流淌着工人阶级必须切的斗志,胸怀着为国争光的无限责任,他没有压力,没有困惑就不正常。

昨天,胡厂长也在他办公室坐了一会,说的更多的也是工厂的昨天,昨天已经成了历史,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未来是个未知数,大家都在期待,期待就是希望,期待就是压力,期待就是新生,期待就是诱惑。

胡厂长也谈了留人的问题,这点与朱先进不谋而合。

为此,朱先进推出了一条新的激励措施。工厂一贯推行层层评劳模,每个班级、车间、分厂,都有自己的先进个人、先进班组或劳模。这次工厂规定对于获得市级劳模的员工进行重奖,一次奖励1000元,国家劳模一次性奖励5000元。那时一千元可是一个工人半年的工资,一千元可做一栋二百平的别墅。

方案出台后,朱先进、李长生、胡兴华一行专程去看了两个人。

一个是后整理车间的郑小凤,一个是老劳模黄红梅。

前几年,后整理车间员工郑小凤在工厂比赛中脱颖而出,拿下工厂纺织女工金手指奖。之后多次参加区市组织的纺织女工技术比武活动,都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接见。

从此,郑小凤越干越有劲,越比越谦虚。她铆足了劲,一心要拿全省的冠军,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今年中秋前夕举办的全省纺织女工多凤凰奖争夺赛中,郑小凤一路晋级,最后以一分之优,战胜上届金凤凰奖得主,成功拿下了金凤凰奖,成为全省为之骄傲的新时代纺织女工。

市省总工会分别授予郑小凤“优秀纺织女工”、“巾帼建功立业劳模”称号。

朱先进为兑现承诺,特意要求厂工会、生产部安排了一场颁奖典礼。并要求每个车间都要有节目,以示祝贺!

能有今天的成绩,那是十年磨一剑的有结果。

郑小凤不仅善于琢磨,也能吃得常人不能吃的苦。每晚,当其它工人都已睡下,他便关上了宿舍灯,继续到走廊练习。郑小凤一步步练习到一分钟能接头20个,21个,23个,从23个练到26个,就用了半年我的时间,40秒内就能处理完断经,让织布机重新工作。

能有成绩,郑小凤也是多年刻苦练习纺织技术的结果。

通过刻苦训练,不到半三年,郑小凤练就一个绝活:每分钟可以处理接头26个,比同年进厂的姐妹多了近十个。在年初工厂开展的技能运动上,郑小凤打破了工厂断经停台处理纪录,并取得技术能手称号。

了解纺织行业的人都知道,纱条的接头工作是门非常精细的技术活。一个完整的接头动作,需要分解为拔管、找头、引纱、套钢丝圈、插管等多个步骤。

上世纪70年代末,全省召开劳模大会。会前,省里有关部门的领导对郑小凤的上报材料半信半疑,“每分钟26个接头,这怎么可能?”于是,省里组成调查组来到6806厂,对郑小凤进行现场测试。

当时的架势非常严肃,都是想看看一个劳模到底合不合格,省里来的工作人员当场拿出了秒表。全厂的工人都围过来了,真是千目所视,紧张得很。

郑小凤一上场,镇定自若下来。26根纱条的接头过程就像魔术一样,一条完整的流水线作业,没有一丝停顿,一气呵成,展示了一分钟接头26根、质量无白点的全省纪录风采。

1980年初,郑小凤来到人员流失严重的布机车间丁班担任轮班长。在工作中,郑小凤探索总结出一套“一停二看三查”巡回法,并手把手地教给组员。一个月下来,提高生产效率达百分之十以上,并在全车间推广。

郑小凤不仅是一位善于思考、爱钻研的轮班长,更是一位年轻的“老师傅”。

六年来,郑小凤先后带出五十多名徒弟,其中三十九人当上了质量标兵、操作能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