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的下午,宋徽宗赵佶在宫苑深处的一座便殿内召见了梁山泊总头领宋江。
整个召见过程是在十分机密的状态下进行的。宋江乃是在张迪的安排下,经由镇安坊的地下通道进入皇宫,随行者仅燕青一人。便殿由赵佶的一班贴身侍从守卫,余者一概不得靠近。
会谈持续了两个多时辰,进程比较顺利。
未见宋江之前,赵佶将这个梁山泊反寇之首想象为一个彪悍孔武、杀气腾腾的大汉模样,见了面方知其乃是个身高六尺余的儒士。虽说宋江生得面皮黝黑,身形矮胖,其貌不扬,然其言谈行止,却甚为温良恭俭、文雅有度,给赵佶的印象较为良好。在这样一个印象的基础上,宋江的话他也就比较能够听得进去了。
宋江这个人,在武艺方面当然稀松平常,但口才还是不错的。初见到赵佶时他不免有些紧张,谈吐尚有些拘谨,后来见皇上的态度十分平和,心情放松,口齿便流利起来。他按照早已打好的面君腹稿,有条不紊娓娓道来,首先解释了梁山泊弟兄们被迫聚众落草的情由,接着申明众弟兄皆愿归顺朝廷,改过自新,然后提出了义军接受招安的条件要求,继之说明了提出这些条件要求的理由。洋洋千言一气呵成,说得清晰明了、有板有眼、头头是道。
赵佶听着,不禁对宋江有点刮目相看。怪不得那许多的桀骜不驯之徒甘心投其麾下,这个黑胖子当真是有点领导才能,闻其谈吐起码不亚于朝中四品官员的水平。赵佶对朝廷放着这样的人才不识不用,却将其逼上了反途,颇感一丝惋惜。
听罢宋江的陈述,赵佶想了一下,认为大致上无甚不当之处。梁山泊提出的朝廷应当保证兑现的一些接受招安的条件,乃是出于维护其自身安全和基本利益的需要,设身处地想来可以理解。唯对惩办大小贪官污吏以平民愤一节,赵佶指出须按朝廷的法律程序行事。亦须考虑到社稷的稳定,从大局出发,从国家的最高利益着眼来决定处理方法,不可能梁山泊方面提出要求惩办哪个就惩办哪个,也不是凡属贪官污吏就必办。某个官员如对朝廷对国家具有重要的作用,即使劣迹斑斑、罪证确凿,暂时也不能惩办。
宋江明白赵佶这是在庇护蔡京、童贯、高俅一伙,也知道单凭梁山泊这点力量,欲将这一伙奸佞整下去是不现实的。提出这一条,其实是梁山泊的一种以攻为守的自我保护策略。于是,宋江对皇上的意思也表示了深刻的理解,唯望是非自在皇上心中。
接下来,宋江就有关招安的若干细节问题与赵佶进行了磋商。双方在这些问题上的分歧不大,会谈的气氛便更加轻松和谐。赵佶提出事情既要做就要抓紧,宜速不宜迟。宋江表示回去后即可着手进行准备,全体人马可望在春季拔寨赴京。赵佶首肯之。
这时宋江就呈上了梁山泊草就的接受招安条款,请皇上批裁。赵佶欣然在其上批下“照准”二字,并加盖了御宝。宋江珍重地将御批揣入怀中,示意燕青取出一方价值连城的罕世翡翠献与赵佶,赵佶笑纳,请宋江、燕青在宫里小用便宴。宋江知道这其实是赵佶的送客之语了,乃谢恩固辞,与燕青同向赵佶再拜而退。
进京的主要任务顺利完成,梁山泊一行数人皆大欢喜,如释重负。
次日,宋江要去拜会几位梁山泊义军在朝中的秘密关系。这几个秘密关系皆官居三品以上,皆与蔡京一派不和。梁山泊义军无论是在接受招安之前还是之后,这些人对他们来说都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友盟力量。宋江打算集中一天时间将这项工作做完,然后便动身离京。
岂料就在这一天里,出了意外。
这意外是李逵惹出来的。
原来宋江因见燕青机灵稳重、处事得体,去拜会朝中的秘密关系时仍点名只带燕青一人。李逵就老大不满地叫道,宋江哥哥恁地偏心,单瞅着燕小乙顺眼,倒嫌俺铁牛这张脸生得丑陋,带不出去。宋江笑道,你这鸟嘴一张便胡吣,谁嫌你丑来着?我这是去拜会朋友,没有十分的危险,有燕青随行也就够了。你若跟去,那些个繁文缛节哪里受得了,倒没的让你难受。若有需要护卫厮杀处,哥哥岂能丢下你。
李逵道,我看此行难得有厮杀之事。宋江道,没有厮杀最好,大家都落得平安。李逵道,那铁牛却做什么来了?你们都乐得平安了,我却在这鸟店里捂出一身绿毛来。京城到底是个什么鸟样,铁牛一眼未曾得见。
宋江想想也是,这两日让戴宗、李逵他们一直待在店里,不曾出门一步。戴宗倒无所谓,对李逵来说确实难挨。现在大事已成,离京在即,不妨放他出去转转,也算不枉来京城一遭。他便发话让戴宗次日带李逵在城里游览一下开开眼界,只留两个亲随在店里候着,以备不时之需即可。
戴宗面有难色地道,带铁牛兄弟出去走走倒不难,这汴京城里的大街小巷我都熟悉。只是倘铁牛兄弟一时不合意,使起性子,戴宗怕是管束不住也。李逵连忙磕头作揖道,管束得住管束得住,出了这旅店的门你戴宗哥哥便是我爹,你说向东铁牛绝不向西就是了。
戴宗心想到时候恐怕就不是这般说了,但碍着宋江的面子,他也不好坚决不应承这桩差事。好在这李逵既无购物嗜好又不解什么风情,好歹地敷衍着领他走马观花转几条街即回便了。
次日一早,宋江与燕青就匆匆去办公事,随后戴宗带着李逵也出了店门。
李逵一出旅店,便如鸟离樊笼大觉畅快,数日来的憋闷烦躁一扫而光。走在繁华热闹、行人接踵、店铺林立的汴京街头,他只觉得这也奇妙那也新鲜,东顾西盼、目不暇接的神情恰似顽童一般。戴宗感到这位铁牛兄弟实在纯朴可爱,却不敢放松对他的监督提醒,但闻李逵发出鲁莽粗鄙、幼稚可笑的言语,就赶紧悄悄地拉其衣襟。李逵便依着诺言乖乖地缄口。
一个上午游玩下来,痛痛快快,平安无事,戴宗的心就放下了大半。
正午时分,两人进了一家饭铺。李逵提出要喝点酒,戴宗不允。李逵央告道,戴宗哥哥可怜一下铁牛则个,在山寨时铁牛何曾一日离了酒?偏偏到了这汴京,倒一滴酒也沾不得了。这几日铁牛嘴里直淡出鸟来!今日铁牛只少喝两口略解解馋,好戴宗哥哥,就请成全铁牛一回吧。
戴宗见李逵闻了酒香那般抓耳挠腮的模样,觉得既好笑又不忍,想着这一上午这厮还算听话,吃罢饭再胡乱转转就回去了,让他略饮几口,料也无妨,心里一软便道,下山前有约法三章,是不许你沾酒的。眼见你憋得实在难受,看在兄弟情分上,我戴宗斗胆允你破一回戒,你却不得与我贪杯惹事。李逵忙道,哥哥放心,你看这半日,铁牛是不是乖得像只老猫?戴宗道,吃罢酒我们就不再逛了,回去睡觉。李逵满口应道,使得使得。
于是戴宗就依着李逵,要了些酒肉菜蔬上来。两人边吃边聊。
李逵悄声问戴宗,你看这招安的事能成吗?戴宗道,看样子八九不离十。李逵撕酱肉往嘴里塞着,慨叹道,这事铁牛看可是闹腾得有点滑稽,早知道到头来有这一出,我们还上山起什么鸟事。戴宗道,你不能这么想,当初是当初,现在是现在。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大丈夫须顺时应势,方能立足于天地间也。这些事情宋大哥比我等看得长远,我等只听宋大哥的主张就是了。
李逵道,铁牛自然是事事听宋大哥的,不然为何宋大哥一说这事定了,铁牛便屁都不曾再放一个。但是朝廷那帮鸟官,我横竖是看不惯的,以后若要与他们共事,铁牛绝对做不来,少不得自回乡下种地去便了。戴宗道,你做不来别人就做得来吗?受了招安我们也是聚在一起不要分开的。宋大哥与皇上主要谈的就是这个条件,已经得到皇上恩准,你就无须担心了。李逵摇头晃脑地道,宋大哥心眼太敦厚,我怕他上了皇帝老儿的当。
饭铺里陆续进来的顾客越来越多,戴宗恐身旁有耳,便止住了李逵的话头催促道,这里不是说话处,我们快点吃过走吧。李逵应着就完就完,嘴上就忙个不停,直到将桌上的酒菜席卷得盘干碗净方才罢手。离座时尚不停地打着酒嗝嘟囔太不尽兴了,进了趟鸟京连一顿饭也不曾吃得痛快。戴宗哭笑不得地拉着他,像哄小孩似的哄他道,这顿饭算我没招待好,待回山后再专门请你一顿,一定管你个一醉方休好不好?
出了饭铺,戴宗便要带李逵径直回旅店。李逵道天色尚早,我们又不是去奔丧,着什么急,慢慢转悠着往回返吧。戴宗考虑顺路再让李逵逛几条街亦无不可,就点头道,其实这汴京的热闹处大同小异,看了一处就等于看了十处,你愿意多走走,咱们就拐个弯再瞅他一两处,你看看我说得是也不是。遂带着李逵踅向另一条商埠大街。
是日天气晴好,午后的阳光照得人身上暖洋洋的,颇有点小阳春的感觉。戴宗与李逵信步行来,领略着熙熙攘攘、五花八门的天街景象、市井风光,十分闲适惬意。不知不觉间,半条街就溜达了下来。
正行间,忽见前面围了一群人,正在吵吵嚷嚷。李逵素喜热闹,说一声看看那厮们在争吵什么,就扯大步向吵嚷处走去。戴宗一把没拉住他,连忙追着叫道,管他吵什么,不关我们的事,走吧走吧。李逵一面向前走着一面道,有热闹不看白不看,我只看一眼便走。戴宗拗他不过,只好随了他去。
就因看这一眼,李逵闹出了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