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史记人物图 > 第53部分(第2页)

第53部分(第2页)

惠文君连忙带领两万人马前去追赶,大队浩浩荡荡直奔郑地而去。暂时放下惠文君不提。

且说这魏国国君魏惠王,听说卫鞅反了,大喜过望。急召将军魏错前来,让他带领三万人马袭击秦国。魏错带领人马出发,因郑地离魏国最近,考虑卫鞅很有可能通过此地逃往魏国,便领兵直奔魏地而去。

这边惠文君听得探马来报:魏国派兵袭击郑地,卫鞅在西,魏错在东,二人同奔郑地,对郑地形成夹击之势,郑地形势紧急,不由得心中大急,急忙令人快马加鞭,争取在最短的时间赶到郑地!一边派人快马加鞭给郑地守备郑前送信,告诉郑前:“救兵马上就到,务必守住郑地,争取活捉卫鞅!”

三路人马同奔郑地而去。魏国立郑地较近,魏错后发而先至,来到郑地,更不停留,直接攻城。这边攻得正急时,卫鞅的人马也到了,两军一东一西夹击郑地!两军攻得正酣时,眼看郑地不保,惠文君派的信使来了,那信使把惠文君的书信射进郑城,郑地守备郑前正在焦急,见到惠文君的书信,心中一块手头落下。命令守军加强防守,救兵马上就要到了!将士们一听士气大振。

卫鞅和魏错正攻得急,眼看郑城就要攻克时,惠文君带领人马赶到郑地!惠文君带领秦军对着卫鞅的军队一阵急攻,把卫鞅带领的人马冲击的七零八落,对着城头高喊:“令郑地守备郑前速速出城,去捉拿卫鞅,自己不再停留直接带领人马直奔东门去了。来到东门,见魏错带领的魏军正在攻城,令人马直奔魏军杀去,魏军措手不及,被杀的大败,留下数百具尸体仓皇而逃,魏错来不及逃跑秦军生擒活捉。

惠文君带着魏错来到城里,见卫鞅也已经被郑前捉住,正五花大绑的在那里站着。看到惠文君卫鞅破口大骂道:“黄口小儿,过河拆桥,早知你如此嫉贤妒能,心胸狭隘,当初就该把你杀了,老夫落到你手,任杀任刮,随你便了,看你能得意到几时?”

卫鞅被带到秦国,太傅公子虔、太师公孙贾参奏卫鞅在位之时独断专行,欺君罔上,羞辱群臣,今又妄图谋反,私通敌国,当处以极刑。其他一众大臣纷纷奏本弹劾卫鞅,称卫鞅罪大恶极,死不足惜!当以他自己制定的刑罚来惩处他自己。

经当庭议定,对卫鞅处以车裂之刑,行刑当日,刑场上人山人海,熙熙攘攘,有的人拍手称快,又得人唏嘘不已,有的人嚎啕大哭,表情各异,但大多数人木然地在那里站着,眼里只有对行刑的好奇和对血淋淋场面的渴望。卫鞅四肢及头颅分别用牛筋绑着,分五个方向,连在无匹马上,五匹健马分作五色,黑白青棕赤,分五个方向,马旁边分别站着五个人,五人皆着黑衣黑帽,身形彪悍,手拿马鞭,站在那里待命。临到死时,卫鞅犹自大骂不已!眼见监刑官令牌一下,五人手持皮鞭狠狠地望马身上抽去,五马受疼,奋力前冲,霎那间,鲜血四溅,卫鞅被分作五半,一个百年难得一见的雄才就此归天!

霎时间天黑地暗,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天上突然下起倾盆大雨,平地水起三尺,围观的人们四散奔逃,大雨过后,地上连人带马毫无踪迹!人们议论纷纷,有人道卫鞅是天上神仙,特来助秦国崛起,有人道卫鞅是地上妖仙,制定许多酷烈刑法特来警戒世人,一时间谣言四起,莫衷一是。但卫鞅制定的新法确实在秦国扎下根来。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一百一十八回    广纳才惠文君称霸

惠文君元年(前337),楚国、韩国、赵国、蜀国派人来朝见。二年(前336),周天子前来祝贺。三年(前335),惠文君年满二十,举行冠礼。惠文君举行冠礼当日,大秦国举国欢庆,诸侯纷纷前来道贺。四年(前334),天子送来祭祀文王、武王的祭肉。齐国、魏国称王。五年(前333),阴晋人犀首任大良造。

这犀首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此人复姓公孙,名衍,战国魏隂晋人,尝为秦大良造,后相魏,又以“五国相王”故事佩五国相印,史书多以犀首称之。犀首者,官名。公孙衍以其官名为号。称犀首。此人是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和苏秦、张仪齐名,鼎盛时身配五国相印,玩弄诸侯于股掌之中。

犀首来秦之后,合纵诸侯,秦国越发强大。见齐魏称王,犀首也力主惠文君称王,这日朝上,犀首奏道:“天子送来祭祀文王、武王的祭肉,表示天子有和主公平起平坐,尊主公为王之意,楚王有何德能,早就称王,齐、魏不比秦国强大也已称王,主公今日不王,更待何时?”

惠文君道:“天自尊我为诸侯霸主,送我祚肉,乃是想让我保护大周王室安宁。楚、齐、魏不臣,自封为王,是他们不对,我若不臣,就是我和他们同流合污了。孤意已定,宁可天子负我,我不负天子,此事休再提起!”

犀首无语。

秦国强大数度欺魏,六年(前332),见秦国强大,为结好秦国,魏国把阴晋送给秦国,阴晋送给秦后,改名为宁秦。

魏国把阴晋送给秦国,仅仅使秦国稍稍延迟了脚步,却没有挡住秦国侵魏的步伐。七年(前331),惠文君派公子卬往征魏国,与魏作战,俘虏了魏将龙贾,杀了八万人。

秦魏强弱悬殊,魏国眼见不保,魏王无奈,只得再次割地求和,八年(前330),魏国把河西之地送给秦国。

九年(前329),秦军渡过黄河,攻占了汾阴、皮氏。兵临城下,魏王无奈,只得再次求和,秦王与魏王在应邑会盟。这边会盟,那边秦军长驱直入,包围了魏国的焦城,焦城守军不敌,开城投降,秦国占领焦城。

九年(前329),张仪来秦,惠文君与语,见张仪胸有韬略,言辞犀利,有颠倒乾坤之能,大喜过望,考虑以此人之能,足以做秦国的大良造,但大良造一职,已由犀首担任,于是,过了一年,秦惠文君仿效三晋的官僚机构开始设置相位,称相邦或相国,封他做了秦相,位居百官之首,参预军政要务及外交活动。

这张仪,魏国(今河南开封市)人,生年不详,卒于秦武王元年(前310年),一说秦武王二年(前309年)。魏国贵族后裔,曾随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其主要活动应在苏秦之后,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张仪拜相后,积极为秦国谋划。他采用连横术迫使韩、魏太子来秦朝拜,并与公子华(桑)攻取魏国蒲阳(今山西隰县)。

这日,秦惠文君早朝,张仪上前奏道:“张仪来秦,未立大功,蒙主公不弃,封为相国,官居百官之首,实在问心有愧,请主公允许我出使魏国,我当教魏国把上郡十五城献给秦国!”

惠文君听罢大喜,立即赏金五十万,令张仪出使魏国。

张仪带着大队车马来到魏国,见魏惠王早早在立在宫外等着他了。见到张仪来了,魏惠王紧走几步,拉住张仪的手,热情地把张仪迎接进魏王宫。二人坐定,惠王教人看茶,对张仪道:“此乃闽越王玉前几日刚给寡人送来的西湖龙井,此茶产于狮峰,唯此一株,于众皆不同,越王不忍独享,送与我半斤,寡人不舍得独品,相国此番前来,恰好使我解一解馋,相国不妨品一下,看看此茶到底如何?”

张仪见那茶根根竖于玉杯之中,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汇茶之色、香、味、形";四绝";于一身,果然不同反响!轻轻地细啜一口,甘香纯美,齿颊留香,回味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