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 > 第2部分(第2页)

第2部分(第2页)

“陛下,要不找个巫师来驱去晦气,为陛下招安祈福。”

“别折腾了,朕想安静一会儿。”

“奴才这就伺候陛下躺下歇息。”

秦始皇听不得巫师术士的话,多少年来,这位绝顶聪明的圣人,像白痴一样,受到这些人的愚弄,尤其方士徐福求仙得道的鬼话,弄的他神魂颠倒,痴心不改,当徐福带着他毕生希望,一去不复返,方知上当受骗。秦始皇气愤至极,又不能爆发,生怕天下人耻笑,因而羞愧于胸,气滞血淤,鬼迷心窍,无药可救。

秦始皇在沙丘赵王宫,艰难度过了一夜,当雄鸡破晓,他已经三魂失去了六魄,就像快要燃尽的蜡烛,在慢慢熬尽仅有的心血。他,一个笃信长生不老的帝王,最终明白求仙得道,无疑是水中捞月,镜上看花,清醒的自知来日不多,趁着明白,赶紧安排后事。他召唤中车府令赵高,传丞相李斯进见。

赵高看见秦始皇病入膏肓,已失去昔日的威风,多少年来卑躬屈膝的他,不再唯命是从,公然反抗圣命。他不但不派人去召见李斯,反而假传圣旨,拒绝大臣们的朝见,封闭一切消息,想独自一人得到始皇临终遗言,进而达到蓄谋已久、不可告人的目的。为了掩人耳目,赵高只把自己买通的御医召进宫中,既可瞒天过海,又能实现天大的阴谋,可谓一举两得。

秦始皇只剩下一口气,苟延残喘。本想等着李斯到来,再口授遗嘱,可是等不及了,只好在绝望中口传诏书,由赵高书写保存,并对赵高交代了最后几句遗言,然后呜乎哀哉。这位可以操纵天下人生死的活阎王,却无奈自己的生命的终结,带着不知多少遗恨,多少愿望,多少梦幻,离开了他不愿离开的人间。

秦始皇驾崩,暗自庆幸的赵高,立刻封锁了内宫,连自己信任的御医也被软禁,即使十几个死心塌地跟随的太监,也不准离开半步,内宫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禁锢的铁桶一般。一切安排就绪,赵高若无其事似的,秘密派谴执事太监召唤公子胡亥见驾。

胡亥看见父皇安详的躺在龙帐内熟睡的样子,幼稚的倍感欣慰,甚至不敢惊动。当老师赵高假惺惺的哀悼,他才恍然醒悟,犹如五雷轰顶,脑海一片空白,慌乱的不知所措,本能驱使他刚要放声嚎啕,却被赵高捂住了嘴巴:“公子,陛下在外升天,形势十分严峻,国不可一日无主,当秘不发丧,公子大哭,岂不是把陛下升天的消息传了出去,这样会引起天下大乱的。”

“父皇驾崩,突遭天变,如何是好?沙丘离咸阳还有多远?御驾什么时间赶到咸阳?”

“公子,这不重要,眼下最重要的是继嗣大统,难道公子就漠不关心吗?”赵高可以毫不掩饰,无所顾忌的怂恿胡亥篡位,但他还是以模棱两可的口吻试探,既胆大妄为,又谨慎小心。

“继嗣大统,天意已定,当属长子扶苏,我何必关心呢?父皇的遗诏不会是第二个人吧?”胡亥从赵高的言语中,听出点微妙的玄机,心里虽有*,却装出无奈的举动,因为他很聪明,自己想说的话有人会说出来,当然要保持正人君子的风度。

“公子所言不错,陛下遗愿,确实是立长子扶苏,但并未明确下诏。如果遵循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的祖制,谁来继位,不言而喻。可奴才担心公子您,身无寸功,脚无尺地,连个王的封号都得不到,太不公平了。”赵高常伴胡亥身边,对胡亥的秉性了如指掌。既然你装孙子,我就欲擒故纵抻着点,起码有个进退。

“命该如此,又有什么办法呢?”

“皇上送给公子扶苏的遗书,在奴才手里,御玺也在奴才手里,遗诏属于谁,不是一成不变的,公子应该明白吧?”

“老师所言,我还是听起来糊涂。虽然奢望人共有之,良机也能惠顾,可天命难违。”胡亥仍然装出仁慈笃厚的样子。

“公子,如果有机会、有条件,想不想继承大统呢?只要公子一句话,奴才就是肝脑涂地,也再所不辞。”赵高知道,胡亥装聋作哑,无非是让自己说出他想说的话,没必要拐弯抹角,就直截了当打进胡亥的心坎。

“废长立幼,篡权夺位,是大逆不道,违背父皇圣意,是大逆不孝,无道无孝,怎能让天下人臣服?”

“公子咋有这种想法呢?陛下的遗诏,就不能堵住天下人的嘴吗?”

“可我功名远不及皇兄,身边又无一兵一卒,和拥有几十万重兵的皇兄争夺皇位,这不是明明送死吗?”胡亥不是不想,是有所顾忌。

“皇上的神威何止几十万大军可比。公子扶苏远在边陲,闭塞的像个聋子,皇上的一句话就可让他束手就擒。如果公子扶苏永远闭上嘴,谁还敢和公子对抗呢?”

“老师曾经说过,孝道以言,忠君以行,如果我篡改遗诏,弑兄夺位,有违天命,师出无名,惟恐天下大乱,国家危亡,并且自身难保。”

“无谋断则事不举,无胆略则事不成。公子连树叶掉下来都怕砸坏脑袋,何以成就大事?天降大任于公子,还前怕狼后怕虎,优柔寡断,那只有甘居人下了。”

“我做梦都想像父皇那样,君临天下,为子民造福,使国家繁荣昌盛,彪炳青史,万世流芳。可我更担心此不义不孝之举,会遭到后世人的唾骂。”

“公子聪明绝顶,深受陛下宠爱,奴才常年跟随陛下,深知陛下的心意,大秦国之所以不立太子,就是陛下等待时机,传位于你,现在天赐良机,切莫错失。自古做大事的人,不拘小节,更不在乎后人的评说。卫君杀了父亲,天下百姓却感恩戴德;皇上把太皇后打入冷宫,幽闭弑弟,仍不失万民敬仰。公子遵照皇上遗诏继承大统,名正言顺,不应该有什么顾虑。”

“老师为国家大事殚精竭虑,我还有什么理由避重就轻呢?如果苍天有眼,父皇神明保佑,我能继承大统,老师就是子牙再世,不韦重生。”

“公子终于想通了。可是,若想顺利继承大统,光靠奴才一人宣布遗诏,是不能让大臣和黔首信服的,还必须借助丞相李斯的威望。只要李斯站在公子一边,继位就是顺理成章了。”

“李斯可是父皇最信任的大臣,他不会违背父皇的意志,废长立幼。”胡亥毕竟常伴父皇左右,耳濡目染,对宫廷斗争也略知一二,单凭得势的太监赵高,不能实现惊心动魄的宫庭政变,他早已想到丞相李斯,只是不便开口。

“奴才也担心李斯的头难剃啊。”赵高极有心计,他不但把皇上的脾气秉性揣摩的透透彻彻,而且把皇上身边的几位重臣的心里琢磨的清清楚楚,尤其对丞相李斯研究的淋漓尽致,说服他已成竹在胸,只是让胡亥知道他的举足轻重,并感恩戴德。因此,他虽有说服李斯的妙计,却故作忧虑,故弄玄虚,进而表明自己是冒着生命危险,赴汤蹈火,将来胡亥称帝,应该给予他所想得到的东西。

“那如何是好?”

“公子稍安勿躁,奴才自有办法。”

赵高自秦始皇病在途中,就在心里酝酿一个天大的阴谋。当一个受尽屈辱的人,被扭曲的灵魂出壳,无不演绎的是复仇,无时无刻不盘算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个宣泄的机会终于来了。他鹰一样的眼睛,那敏锐的目光,多年来一直集中在胡亥这个猎物上,也只有他的存在,是改变自己当奴才命运的唯一希望。如果服从始皇遗愿,拥护扶苏即位,自己将永无出头之日,永远在宦官的圈子里低声下气,失去做人的尊严。因为扶苏很有主见,且仁慈宽厚,百姓口碑胜过始皇,由蒙恬辅佐,那可是天下归心,皇权牢不可破。如果把胡亥扶到皇帝的位子,自己无疑是辅佐之功臣,必然得到胡亥的知恩图报。再者说,胡亥年少无主见,易于控制,就像棋盘上受困的老将,是自己任意摆弄的的一粒棋子。如果遂愿,就可拥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甚至成为大秦的无冕之王。

赵高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鼓动胡亥篡权夺位,除了自以为精心策划,稳操胜券之外,更多的是想拼死一搏,从奴才摇身一变,成为开国元勋,不再看人家的白眼,而让那些不可一世的王公贵族,耀武扬威的大臣,像狗一样跪伏在自己的脚下,让自己饱受凌辱的心灵,得到最大的抚慰和满足。还有更大的野心,那就是利用胡亥的幼稚,把持朝政,做一个不是皇帝的皇帝。因此,赵高不惜一切,铤而走险。

赵高的第一步计划是勾结胡亥,拉大旗作虎皮。这个他心中有数,一个万民敬仰的九五之尊,对任何人都是极大的诱惑,更不用说对于有条件的皇子,胡亥做梦都在想,甚至无时不捕捉机会。赵高正是洞悉胡亥的心理,利用这个先天的条件,达到自己的卑鄙目的。胡亥也同样,有人替自己说出大逆不道的话,求之不得,必然喜出望外,恨不得给赵高磕八个响头。

第二步计划,赵高要把最惧怕的蒙毅将军撵走。这对于他来说,并非难事,一个太监的能量,无非是借助钟馗打鬼,一道假圣旨就把蒙毅支到泰山,为皇上招安祈福,驱病消灾,赵高曾为此十分得意。

第三步计划,赵高必须说服李斯。他太了解这位拥有“老鼠哲学”的丞相了。一个楚国上蔡小吏,曾跟随战国末期名儒荀子学习驭人之术,学业尚未大成,便离开老师前往秦国谋取功名。李斯是个聪明人,他从不同环境的老鼠行为,悟出了一个深刻道理:市井流窜的老鼠,可怜巴巴,整天为觅食提心吊胆,而且果不饱腹,可官仓里的老鼠,一个个毛色油亮,肥食无忧,并依着官府的保护伞,横行无束,李斯由此联想到人生哲学。一个人如果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凭借靠山,背倚大树,即所谓的择高枝而栖。因此,李斯决定弃学,外觅高就,经过深思熟虑,他选中了势力强大的秦国。

李斯到了秦国,起初也是郁郁不得志,还差点被驱逐。正是他为了生存写下的《谏逐客令》,深受秦王赢政的赏识,从此如鱼得水,大有用武之地,很快拜相封侯。俗话说的好,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