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未在黛玉面前开过口的军师褚和缓缓道:“君无道,左右必有佞臣,我们当效仿先贤,清君侧。”
“对,清君侧!”
“没错,反了他个狗……哎呦,口误口误,是清君侧!”
黛玉不置可否。
她站起身来,扬声道:“如今的关键,不是清君侧,而是阻止国运继续流失。我们要尽快另立新君,诸位可有合适人选?”
众人面面相觑。
太上皇即位时,便将他几个兄弟流放的流放,圈进的圈进,杀头的杀头,处理干净了。
他又子嗣单薄,最后只余先皇一个独苗苗,而先皇的两个庶出皇子先后夭折,只剩下了当今一个儿子。
胡大勇苦思冥想,终于从脑海中扒拉出来一个:“北静郡王爷怎么样?”
有个性格耿直的将领不屑道:“那个软蛋,他对的起北静这个封号吗?明知道这边打仗,他龟缩在京城,说什么染了重病,我呸!”
胡大勇低下了头,一张大黑脸难得泛起了红:“那个,我胡乱说的,谁让他名气大呢。”
众人一筹莫展之际,褚和看向黛玉,眼中含着几分纠结,显然尚未拿定主意。
突的一个女声响起:“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你们为什么要在皇室选?”
说话的正是欧阳星雨。
作为无官一身轻的人士,道长们聚在了帐外,已经偷听了多时。
欧阳星雨实在没忍住,将心底话说了出来。
这话,瞬间引得帐内一阵骚乱。
“对啊!”
胡大勇右拳击在左掌上,恍然大悟:“敢问侯夫人,神王此时身在何处?他可愿委屈一下?”
褚和叹了口气,他站起身整了整衣袍,向着黛玉深深弯下了腰:“请夫人代神王登临帝位!”
其余将士也反应了过来,直接跪倒在地,一个头就磕了下去:
“请侯夫人代神王登临帝位!”
黛玉有些迟疑:“带夫登基,古未有之。况且侯爷是最怕麻烦的,他未必肯。”
褚和道:“和久闻神王、神妃伉俪情深,神妃同意之事,神王想来不会有什么意见。
况且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放眼天下,也只有神王、神妃能担起此拯救天下苍生的重任了。”
黛玉的目光从低头俯首的众将士移到门外的道长们脸上:“你们如何看?”
道长们快速的交换了意见,随即深深的弯下了腰,高声附和:“请神妃代神王登临帝位!”
甲子年十月十七日,神王孙石缘之妻林黛玉,在西北军中,代夫登临大宝,改国号为夏,年号大同,定都长安,是年为夏朝大同元年。
接下来的一天,仿佛在与时间赛跑,先是东南沿海区域抗击十国联军的敖晨晨接到皇帝的圣旨与黛玉的纸鹤传书,悍然揭竿而起,宣称归顺大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