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的时候,朱元璋喝了几口酒,气色不错,显然也没将帖木儿汗国的事放在太多放在心上。
倒不是不重视。
他是一个皇帝,需要操心的事太多,要是什么事都挂在心头,那他心里得堵死!
啧!
老爷子眯了一口酒,龇牙咧嘴,一脸享受。
朱雄英看的很开心。
朱元璋狐疑的盯着朱雄英:“你傻乐个啥?”
朱雄英道:“老爷子你很久没喝酒了吧?”
朱元璋点头:“是啊,你咋知道?”
“你刚才这享受的模样,显然很久没喝了。”
“额。”朱元璋白了他一眼,“那你高兴个啥?”
朱雄英道:“高兴你听我的话啊。”
呵!
朱元璋没好气的道:“咱这是忙,没工夫喝酒,这不才闲下来么?”
似乎想起什么,老爷子眯着眼:“最近咱大明发生一件希奇的事,嘿!”
朱雄英给朱元璋夹了鱼块:“有刺,您老注意点。”
“啥稀奇的事?”
朱元璋呵呵道:“有人,还真踏马在大力建设书院,你小子够牛的!前不久才和咱说过,建设书院和世家发展之间的联系。”
“咱当时就在想,这么牛的想法,除了你这聪明人,应该没人能想得出来。”
“果然,有人和你一样的聪明,不得了,不得了呀!”
说这话的时候,朱元璋暗淡的目光中,不经意间多了几分杀气。
如果朱怀之前没对朱元璋科普过建设书院之后的百年影响,朱元璋不会意识到简单的发展书院,会给国朝引起多大的动荡。
先建设书院,看起来是便民之举。
第二阶段,投钱抢名师大儒,用利益让名师大儒进入私办书院中去,掏空国家师资力量。
第三阶段,当百姓知道私办书院能培养进士人才之后,所有百姓会放弃官学,进入私学。
最终他们就达到了控制天下读书人和操控束修价格的命脉。
那时候,任何一个执政者,都不敢动他们了,因为国朝的根基,国家的人才都被他们掌控着。
牛!牛的很!
朱雄英心下陡然一跳,不解的看着老爷子:“确定了吗?如果只是开办书院,并不代表就一定别有用途,爷爷,此事还是要斟酌来看的。”
朱元璋笑吟吟的道:“上元夜那天,他们开办了凤阳书院,在应天街上打了招牌,呵,那么大的花灯,确实效果斐然。”
“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已经拉了不少孩子过去读书。”
“啧啧,这还满不足,这一个月又开了两家书院。”
“他们胃口有多大?步子迈这么快,不怕撑死?”
上元夜那天,硕大花灯上的‘凤阳书院’朱怀有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