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二手时间阅读答案 > 第一部 启示录的慰藉 残酷的火焰与高尚的救赎(第1页)

第一部 启示录的慰藉 残酷的火焰与高尚的救赎(第1页)

齐梅良·吉纳托夫,前线老兵,七十七岁

共产党报纸摘要两则

(一)

齐梅良·哈布罗维奇·吉纳托夫,鞑靼族,布列斯特要塞的英雄保卫者之一。1941年6月22日清晨,在布列斯特要塞率先抵抗了希特勒军队的进攻。

吉纳托夫战前是第44步兵师42步兵团步兵学校学员。布列斯特保卫战刚开始几天,他就负伤被俘。他两次从德国纳粹集中营里出逃,第二次成功了。他在作战部队迎来战争结束,就像战争开始时一样,他的军阶仍旧是列兵。由于在布列斯特保卫战中的表现,他获得了卫国战争二级勋章。战争之后,他的足迹遍布全国,曾经参加远北地区建设,还参与建设了贝加尔-阿穆尔铁路大干线。他退休后留在西伯利亚生活,住在乌斯季库特。

从乌斯季库特到布列斯特有数千公里,但是吉纳托夫每年都要到布列斯特要塞,给那里的博物馆工作人员送蛋糕。他们全都认识他。为什么他这样频繁地去要塞?因为他和在那里相聚的战友们一样,只有在要塞才能够感觉到自己受到捍卫。在这里谁都不会怀疑他们是真正的英雄,而不是虚构的。在布列斯特要塞,也没有人冲着他们说:“如果你们没有胜利,我们现在就会生活在欧洲,正喝着巴伐利亚啤酒呢。”悲哀的改革者们!他们知道吗?如果他们的老爸们没有胜利的话,他们的国家就会变成一个满是女佣和猪倌的国家。希特勒曾经写道:应该教会斯拉夫的孩子们怎么数到一百……

吉纳托夫最后一次来布列斯特是在1992年9月,一切都一如既往:他会见了前线的老战友们,在要塞中徜徉良久。当然,他发现游客流量在明显减少。因为已经进入了另一个时代:这个时代的时尚就是抹黑我们苏维埃的历史和她的英雄们……

离开的时间到了。星期五他和所有人告了别,还说周末就要回家了。谁也没有想到,这次他来到要塞,是为了永远留在这里。

到了星期一,当博物馆工作人员上班时,交通检查处的警铃响了:一位布列斯特要塞的保卫者,1941年血腥战争的幸存者,卧倒在火车轮下……

后来有人回忆,曾经有一位穿戴整齐的老人,拎着一个手提箱,久久伫立在站台上。人们在他身上发现了七千卢布,是他从家里带来给自己做丧葬费的。老人身上还有一份遗书,痛斥叶利钦-盖达尔政府,因为他们造成的屈辱和贫困的生活,也因为他们对伟大胜利的背叛。他请求人们把自己安葬在要塞。

遗书片段:

如果我那时在战争中受伤而死,我会知道我是为祖国而牺牲。可是现在,我像狗一样生活。就这样写在我的坟墓上吧,不要以为我是疯子……

……我宁可站着死去,也不愿意跪着去乞求可悲的补贴,苟延残喘。我不能伸着乞求的手走进坟墓!所以,尊敬的人们,请不要对我做出刻板的判断,请设身处地想想吧。我留下了一些钱,如果没有人抢走的话,我希望足够埋葬我了……不需要棺木……我穿的衣服足够了。只是不要忘记在我的衣袋里放进布列斯特要塞保卫者证书——为了我们的后代。我们是英雄,但我们在贫困中死去!祝你们健康,不要为了一个替所有人去抗议的鞑靼人而悲哀:我就要死了,但我不会屈服。别了,祖国!

战争之后,在布列斯特要塞地下室的墙上发现了用刺刀刻下的字迹:“我就要死了,但我不会屈服。别了,祖国!1941年7月22日。”根据苏共中央委员会的决定,这一行字成为苏联人民英勇作战、忠于苏联共产党事业的象征。幸存的布列斯特要塞保卫者们都相信:这段话的作者,就是步兵学校非党员学员鞑靼人齐梅良·吉纳托夫,可是让它属于一个战死沙场的无名士兵,这样更加符合共产主义意识形态。

安葬费由布列斯特政府承担。但他们安葬英雄的款项支出理由是:“日常设施的维护和改善……”

——摘自俄罗斯共产党《系统观察》第五期

(二)

……为什么老兵齐梅良·吉纳托夫要自杀于火车轮下?这说来话长……这要从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列宁格勒村的维克多·雅克夫列维奇·雅克夫列夫给《真理报》的一封信说起。这位老兵参加过伟大卫国战争,参加过1941年莫斯科保卫战,也参加过胜利日五十五周年莫斯科阅兵。但一次巨大的羞辱促使他给《真理报》的编辑写信……

不久前他和一位朋友(退役上校,也是战争老兵)一起来到莫斯科。由于参加活动,他们都穿着节日服装,胸前佩戴着一排排勋章。他们在喧闹的首都整整忙了一天,很疲劳。当他们来到列宁格勒火车站的时候,就想在什么地方坐下来等火车。到处都找不到空位,他们就走进一间空旷的大厅,那里有自助餐,还有软椅。这个时候,一个在厅里端酒水的姑娘马上跳起来,粗暴地冲着他们,指着出口说:“你们不能到这里来,这里是商务贵宾厅!”这封信继续写道:“我冒火了,反问她:‘你的意思就是,这是只对强盗小偷和投机分子开放的地方,我们不能进来?就像美国有些地方一样,黑人与狗不得入内。’一切都很明白,还有什么可说的?我们转身就出去,可是我还来得及注意到有几个所谓的生意人,简单说就是骗子,在那里一边闲扯,一边吃吃喝喝……人们完全忘了,我们是在这里流过血的……这些混蛋,丘拜斯们、维克塞尔伯格[1]们、格列夫[2]们,夺走了我们的财富、荣誉,夺走了一切,过去和现在的一切!现在又征我们的孙子去当兵,为了保护他们的亿万富豪。所以我只想问一下:我们曾经是为谁而战?我们蹲在战壕里,秋天在没膝的水里,冬天在滴水成冰、积雪没膝的严寒中,一连几个月不换衣服,没有像人一样睡过觉。在加里宁,在亚赫罗姆,在莫斯科……我们都不分贫富……”

当然了,不能说这老兵的话都对,因为并非所有的商人都是盗贼或者投机分子。可是让我们以他的眼光来看看如今这个后共产主义国家吧……看看新主人们的嚣张气焰,看看他们对于“昨日人类”的鄙视和厌恶,就像那些花哨杂志中所写的,“昨日人类”身上散发着贫穷的味道。那么,按照这些杂志作者们的观点,每年一次在胜利日邀请老兵们参加的庄严庆祝仪式,只是说些虚伪的颂扬言辞,似乎很有尊严,但实际上今天已经没有人再需要他们了。他们对公平正义的天真想法,他们对苏维埃模式的忠诚,都过时了。

叶利钦就任总统之初曾发誓说,如果他降低了人民生活水准,就去卧轨。如今这种生活水准不仅是降低,而是坠落了,可以说是落入深渊了。但是叶利钦并没有去卧轨。真正卧轨的,是老兵齐梅良·吉纳托夫,1992年秋天,这位老兵卧倒在火车轮下,以示抗议……

——摘自1997年《真理报》网络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