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赵普祭出此宝后,马上就又被赵光义召回京城重做宰相,这一前一后反差太大了,不得不让人怀疑金匮之盟的真实性,看起来就像是赵普编造了一个巨大的谎言。
而这个谎言恰恰能给正在遭受普遍质疑得位不正的皇帝一举扭转被动局面,因此两人一拍即合,完成了巨大的利益交换。
第二个疑点,金匮之盟规定的兄终弟及确实存在,但不完整,实际应该是包括赵匡胤、赵光义、赵廷美三兄弟和赵匡胤长子赵德昭四个人,所谓兄传弟、复传弟、最后传侄。
赵光义继位之后,第一时间就给了弟弟赵廷美“亲王尹京”的崇高地位(封赵廷美晋王、开封府尹),这根本就是如下一副活生生的样子:
不是我不要脸接老哥的班,而是我们老赵家就这么规定的,兄终弟及,我弟弟将来也要接我的班。
而后来赵普之所以能够再次一飞冲天,原因在于两点:
一是他以当事人的身份拿出了金匮之盟,实锤了赵光义继位的合法性;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他拿出的是阉割版的金匮之盟,这里面刨掉了赵廷美,非但如此,赵普还在后来主动出手,帮助赵光义解决了赵廷美。
这对被自己立的fg架着下不来的赵光义来说,简直就是正反一套的组合大礼包,要不当时赵光义也不会对此前的仇人赵普换成一副再生父母的感恩之情。这里的细节我们后续还会再讲。
下面说说我的看法:
即便金匮之盟是存在的,但也并不能对赵匡胤之后的皇位传承带来过大的实质意义。
我们判断任何一件事情,一定要结合当时的时间和形势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绝不能武断的形而上学、简单固化。
让我们回到杜太后逝世的961年,那是个什么时期?
五代已经经历了数十年的乱世,全天下都信奉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对于篡位起家、建国才不到2年的宋朝来说,没有人相信这个王朝就能结束五代乱世,并绵延国祚300年。
杜太后、赵匡胤他们自己也不敢打这个保票。即便此时赵匡胤34岁正值盛年,但别忘了,柴荣也才只38岁便猝然离世。
因此,树立底线思维,以极端情况计、以赵家天下计,杜太后嘱咐赵匡胤做好兄终弟及的准备,这一点是非常自然且合理的,赵匡胤本人也不会对此有异议。这才有了赵匡胤继位后,赵光义被迅速擢拔任用、委以重任。
我们之前曾经提到过,964年也就是赵普被封为宰相的同年,赵光义和皇帝哥哥赵匡胤之间发生了一点小的摩擦,是关于赵光义下属的任用问题,最后的结果是赵匡胤作了退让。
把这件事放在赵匡胤曾做好兄终弟及的思想准备这一背景下来看,也是极为正常的。
但问题的关键是,事物总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从960年建国到973年的10余年时间里,天下形势在发生巨大变化,宋朝已先后平定了荆南、湖南、西蜀、南唐,北汉摇摇欲坠、南唐瑟瑟发抖、吴越国俯首称臣,大一统王朝的气象已然展现。
而赵匡胤经过对军政各级干部的持续整顿和换血,其对政权的掌握已远非当初。
从权利角度来讲,既然曾经让皇帝认为无比忠诚的赵普都可以因为威胁到皇权而被驱逐,那么同样是发展了10多年个人势力的赵光义,难道就不会勾起皇帝敏感的神经吗?
天家无亲情,亲父子之间尚且视皇权为禁脔,亲弟弟又能如何。况且这10多年,你赵光义在发展势力的同时,人家赵匡胤的2个亲儿子赵德昭、赵德芳也在迅速的茁壮成长。
因此无论从那个角度来说,当年金匮之盟发生时的内外环境形势都在飞速的变化着,即便赵匡胤曾经当面答应了杜太后要兄终弟及传皇位,此时的他也早已不再坚持此意。
因为兄终弟及毕竟只是危难之时的权宜之计,对于已经展现出江山稳固的大宋朝来说,父死子继才是绵延永固的正统大道,这一点才是最大的客观实际。
无论是金匮之盟在场的当事人赵匡胤、赵普,还是牵涉到的当事人赵光义、赵廷美,谁无视于这个实际,谁继续坚持旧观念,就意味着违背规律,一般来说都不会有好下场。
在这一点上,赵普头脑清醒、旗帜鲜明,他一开始就坚决不赞同杜太后的意见,将金匮之盟看做是一个家庭里老太太希望儿子之间兄友弟恭的想当然的美好,仅此而已。
凭借着对皇帝赵匡胤的无比忠诚,赵普极富使命感将自己置于皇帝和其他所有人之间,谁敢于威胁皇权,我必帮助皇帝敲死他,这些人里当然包括赵光义。
偏巧,赵光义是个有野心的人,一直在默默的积蓄实力。既然如此的不上道,那就当然由我赵普替皇帝出手了。
可没想到,历来出手必中的赵普,这次刚在铁板上了。
本站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