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宋朝原因 > 第91章 万里长江第一桥(第2页)

第91章 万里长江第一桥(第2页)

再说回宋朝,尽管自家人写的书采取了隐晦的描写方式,但宋朝此次军事行动还是明白无误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赵匡胤不宣而战。

曹彬一路从江陵沿江而下,一直到了池州附近在突然越过江面攻破了南唐此处的军事据点峡口寨,杀守军800人,生擒270人,并俘获了南唐3名牙校(低级武官)。

这才算用行动正式宣告了战争开始。史书里前后这一系列的时间记录的非常清楚:十月十八日,曹彬等从江陵出发;十月二十五日,部队攻破峡口寨;

而赵匡胤呢,更是在曹彬抵近预定任务地区采石矶附近后,才在十月三十日正式下诏,任命曹彬为升州(指金陵)西南面行营马步军战棹都部署,潘美为都监,曹翰为先锋都指挥使。与7天之前任命的吴越王钱俶为首的升州东路军构成东西夹攻之势。

这下看明白了吧,赵匡胤是在曹彬他们已经用行动宣战之后,才正式亮明旗号。

基本上可以断定,如何在南唐沿江众多防御的情况下,将大军从位于上游、远离采石矶的江陵行进至目标地区,赵匡胤、曹彬他们一开始的盘算就是这种不宣而战的办法,说好听点叫瞒天过海,这样能够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外围纠缠,直接围绕浮桥构建阵地,并近距离攻击金陵。

从军事的角度来讲,赵匡胤这么做我们说不出什么错。若从品格的角度来看,这种鸡贼的手段是有那么些许的不光彩,但归根结底,这件事怨不到赵匡胤头上,是你李煜懦弱麻痹,才给了别人这么算计你的机会。

曹彬不过是在峡口寨吃掉了南唐的小股部队之后,附近的南唐池州守将便吓破了胆,直接弃城逃跑了。

曹彬进入池州稍做休整后,继续溯江而上,在铜陵(今安徽铜陵)、芜湖(今安徽芜湖)先后击败南唐守军,随后是南唐当涂(今安徽)守军投降,曹彬所部正式抵达采石矶,开始第一阶段的核心任务—架设浮桥。

在这里我们要有介绍一个小知识,为什么长江一线尤其是从九江到南京一线,自古以来跨江作战,都喜欢选择采石矶等几处地点作为渡口或者是浮桥架设地呢?

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搞清楚“矶”的概念。

“矶”是指在江边有一块突出的大石头(或可看作是一座小山)深入到了江面之中,这种地形带来了两样好处:

第一是由于突入水中,延缓了水的流速,所以此处水势相对平缓;第二点则更为重要,矶由于地形险要,在此布防重兵,可以有效的掩护渡口或者是浮桥,抵御敌人对此处的冲击,可看作是天然的防御阵地。

自长江中游以下,分别有位于湖南岳阳的城陵矶、位于安徽马鞍山的采石矶和位于江苏南京的燕子矶地形尤为独特,并称为长江三大矶。

由于跨江作战攻击的目标是南方政权,而其一般都定都在南京,三大矶中,城陵矶距离太远,燕子矶则紧贴都城南京、防御森严,所以采石矶才成为了古代跨江作战中出现的高频词汇。

别说是此次曹彬渡江作战,将近200年后南宋文臣虞允文也是在此处指挥军队大破金兵,生生为南宋续命百年。将近400年后,朱元璋同样在此处先后与元军、陈友谅发生过多场战役,留下了大将常遇春三打采石矶的典故。

李白曾在采石矶写下诗作50余首,其中便包括著名的《望天门山》。

由于采石矶独一无二的战略地位,南唐在此布下了重兵,甚至把为数不多的骑兵也配置了一部分在此处。但受制于双方军力战力的巨大差距,属实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经过一番激战,曹彬击败南唐军队2万余人,生擒1000余名兵士、几名将领和300多匹战马。生擒敌方兵士和将领早已经引不起宋军的注意,他们都对此见怪不怪了。

倒是这300多匹战马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因为他们知道南唐不产马,其战马的主要来源就是每年给大宋朝贡换回来的100匹战马。

结果仔细一查验,果然这些战马身上都有当时宋朝打上的标记,确认是自家送出去的无误。合着这么多年,南唐就是享受了一下这些战马的使用权而已。

解决了采石矶的守军后,曹彬终于可以从容的搭设浮桥。

尽管此处江面水流已相对较缓,但仍然不好直接架设浮桥,所以为求稳妥,宋军选择了在附近另找一处更为舒缓的江面架好浮桥后,再整体移动至采石矶处。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宋朝这次跨长江灭南国的举动在历史上是第三次,前两次分别是西晋司马炎灭东吴、隋朝灭南陈,莫说是这样的军事行动了,即便是在此前的历史上,也从来没有人办到过在长江上架浮桥的。

李煜听闻宋朝要架设浮桥后,专门把他最信任的大臣张洎找来商量这件事,张洎说道:

“翻遍史书也没听说过还有这种操作的,一定成不了。”

得到了些许信心的李煜于是跟着点头:“我也觉得宋朝在吹牛13。”

然而浮桥就是架成了,尽管有借助冬天长江处于枯水期的气候优势,但不管怎样,宋朝的这次举动就是中国人民历史上首次在长江上做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从这个角度来说,樊若冰的功劳不可谓不小,估计赵匡胤心里也能掂量出来:嗯,老樊能抵5个师。

有了浮桥之后,宋朝军队便可以稳定的由此处派遣部队和后续的物资进入江南岸,与江上的水军水陆并进,向金陵进攻了。

好巧不巧,李煜也派出了援军向采石矶增援,并且同样采取了水陆并进的方式,分别由贵为南唐使相的郑彦华和另一名叫做杜真的将领统帅水军、陆军各1万人。

出征之前李煜还专门对两人进行了谈话,内容也别具讽刺:

“你们此次水路两军并济,一定能够战无不胜。”

水陆并进的战术当然好用,但也分人,比如放到南唐这里就不灵了。

他们这次的领兵主将郑彦华曾经在956年柴荣一征南唐之时,与林仁肇一同领兵参加过作战,也曾披坚执锐、重伤不下火线,这才有了后来累迁至使相。

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郑彦华官虽越做越大,人却越做越小,和林仁肇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他此次与杜真共同领兵遭遇曹彬所部后,杜真直接一个猛扑就冲上去了,郑彦华竟然安静的坐在船头观风景,眼睁睁看着杜真所部战败。

李煜寄予厚望的第一波支援,就这么被轻飘飘的撕碎了。

本站网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