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现在皇帝直接点名发问了,强行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太子自己。
自己应该怎么回答才能让父皇满意呢?
这个问题来的非常突然。
太子朱简灿不知道父亲真实心态,关键是本身处于当局者迷的状态下,
以至于出现了明显的慌乱和茫然。
不过朱简灿毕竟是当了三十年太子的人,很快就脱离了茫然无措的状态,完成了基本的决策分析。
无论现在父亲的真实心态如何,只要自己反对提前给弟弟封赏,都会让父亲反感。
可能会让父亲觉得自己对弟弟不好,以后当了皇帝更不会照顾弟弟。
如果父亲有意改立,自己的反对会强化他的倾向性。
如果父亲本来无意废长立幼,自己的反对可能促使他产生改立的念头。
所以自己只能赞同,还要表现的非常关爱自己的弟弟。
如果父亲有意改立,看到自己关心弟弟,就有机会弱化父亲改立的念头。
如果父亲无意改立,这样做也能让父亲更加高兴。
更何况,自己的内心也是希望这件事情能够尽快决定,尽快把这个弟弟变成藩王。
进而确认皇帝父亲到底有没有改立的的意思。
于是朱简灿恭恭敬敬的说:
“儿臣以为皇叔祖之言有礼,烜弟的大功已经足够封王建国,且不应该是普通的封王建国。
“应该选尽可能富庶肥沃之地,且给足额的护卫开拓镇守,待烜弟弱冠之后前往就藩。”
朱简灿说话的时候低着头,周围的所有人也全都低着头,等待着皇帝朱仲林的回应。
只有朱简烜抬起了头,偷偷看了自己老爹一眼,发现他似乎很开心。
朱仲林微笑着轻轻点头:
“皇叔之言有理,太子之言也甚合朕意。
“拟旨,皇十六子简烜封吴王,于杭州顶额组建亲王三护卫。
“以浙江布政使司为藩国,待皇子弱冠后就藩。”
现场所有人本来就侧耳倾听,皇帝这些话说出来之后,很多人呼吸都要忘了。
朱仲林这短短几句话的安排可以说是离谱到家了。
皇帝怎么把吴王拿出来了?
大明总共有过三个吴王。
第一个是明太祖朱元璋自己,在登基成为皇帝之前自封过吴王。
第二个是朱橚,是朱元璋的嫡幼子,马皇后最小的儿子,朱标和朱棣的同母幼弟。
洪武三年受封吴王,拟于杭州设护卫,洪武十一年改为周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