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可笑的是,明明是为了自家谋划,却得了珍妃的感激。
&esp;&esp;真不愧是周大忽悠。
&esp;&esp;“那本宫可要好好尝尝贤妃宫里的大红袍了,看看有什么本事,竟然把珍妃娘娘都勾过来了。”苏之婉说着便坐了下来,打趣道。
&esp;&esp;贤妃放下用陶瓷烧制而成的莹白琉璃茶杯,笑着说,“建章宫里的雪茶饮露不过是寻常罢了,只有真正爱的人,才会踏足。”
&esp;&esp;“本宫深以为然。”苏之婉看着贤妃道,“只有有这个心的人,才懂得茶香茶韵。”
&esp;&esp;“贵妃娘娘说的是。”珍妃似笑非笑地看了她一眼,道。随即闭口不语,看着棋盘,专心和贤妃对弈。
&esp;&esp;一时间合欢树下没了话语,苏之婉只是一笑,却没有说什么。
&esp;&esp;珍妃这是想看看她这个盟友到底如何?
&esp;&esp;当不当得起她屈尊下贵?
&esp;&esp;珍妃手执黑子,贤妃拿白子。看来在她来之前她俩儿已经下了有一会儿了,这个时候,贤妃的白子正一个个地蚕食黑子,硬生生地逼迫黑子龟缩一团,进退不得。
&esp;&esp;该珍妃落子了。
&esp;&esp;这一步是最关键的一步,想必珍妃也是明白局面的。只是一直眉头紧锁,犹豫不决。
&esp;&esp;过了半晌,珍妃索性偏头问闲坐一旁的端柔贵妃,“娘娘可会下棋?”
&esp;&esp;哪有下棋下到一半,便问旁人的?
&esp;&esp;况且,都道:“观棋不语真君子。”旁人恐怕也不愿意说给你听,白白毁了自己的清誉。
&esp;&esp;但是,现下,珍妃找的是同盟而不是棋友,哪里管得了这么多?
&esp;&esp;都道棋场如战场,下棋的过程也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
&esp;&esp;珍妃的棋确实不好,所以她认为自己需要一个脑子聪明的人。
&esp;&esp;她身后站的是整个元家。
&esp;&esp;自古皇位之争,必定伴随着血腥。
&esp;&esp;元家一家算是武将,手握重兵,一直以来效忠的便是明景帝。
&esp;&esp;然而,如今明景帝要卸磨杀驴,就别怪元家另找下家了。
&esp;&esp;若不是珍妃被明景帝算计地没有了生育,自己元家也没了适龄的姑娘,元家是怎么也不可能会投靠别的皇子。
&esp;&esp;这也是珍妃为什么这么傲的原因!
&esp;&esp;若不是贤妃从中牵线,珍妃甚至都没有考虑过端柔贵妃,没有考虑过太子殿下。
&esp;&esp;扶持哪一个母家式微的皇子,也比扶持身后站着苏家的太子殿下来得功劳大。
&esp;&esp;不过,贤妃有句话算是说对了。
&esp;&esp;如今的元家求的是稳,而不求从龙之功。再求功劳,怕是就要揭竿起义,谋朝篡位了。
&esp;&esp;苏家再如何也只是文官。太子靠的还是元家的兵力!
&esp;&esp;也正是这句话,让珍妃改变了主意。
&esp;&esp;“白子大杀四方,黑子偏居一隅。”苏之婉淡淡道,看了眼贤妃。明白这是贤妃故意给珍妃下的套。
&esp;&esp;论手段与计谋,珍妃再修炼个十年也比不上贤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