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贞景放心提拔,确实是为解当下两项燃眉之急。
到了六月十五。
擢选考试结束。
翌日公示,贞景帝当朝授职,调令其中数人填补入屯田,虞部,水部三部,以兴修京都水利农作,以恢复生息。
顾枫眠之子顾豫入的是水部,担任从九品的司务官职。
近来城中水利工程进行的不错,上头极为重视,遣派的都是余晚正,梁羡山,杜随这样的首部官员,且用不着他一个小虾小将费心。
他提了官品,又能让顾枫眠放心,归根结底是捡了便宜。带着官袍回府上,得到的好脸都比平日里多。
别的不说。
仕途是非,好坏难料。
他以此境自比起方书迟,竟没由来的生出一股惶恐和畏手畏脚来。
但除开这些世家子,与之一同晋升的,个中还有一位,名作萧惊华。
此人无枝无依,举朝上下鲜有人知,一经提拔,直上九品官职入翰林院,引起满朝文武哗然。
经过多方波折打听才知道,这位的靠山原来是贞景帝身边的洪公公。
宫中阉臣深受贞景帝信任,此前洪得良整顿内宫,在宫中各个司局立了许大的威,后来更是凭借贞景帝给的特权,搅乱宫闱秩序,在自己门房之中与宫女私通结为对食。
而今又明目张胆地将自己私下收的义子提拔上官场。
主要入的是翰林院,常在贞景帝身边侍奉,又有他干爹洪得良护着,平步青云那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于在朝其他人而言,有诸多不公。
此行令朝中文武不满,不过两三日,便联合上奏了数十册弹劾宦官的奏文,要贞景帝下令斩杀祸乱宫闱的洪得良,以及其义子萧惊华。
南方灾情尚且如火如荼,朝中又出了人心分崩离析之势,贞景帝态度顽固,搁置奏文数日未批,深夜于宫中召见了方书迟。
都察院余晚正是个欺软怕硬的废物点心,而且与摄政王闻濯有些不为人知的过节,贞景帝一般有所顾忌,不敢轻易用他。
近来察方书迟一举一动,倒是觉得他的身份官品合适,为人言行一致,是个不可多得的良才。
此次召见他进宫,不为别的,还是眼前之事。
&ldo;朕此前有意启用宦官监察,但顾念朝廷根基薄弱大动不得,所以并未真动干戈,&rdo;贞景帝将一本奏折翻出来摔在案上,&ldo;可如今方卿也看到了,满朝文武都在逼朕。&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