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中学生怎样阅读写作的第一章节 > 第19章 青山不老(第1页)

第19章 青山不老(第1页)

N6《三国演义》上有一个故事,写庞德与关羽决战,身后抬着一具棺材,以示此行你死我活,就是我死了也没什么了不起,埋了就是。真一副堂堂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概。这种气概大约只有战争中才能表现出来,只有在书本上才能见到。但是当我在一个小山沟里遇到一位无名老者时,我却比读这段《三国演义》还要激动。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沟里,山上全是树,所以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谈话就如坐在船上,四围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

但是我知道这条山沟以外的大环境,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暴等一切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过去,这里风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头,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可是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的这个手端一杆旱烟的瘦小老头,他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一排三间房,就剩下老者一人,还有他的棺材。那棺材就停在与他一墙之隔的东屋里。老人每天早晨起来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锹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他是在六十五岁时组织了七位老汉开始治理这条沟的,现在已有五人离世,却已绿满沟坡。他现在已八十一岁,他知道终有一天早晨他会爬不起来,所以那边准备了棺材。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也是在一天他栽树回来时,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他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在城里工作,三番五次地回来接他出去享清福,他不走。他觉得自己生命的价值就是种树,那边的棺材就是这价值结束时的归宿。他敲着旱烟锅不紧不慢地说着,村干部在旁边恭敬地补充着……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去年冬天一次就从林业收入中资助村民每户买了一台电视机,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奇迹。但他还不满意,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他爬不动为止。

我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谈话,像是站在生死边界上的谈天,但又是这样随便。主人像数家里的锅碗那样数着东沟西坡的树,又拍拍那堵墙开个玩笑,吸口烟……我还从没有经历过这样的采访。

在屋里说完话,老人陪我们到沟里去看树。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而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老人说:“这树根下的淤泥也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这些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荡的小院。我不知怎么一下又想到那具棺材,不觉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就再出不来。作为政治家的周恩来在病床上还批阅文件,作为科学家的华罗庚在讲台上与世人告别。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一个人如果将自己的生命注入一种事业,那么生与死便不再有什么界限。他活着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样东西,他死了这东西还永恒地存在。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日月同辉了。达尔文和爱因斯坦都说过,生死于他们无所谓了,因为他们所要发现的都已发现。老人是这样的坦然,因为他的生命已转化为一座青山。

老人姓高,名富。

这个普通的人让我领悟了一个伟大的哲理:青山是不会老的。

美文解读

我写《青山不老》

《青山不老》入选课文是我无论如何想不到的。因为这并不是一篇独立的文章,写作时也没有特别构思什么主题、结构,更没刻意文字修饰。它是一篇新闻消息的编后说明。

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七年,我在《光明日报》山西记者站工作了九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基层采访,写了许多默默无闻的劳动者。这一时期奠定了我新闻写作与文学写作的基础。我所得的两个中国新闻奖和赵树理文学奖、青年文学奖都在这个时期。入选课本的《晋祠》《夏感》,还有长篇科学史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也是这时创作的。

离开记者站后,作为研究新闻业务,我写了一本《没有新闻的角落》,后再版重印多次,第五版时更名为《记者札记》。本书的体例是每一新闻原作后附一篇写作“独白”,以解读这篇稿的写作过程和体会。本意是指导青年记者怎样采写新闻。本文就是对报道高富老人栽树新闻的解读。事情过了十五年,一天,《小学语文》杂志的编辑胡晓就我的一篇入选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的教学来采访我,才意外地告知这篇文章也已入选课本。文章入选课本时将最感人的一个情节:老人为自己准备了棺材,删掉了。现在刊印的是“独白”的原稿,老师和同学们可以参照课文来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