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愿得一人白首不相离演唱视频 > 第2章 汉乐府部分 1(第2页)

第2章 汉乐府部分 1(第2页)

美,是明目张胆的攀折借口,亦是命运生成的过错!当然,这都是“折花”人给自己找的理由。

然而,花折能再生,凋零能再发,红颜却不行,女子青春不在,往往就是男人和你恩爱永诀的时候。

等待旧爱却扑了空。这应该不是第一次扑空了吧,否则不会如此焦急怨恨。

男人都爱红颜美,新鲜劲一过,管你桃飘与李飞。

徒剩伤心人,凭花掉泪,对月伤悲。

女人的爱是沼泽,一旦掉下去,很难挣扎出来;男人的爱是浅滩,随便一扑腾,便可以上岸,只要有了好的风景,人生随时可以重新洗牌。

她是不懂,兀自等在桃花李下,那个曾经约会的地方。

提着采桑的小笼子,折一枝桃花,落一身花瓣雨,忆一遍曾经的缠绵痴情,叹一遍花自飘零随逝水,人面娇颜再不回。

还是回家去了。

因为: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肠。回家抚琴了,希冀用琴音填满这失落,却曲曲断肠。

哪里是曲断肠,分明是痴情负流水,相思永不回!大伤无形,茫然无措。

千般无奈,借酒消愁,却愁更愁。身处宽敞明亮的大厅,更增添了几分清冷和孤寂。

董娇娆曾经是女子名。一说,此女原是歌姬,长袖善舞,容貌娇人;一说,是诗中女子名。《董娇娆》之后,“娇娆”二字,直接成了美女的代称。

唐诗中用“娇娆”二字比较多。杜甫《春日戏题恼郝使君》:细马时鸣金騕褭,佳人屡出董娇娆;温庭筠《题柳》:香随静婉歌尘起,影伴娇娆舞袖垂。

采桑而忘情,《董娇娆》不是第一个。

张仲素《春闺词》: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痴情女子,提笼去采桑叶,采了半天,却笼中空空,为什么呢?因为昨夜梦到渔阳了。渔阳是唐时的征戌之地。

渔阳鼙鼓喧天,说的是安禄山在渔阳造反了。

女子的丈夫,是到渔阳打仗了,从而音信全无。她在家里一边等待,一边采桑养蚕度日。

相思尤甚,以至于一梦成痴,白天,她竟连正事都忘了,完全沉浸在梦中相见的情景里。

采桑而不满,《诗经》也有这样的句子。《卷耳》就描述了这样的情景: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不过,《卷耳》采的不是桑,而是另一种植物,苍耳。

虽然有桑叶和苍耳之别,却是一样的思而忘事。

《董娇娆》中这个女子呢,更为直接,她没有忘记采桑,而是根本就没去。只是提着笼子,在桃李树下待了半天,折了一枝花,感叹了一回,便郁郁而返了。

不得不说,那是个如诗如画的时代。随处见桃李,袅袅柳枝摇,桑树遍地绿,青草处处芳。女子裙摆飞扬,提笼采桑,桑榆皆成画,男人白衣骏马,马踏阳关道。说不出地美人多情,才子潇洒。

谈情不比宋时闭塞,因朱熹之流,已产生存天理、灭人欲的扭曲道德。而汉时处处都是好风光、约会所。全无如今找一片绿地都要驱车几十里的尴尬。

绕不开的,是千古的人性纠缠,情爱混沌。人如花痴,花比人瘦,花自凋零人自愁。

诗意的生存环境,诗意的爱情幻想,却不得不拘泥于人心的善变、情感的飘忽,是幸,也是不幸。

戚夫人歌

不依赖,是种智慧

戚夫人(?~公元前194),称戚姬,名懿,下邳(今江苏邳州)人,祖籍秦末汉初定陶(今山东定陶),是汉高祖刘邦的宠妃,也是西汉初年的歌舞名家。刘邦死后,惨遭其妻吕后的毒手,吕后先毒死其子赵王刘如意,后斩断戚夫人手脚,挖去眼睛,熏聋她的耳,又迫她喝下哑药,丢入窟室,叫做“人彘”。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使谁告汝。

戚夫人是刘邦在逃难的路上遇到的民家女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